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2世纪中叶,英王亨利二世为加强王权而实行军事改革,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即盾牌钱),以免除每年对国王负担的40天军役。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国王在军事上对服役者的依赖。骑士渐渐成为专营农牧业的小地主。这一变化(     
A.反映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改革B.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度的确立
C.标志着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D.会导致英国军队战斗力下降
2024-01-22更新 | 55次组卷 | 2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362年,英国大臣们开始使用英语召开议会。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要形式的法语撰写。上述状况直接推动了(     
A.宗教改革兴起B.民族国家形成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专制王权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世界的政治结构有两大基本概念,一是土地应划分成统一在独立当局之下的区域,它们在确定的疆界内有决定其内部事务的最终发言权。二是这些区域只要有可能,就应该由具有一体感的人们所居住,他们形成民族关系或民族性。”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政治结构”的是(       )
①“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②“朕即国家”
③“专制之下无祖国”④“热爱祖国就是热爱你自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1更新 | 307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和红衣主教黎塞留于1635年成立的法兰西学院,不遗余力地支持把古典经典翻译成法语的译介工作,资助原创性的法国文化事业。正如它的初建者之一的贝里松所说的,“用我们自己的语言讲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英勇故事”。法兰西学院的这一举动(     
A.直接导致法语成为官方语言B.有利于民族国家意识发展
C.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D.根源于宗教改革运动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该法案宣称“(英王)应被拥立,承认和称为英格兰国教会的尘世唯一至尊领袖,应获得并享有……属于英格兰国教会至尊领袖上述尊位的一切荣誉、威严、优越权、司法权”。英国此举(     
A.推翻了罗马教会的统治B.加速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压抑了自然科学的发展D.限制了国王的专制权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率先创建了现代民族国家。一方面,民族国家产生了国家利益的概念,有着民族利己主义的特征,成为西方帝国主义的源头和帝国主义战争的策源地;另一方面,英国创建的民族国家又产生了一种与中世纪不同的现代民族意识;这种意识首要和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人的尊严。它破坏了各种各样的地方主义、习惯和部族的力量,帮助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政权。它统一了市场,以及行政、税收和教育的制度。它攻击封建主义的实践以及帝国暴君的压迫,并宣布人民的主权以及所有的人民有权决定其自身的命运。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发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它推动中国人修正陈旧的国际观,使其一变原来的天下意识为现代意义上的世界意识,认为中国不过是世界普通的一员。它具有深刻的民族批判精神,把批判锋芒直指中国自身的问题,认为内部问题是危机加深的深层原因,把了解西方,向西方学习当作自强的出路。

——摘编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3)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英民族主义内涵的异同。
2023-06-05更新 | 351次组卷 | 9卷引用:宁夏银川经纬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356年,伦敦市长宣布法庭诉讼使用英语;1362年,英国大法官兼上议院议长用英语宣布议会开幕,爱德华三世首次用英语致辞,以便让平民院的议员听懂。应平民院的请求,爱德华颁布了关于法庭审讯必须用英语的法令。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世俗王权得到强化B.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
C.大学教育得到普及D.区域文明的多元共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1539年英文版《大圣经》的扉页插画(局部)。该插画内容反映了当时英国(     
   
A.王权摆脱了神学的桎梏B.重视宗教伦理与教化
C.近代民族国家逐渐形成D.行政与宗教相互制衡
2023-05-21更新 | 346次组卷 | 5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民族国家,是欧洲中世纪后期出现并在资产阶级时代普遍形成的国家形式,是以民族为基础的主权国家,它必须具备两个重要的因素,即国家主权与民族一体性。

从现代化角度上说,专制王权是民族国家的早期形式,是近代社会的起步点。……在这个阶段上,国家统一了,民族自立了,中世纪的混乱状况得以解除。民族国家的第二个阶段,“民族”与王权发生对抗,最终推翻专制王权,法国大革命就是其中的典型。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在全面冷战的年代,正是由于有了“大国一致”的原则,才保证了在大国不一致的情况下,安理会不能采取措施侵犯任何一个大国的利益,从而避免了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迎头相撞。但联合国的集体安全原则在有些时候难以运用于遏制或挫败一些大国的侵略行为,如1950年朝鲜战争的升级,正是当时的苏联和占据中国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的国民党集团没有运用否决权,才使美国得以操纵安理会通过有利于贯彻美国意图的决议,使美国的干涉披上了联合国的外衣。

——摘编自徐蓝《世界大战、集体安全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来,国际法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国际法主体持续增加并日渐多元,国际法客体也不断扩大,一批国际法新分支陆续形成。国家权利义务范围也并行扩展;另一方面,国际法体系“从主权优先到人权优先”、“从同意导向到强制导向”以及“从整体性到分散性”的转变日趋明显。

——盛红生《战后国际法体系演变与中国角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阶段民族主权国家出现的原因以及英国进入第二阶段民族主权国家的主要标志事件(时间、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的《联合国宪章》是怎样进一步完善集体安全体制的,并评价“大国一致”原则在冷战时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10 . 1303年,法王腓力四世派人潜往罗马,勾结教皇政敌,在教皇宫邸痛打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不久教皇因此去世。这一行动得到了法国人的普遍拥护,也未受到英、德、意群众的反对。据此可知,这一行动(     
A.促使人民普遍地摆脱宗教束缚B.利于推动法兰西民族国家发展
C.赢得了西欧其他国家大力支持D.使得法国的社会性质得以转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