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至正中,(松江府)户一十七万七千三百四十八:

……民一十三万五千三百五十八,儒一百八十六,医八十三,军三千五百七十四,站四百二十二,灶三千二百六十三,匠五百七十九,弓手二十九,乐人一十三,海船舶商梢水[艄工、水手]五千六百七十五,铺兵二十九,财赋二万一十五。……色目三十一……僧尼寺院六百一处,僧六千七十二名;道士宫观七十六处,道四百九十四名。

       ——摘自顾清等《松江府志》

(1)材料反映了______(朝代)的______(户籍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划分户口类型的依据。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朝代户籍制度的影响。
2023-12-20更新 | 9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时,官府采用方田法进行较大规模的土地清查,以厘定田税,并写入户帖。南宋时,两浙地区开始推行经界法,规定由农户自行文量土地,依照固定格式绘出“田之形状及其亩步四至”的田形图,并载明土地来源情况,呈报官府检核。南宋政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砧基簿,构成了私有土地产权登记册。明清的鱼鳞图册,即源于此。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1世纪中期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兰后,派专员对各级封臣和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进行核查和登记。在教士、郡长、佃户等作证下,专员向当事人询问土地的归属、大小和庄园各类财产数额,并将调查结果登记造册。该登记册为国王提供了征税和下派封建义务的依据。12世纪起,英格兰封建庄园效仿威廉时期的做法,定期清查庄园土地和财产,并登记造册。这一做法为中世纪英格兰封建庄园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据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英格兰土地清查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和中世纪英格兰以清查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对各自历史进程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土地管理所体现的国家治理理念。
2023-11-28更新 | 1835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下表为唐代的部分文书。据此可推知当时(     )
婺州   信安县   显德乡   梅山里   祝伯元   租布一端
婺州   兰溪县   瑞山乡   从善里   姚君才   庸调布一端
永平府卫士胡外生   贯坊()   中部县   安平乡   神安里   父通□
北庭都护府仓曹府流外四品、上柱国赏绯鱼袋康处忠,年卌一
西州   高昌县   安乐乡   高泉里   身为户
A.赋税徭役轻简利民B.户籍制度严格详备
C.边疆管理严谨有序D.基层治理规范有效
2023-11-17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社会治理方式。唐宋之际是我国户籍制度的重大转型期。受均田制和“按丁计征”的租庸调制的影响,唐前期政府对户籍制度的登记和管理较为严格,必须经过“貌阅”再制定“手实”,且造籍频繁。唐中叶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增强,严密的户籍制度出现松弛,两税法下以资产为户等的户籍制度功能加强。唐朝已出现了最早的城乡户籍区分,但是并没有为坊郭户单独设立户籍,宋代正式将坊郭户纳入了法律体系之中,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宋代的坊郭户包括官吏、大商人、地主、大手工业者、小商贩、小手工业者、人力和女使之类,大致依据财产来区分,上下共有十个等级,而乡村户则根据土地多寡分为五等。唐宋时期的户籍制度改革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对后世户籍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曹端波《唐宋户籍制度的变革与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户籍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户籍制度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3-11-13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处于不断调整之中。下列关于地方行政制度和户籍制度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秦:郡县制——“大索貌阅”B.汉朝: 行省制 ——编户齐民
C.隋朝:州、县二级制——“诸色户计”D.清朝: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永停编审
2023-11-08更新 | 35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特点(趋势)
2023-11-04更新 | 3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材料:蒙古主从之,于是颁条画五章。如出军不得妄杀;刑狱惟重罪处死,其馀杂犯,量情笞决;军户,蒙古、色目人每丁起一军,汉人有田四顷、人三丁者签一军,年十五以上成丁,六十破老,站户与军户同;民匠限地一顷。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一百五十九》


   


【思考】依据材料,元朝户籍除按民族、宗教外,主要依据什么标准划分?基于什么考虑?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2023-11-04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隋唐时期,政府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对照,称为“貌阅”,以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朝政府规定户籍三年一造。其目的是(     
①提供赋役征发的依据       ②严格官员的考试诠选
③完善基层管理与治安       ④强化羁縻府州的职权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023-11-03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9 . 如图所示的里耶秦简户籍簿记载了秦朝一户的户籍档案,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名字、社会身份等信息。这反映出秦朝(     
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A.户籍制度非常完备B.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
C.社会等级分化严重D.重农抑商政策执行严格
10 . 先秦至秦汉时期的货币、赋税制度与基层治理:赋役制度与户籍制度的演变
(1)赋役制度的变化: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大致包括____、人头税和徭役三种。
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____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
人头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
徭役秦汉徭役有____、正卒、戍卒三种
(2)户籍制度演变
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秦朝实行____制度
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2023-08-2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1-5先秦至秦汉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