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和平解放前,受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的影响,西藏城镇贫困人口主要来源于农奴,农奴主以残酷的刑罚维护其腐朽制度,造成残疾人、乞丐、流民、孤苦老人等城镇贫困人口的大量存在。封建农奴制度下长期沉重的经济剥削是西藏贫困人口广泛存在的另一因素,旧西藏绝大部分耕地、牧场、森林、山川、河流、河滩和大部分的牲畜都被官家、贵族、寺庙上层僧侣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占有。西藏法律将人分成三等九级,上等人命价同黄金,下等人命价如草绳,并努力维护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政治制度。因饥寒贫病而死者不计其数,拉萨、日喀则、昌都、那曲等城镇乞丐成群,到处可见满街要饭的老人、妇女和儿童。

材料二   和平解放后,西藏城镇救济和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开展,各项赈济和救助城镇乞丐、贫民及老弱病残等人群的举措在大范围实施,流浪街头的乞丐和流民过上新生活,长期失业的贫民获得工作就业机会并组建家庭,无人照顾的未成年孤儿被送进学校,孤老残疾人在福利院安享幸福晚年,城镇底层居民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权益得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彰显,过去那种混乱不整、肮脏不洁的城镇面貌得到改变,西藏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以上材料摘编自关浩淳《消除贫困的努力——从和平解放到自治区成立西藏城镇的扶贫救济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解放前城镇贫困人口大量存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藏和平解放后城镇实施扶贫救助措施的特点和效果。
2024-05-0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次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列为一项国家制度。1952年,《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中进一步规定,散居的少数民族同胞一样享有民族平等权利,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得到较好的保障。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指出,要“关心少数民族人民在生活和发展中的特殊需求,解决民族地区存在的困难和疾苦”。

——摘编自郭夏坤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黑人开展了争取民主权利的运动。一系列法令和法规的颁布使得种族隔离制被废除。受此影响,政府制定了“肯定性行动”政策及相关法令,以期消除少数民族、妇女和其他弱势群体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受到的歧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允诺将致力于解决长期忽视印第安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痼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印第安人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另外,美国劳工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0 月,白人失业率为7.0%,非洲裔失业率为14.3%,拉丁裔的失业率则为 10.0%。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强调对于少数族裔权利的承认与保护,强调不同族裔文化的独特性与平等性,反对排斥和压制不同文化价值观的理念,使得美国马赛克社会的色彩更加丰富,那么千万不要以为马赛克的主色调已经改变,它仍然是盎格鲁—撒克逊文化。

——摘编自雷振扬等《如何看待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二战以后美国民族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国、二战以后美国民族政策制定的因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5年,日本学者稻叶岩吉发表专著《满洲发达史》,梳理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尤其关注明、清两代,并论证满洲和朝鲜与日本的历史渊源。稻叶认为“满洲种族”是自古以来身份边界清晰固定的共同体,他们世居中国东北,是汉族的“入侵”破坏了他们的自给自足状态。日本东洋学者以欧洲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和体质人类学的相关知识为框架,从血统层面把汉满做出绝对的区分,同时以地理板块为依据,认定满族有其“固有领土”,进而有政治上建立现代国家的合法性。

—摘编自冯乃希《中国历史叙述中的民族政治》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开启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程,党的“一大”纲领明确规定接纳党员不分民族,倡导民族平等。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定的《宪法大纲》规定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在苏维埃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执行严格的民族纪律,争取到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级的,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各民族联合抗日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深入人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确立的各民族“多元一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不仅从政治上、制度上保障民族平等,而且通过加强文化和情感建设,增强民族认同,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容纳了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的共同体。

—摘编自王芳《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野看毛泽东对近代民族主义的超越与重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满洲发达史》中的主要观点并予以评析。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阶段,概括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隆中对》提到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实为“南抚北抗”,是为化解后顾之忧的长远整体战略构想。诸葛亮对西南地区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经营方略。诸葛亮在用兵西南边地的过程中,如对孟获“七擒七纵”,是以恩威并重的方法来争取人心的认同,是一种刚柔相济,以兵示刚,以德示柔的“威德”型治边模式。史载“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可见“以夷治夷”也是诸葛亮采取的治边方法。“以夷制夷”与“攻心为上”的方法相互配合,不仅争取了更多的边地人心的认同,实现了“彝汉相安”的治边目的,也使蜀国内部出现“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稳定局面。诸葛亮治下的蜀地及其南面边地“诸夷慕侯之德,渐去山林,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诸部于是始有姓氏。”

——摘编自张新民《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经验的反思与总结》

材料二   中华民国统治时期,孙中山于1919年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开发边疆、发展边疆经济与文化的计划,是民国时期现代边政思想逐步形成的一个标志。应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边疆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的一份整体规划。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管理边疆事务时采取一系列笼络和羁縻少数民族上层的措施和政策,包括各种优待条例,如保留盟旗制度、世袭封爵的王公制度、土司制度等,对稳定边疆社会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殖边银行则例》,北洋政府的《禁止私放蒙荒通则》、《垦辟蒙荒奖励办法七条》和《边荒承垦条例》,国民政府的《移民实边案》《边疆移垦办法大纲草案》等等,都是专门针对移民垦荒制定的。

——摘编自方素梅《中华民国时期的边疆观念和治边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诸葛亮治边模式的基本理念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时期政府的治边思想。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古代和近代中国治边模式对现代边疆治理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入关初期,清朝的统治者就一直推行“满汉一体”的政策。初期的科举考试采用的基本书目和内容则是汉族的“四书五经”,用以拉拢汉族的知识分子;在官制层面,入关初期也一改后金的“崇满抑汉”,给予汉族和满族同等的晋升机会。但随着清朝统治的日益巩固,对广大汉族地区的人民,则更加严厉地推行保甲法,加强对汉族人民的控制。从雍正四年开始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清政府采用“用兵为先”“先革土司,后剿倮夷”“先改土司,次治土目”等手法,对不利于清朝统治、不服从清朝调遣的土司一概革除。清政府对历代的民族政策进行了认真总结,吸收或借鉴其中有利于统治的部分,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使清代民族政策呈现因地制宜、因族而异的多元状态。清朝统治者对各民族的许多政策都是通过法律形式确立下来,使各主要民族均有专门的法律。总之,清朝的民族政策不是历史土民族政策的简单重复,它是清政府根据其统治需要而进一步完善的产物。

——摘编自罗树杰《清代民族政策特点简论》

材料二   党中央落脚陕北后,为了争取和团结各少数民族共同抗日,制定了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的政策,如保障少数民族土地使用权、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工商业,在生活习俗上也照顾少数民族,党中央也提出了不同民族之间彼此尊重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要求。同时为了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干部,党中央决定在陕北公学民族部基础上成立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机构——延安民族学院。此外中国共产党也非常重视在革命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少数民族干部。中国共产党为了积极争取和团结少数民族参加党的革命统一战线,在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指导下,制定了党的少数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摘编自王金玲《延安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历史价值及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清代和近代民族政策中得到的启示。
6 .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疏通民族关系;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还在少数民族地区“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这些做法(       
A.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解决了民族工作发展中的问题
C.实现了少数民族高度自治D.增强了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7 . 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期间,党中央和毛泽东曾就即将成立的新国家的民族制度是否应与苏联相一致的问题征求意见。李维汉提出基于我国的民族关系、革命发展情况,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之后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这一过程(     
A.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纳入法制轨道B.体现出我国从实际出发探索民族政策
C.标志着中共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初步形成D.推动了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