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672年,英王发表《宽容宣言》,主张给予不信国教者及天主教徒平等的权利。该宣言遭到议会的强烈谴责。次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任英国公职者,必须宣誓信仰英国国教”,英王被迫签字同意。这说明,此时英国(     
A.民族主义情绪高涨B.宗教改革方兴未艾
C.君权神授观念浓厚D.议会把持选官权力
2 . 中世纪早期政教冲突时,世俗王权拒绝承认其权力来自教会,而是直接来自上帝。然而,中世纪后期的神学家越来越强调王权源自社会共同体。这一演进(       
A.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B.促使政教分离原则的确立
C.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D.助力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2024-05-1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多校联考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都铎王朝时期(1485年-1603年)的英国政体性质十分独特。一方面都铎王权空前强大,呈现出明显的君主专制倾向:另一方面,都铎诸王基本上是遵照“政治程序”行使其统治权的,处处表现出明显的法治特征。原本根本对立的专制和法治不合逻辑地共存于都铎政体中,形成奇特的“都铎悖论”现象。这一悖论存在的合理性在于(     
A.适应建立民族国家的时代任务B.英国议会传统对王权的有效制约
C.满足资产阶级革命的迫切需要D.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的竞争共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在某场和会后,荷兰与瑞典被正式承认为独立的国家,法国则强于西欧,瑞典傲视欧洲东北部,新教德意志逐渐崛起。他们在崭新的国家利益指导下,在欧洲新政治舞台上各显神通。其意义在于(     
A.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B.确立了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
C.主权国家逐渐开始主导国际事务D.天主教在欧洲已失去其生存土壤
2024-05-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新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337年至1453年英法爆发了持续百余年的战争,最终法兰西取得战争的胜利,夺回被英格兰控制的领地,这场战争使法兰西人民团结起来,民族感情迅速增强,国王也受到了臣民的忠心支持。这场战争(     
A.结束了欧洲中世纪的分裂B.强化了法国国王的神圣权威
C.破除了教权对王权的限制D.导致欧洲民族国家普遍形成
2024-04-2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英法百年战争时期,圣女贞德在被捕后说:“我清楚地知道这些英国人将杀死我,因为他们希望在我死后得到法兰西王国。但是,如果我们比他们多10万人的话,他们将决不能征服法国。”这反映了当时(     
A.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国家B.欧洲国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英法激烈争夺世界霸权D.法国民众民族自觉意识萌发
7 . 英国神学家约翰·威克里夫(约1330—1384年)获名誉神学博士学位,教授系统神学。他指出,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领主与平民均属于该组织的一员。他还把《圣经》翻译成英语来讲经布道,做宗教仪式。他认为,《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根据,应排斥外来势力对信仰自由的干预。这些言行(     
A.使英国摆脱了罗马教廷控制B.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有利于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D.受到路德派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1770年开始,德意志兴起了“狂飙突进”文学运动。学者们继承并发扬了启蒙文学的优良传统,要求根据生活习俗创造具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和民族内容的文化,重视运用德语来写作。该运动(     
A.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B.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为德国的统一做了思想动员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9 . 百年战争结束(1453年)后,路易十一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加强了王权。15世纪,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王国则在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的领导下实现了集权统治。这反映出(     
A.王权摆脱了教会的影响B.民族国家形成的基础逐渐奠定
C.战争促进国际体系建立D.近代国家利益至上观念的加强
10 . 1066年,法国人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之后,将法语和拉丁语作为官方语言。英法在百年战争之后,英格兰本土民众、官方文件以及学校教育完全使用英语。这表明,当时英国(     
A.王权得以持续强化B.基层治理趋于规范
C.民族意识得到加强D.民族独立得以实现
2024-02-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