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9世纪前,欧洲国家主要关注政务语言、宫廷语言、法令语言等。进入19世纪以后,官方对生活语言的关注越发普遍,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开始实行初级义务教育,官方确定的标准语言也被推介给所有在校学习的人。这一变化(     
A.强化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
B.顺应民主共和的主流趋势
C.推动了文化的一元化发展
D.适应提升政治素养的需求
2024-01-1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前,欧洲国家主要关注政务语言、宫廷语言、法令语言等。进入19世纪以后,官方对生活语言的关注越发普遍,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开始实行初级义务教育,官方确定的标准语言也被推介给所有在校学习的人。这一变化(     
A.利于培养国民政治认同B.顺应民主共和的主流趋势
C.推动文化的一元化发展D.适应提升政治素养的需求
2023-08-28更新 | 56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国王们肩负保护民众安全的责任,并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司法制度,以获得对封臣和臣民的有效控制权。11-12世纪,这些制度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它们正是民族国家形成的核心。而且,当时商人和市民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民族的行政机构、军队政体、司法和救会不再被一些世袭家族控制着。与此同时,语言的多样性 在欧洲形成并保留下来,而这对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罗马法成为中世纪政治理论的基础,而罗马人相信国家是至高无上的。13世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就已经存在。

——摘编自刘成《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法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它要求保障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其他人权。这样的要求注定了法国革命会超出一国的范畴,发展成一场整个欧洲的革命:因为当时的欧洲还处于专制王权国家的统治之下,而法国大革命却推翻了这一政治原则,其必然会引起整个欧洲的反弹。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材料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欧洲各国之间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其实质是原有民族国家开始将更多的“政治权力”相互让渡,依旧保留下来的主要是“文化权力”,这显示由欧洲民族国家的功能在逐步弱化,逐渐向一个新共同体中的经济文化单位转化。欧洲各国将维护本区域内独特的生活力式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而将防务、安全、社会发展等一般性的国家职能转交给了欧洲的相应机构。

——摘编自陈晓律《欧洲民族国家演进的历史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作为“一个新型的民族国家”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民族国家功能弱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
2023-09-07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高中名校2024届高三12月统一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下列时间轴示意图表明了14—19世纪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现象,它们共同反映出欧洲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动荡变迁中的民主革命B.民族国家正在形成
C.城市发展推动欧洲进步D.国际交往方式多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时间轴示意图表明了14-19世纪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现象,它们共同反映出欧洲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动荡变迁中的思想解放B.民族国家正在形成
C.城市发展推动欧洲进步D.国际交往方式多样
2021-02-06更新 | 1075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古早期的西欧王权弱小,地方割据势力林立。后期,国王与贵族、封建诸侯以及市民实行联合专政,并通过议会沟通以获得支持,于是国王超越直属领地限制,逐渐建立对全国统治。这种变化(     
A.根源于议会君主制的建立B.标志着封君封臣制度的瓦解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D.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爆发
7 . 18世纪以来,德意志思想界轻视本民族特色,崇尚法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1806年后,思想界开始宣称德意志精神是不可磨灭的,比其他民族的精神更高尚。这一变化反映了在当时德意志(     
A.国家统一成为社会呼声B.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追求民主成为时代潮流D.启蒙运动影响深远
8 . 12世纪中叶,英王亨利二世为加强王权而实行军事改革,允许一部分骑士交纳代役钱(即盾牌钱),以免除每年对国王负担的40天军役。国王用此项收入招募常备雇佣军,从而减少国王在军事上对服役者的依赖。骑士渐渐成为专营农牧业的小地主。这一变化(     
A.反映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改革B.有利于封君封臣制度的确立
C.标志着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D.会导致英国军队战斗力下降
2024-01-22更新 | 53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二)历史试题
9 . 三十年战争以后的欧洲,尤其是“1660年以后,列强舞台上最重要的特征是各国不再为跨国利益、宗教信仰而战了,它们对战争或和平的决断,越来越多地受“国家利益’所左右……各国在一场战争中曾是对手,而在下场战争中又经常成为盟友。”这一变化(     
A.宣告了欧洲神权政治体制崩溃B.表明欧洲近代外交制度初步建立
C.证明了启蒙运动解放人们思想D.促进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10 . 民族国家的构建。

民族国家是近代新出现的国家形式,西欧较早建立民族国家,西欧各国也由此成为那个时代脱颖而出的强者。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他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

材料二   路易十四(16431715)宣称“朕即国家”,一人独揽全部国家大权,并且把王权神圣化,给自己冠以“太阳王”的称号。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

人们在一位有道明君治理下才有一个祖国,在一个昏君统治下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祖国了。

——伏尔泰

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了法兰西民族。

——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马赛曲》后被定为法国国歌
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材料三   辛亥革命在形式上将我们从封建王朝中解放出来,代之以崭新的共和国形式。……国家第一次与领土、民族、主权等现代的概念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辛亥革命以后的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都是通过对民族国家特有的主权意识的争取来唤醒整个国家和民族,争取的是在民族国家之林的生存权利。……这就是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力量。

——朱月白《从朝代之国走向民族之国》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人们怎样的“国家观”?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近代以来法国人的“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
(3)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西方国家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实践”,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