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长期肆意干涉拉丁美洲事务。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起,美国政府武力入侵的同时,更侧重于用“民主化”与“和平演变”的手段干预拉美地区事务。1999年,美国政府推出“新干涉主义”,竭力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充当“世界法官”。后冷战时代,拉美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开始不断下降。同时,拉美地区成立了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等组织,在运用自身力量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立,凸显了越来越洪亮的“拉美声音”。201311月,美国政府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然而就在当天,又对古巴进行了抨击。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对委内瑞拉等国的内政进行了干涉。

——摘编自徐世澄主编《帝国霸权与拉丁美洲》等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中国同东南亚各国关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1997年,东南亚地区爆发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采取积极行动,对缓解危机、稳定东南亚地区经济乃至世界金融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东盟各方面关系全面加强: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硕果累累,人文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发展”目标高度契合。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广泛共识202111月,习近平指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我们摆脱冷战阴霾,共同维护地区稳定。我们引领东亚经济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让20多亿民众过上了更好生活。”

——摘编自黄庆、王巧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宣称放弃“门罗主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处理同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原则。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处理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根本区别。
2023-06-11更新 | 6105次组卷 | 31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3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中美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材料三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单位:亿元,

1950195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1954195519561957
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41.5464.6180.9284.72109.80108.65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
其中:苏联
13.9452.5062.4469.3990.1681.6077.00
12.8640.4447.8249.0768.0257.9151.86
亚非及西方国家
其中:西方国家
27.6012.1118.4815.3319.6427.0527.50
14.871.597.085.017.429.6911.37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2021-06-13更新 | 9249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1年全国甲卷文综历史试题
3 .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理时说:“我们过去曾说过建立‘一条线’的反霸统一战线,现在不搞那些……国际上一切和平力量都是我们的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也不搞集团政治,不依附于任何集团。”这表明中国(     
A.积极投身不结盟运动B.重点巩固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
C.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23-04-21更新 | 1293次组卷 | 10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全国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4年,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不再采用“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附庸国”“资本主义国家”等称呼,而是改用如表所示的称呼。
中国对亚非新兴国家的新称呼
项目新称呼新称呼的标准
第一类“东方国家”“亚非国家”地理位置
第二类“独立自主国”“半独立自主国”国家主权独立程度
第三类“中间国家”“中立国家”“第三世界集团”同冷战中两大阵营的关系
上述调整(       
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B.推动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构建了利于和平发展的外交话语D.提升了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2023-04-28更新 | 887次组卷 | 15卷引用:阶段性检测卷04中国近现代史(二)-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确立的国际体育活动方针明确要求,只能与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有些来往,对于在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在未建交国家举行的活动,能不参加即不参加。这一要求旨在(     
A.改变中国体育的落后局面B.积极配合国家的外交政策
C.推动国际反帝力量的联合D.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
2023-05-21更新 | 731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9年7月,毛泽东在给邓小平的指示中说:“‘一边倒’是以外交关系上互相尊重、平等和独立自主为前提的。中国以一个主权国家的姿态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之中,并非是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中共领导人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上决不含糊”。由此可知,“一边倒”政策(     
A.体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B.已经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C.使新中国完全摆脱半殖民社会D.有利于打破新中国的外交僵局
2022-10-03更新 | 778次组卷 | 7卷引用:考点20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B卷-选必1-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前,中国没有专门管理涉外事务的机构,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朝贡”事务。中国外交体制演变,始于“五口通商大臣”设立,后来随通商口岸扩展,设置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负责管理对外通商事务。1861年,咸丰帝迫于英法压力,成立总理衙门,它是专管洋务及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中国外交体制重大变化。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领事馆,它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中西交往中,清朝放弃了“谕”“批”等居高临下的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1901年,外务部设立,它厘定使节职制,制定外交规章,重视外交官培养,中国近代外交体制正式确立,这对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积极作用。

——摘编自《外交近代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先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发展、和谐世界等影响深远的外交理念,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格局,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十八大后,党中央开创性提出全球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外交新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人类社会应对共同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软实力显著提升。7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始终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70:成就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清朝外交的主要变化,分析其变化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基本历程,概括新中国外交的重大影响。
2023-07-10更新 | 644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4届高三零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外交话语是外交工作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世纪新的外交话语,如“和谐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和而不同”等,据此可知我国外交(     
A.放弃了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B.受冷战国际局势的影响明显
C.发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对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尊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外交的重大事件

1950年,苏联男子篮球队访华,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接受外国体育代表团的访问。

1952年,赫尔辛基举办第15届奥运会。由于西方国家阻挠,中国代表团的第一次奥运之行在奥运会临结束才赶到。

1954年,美国控制下的国际奥委会拒绝撤销台湾作为国家奥委会成员,企图在国际奥委会内部制造"两个中国"的既成事实。1958819日,中国发表了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的声明。

19562月,南斯拉夫足球代表队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634月,在时任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的牵头下,巴基斯坦、中国等10个国家的代表在雅加达经过讨论,决定举办新兴力量运动会。

1964年,柬埔寨举办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中国等新兴国家积极响应,踊跃参加。

1971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中美两国运动员私下接触中,美国运动员表达了强烈的访华意愿。赛会结束数日后,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1979年,国际奥委会通过"名古屋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20017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20088月,中国圆满举办第29届奥运会。

——据黄冶《我国体育外交70年:回顾、特征和推进路径》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的体育外交”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10 . 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始终同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尊重非洲、热爱非洲、支持非洲。中国倍加珍惜中非传统友谊,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为此,21世纪以来中国(     
①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②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
③提出“真实亲诚”理念   ④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1-12更新 | 502次组卷 | 11卷引用:历史(北京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