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粮食丰收,谷价较低,唐玄宗下诏:“常平之法,行之自古,宜令诸州加时价三两钱籴(买入),不得抑敛”;待粮食短缺,谷价升高时,常平仓中粮食“即令减价出粜(卖出)”。由此可知,常平仓设置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政府收入B.保证仓储充足
C.宗族内部救助D.稳定粮食价格
2022-01-25更新 | 213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传统“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
A.力图探索政府救济的新方式B.彻底地解决了社会危机
C.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建立了完备的救荒体系
2021-12-25更新 | 527次组卷 | 3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在贫困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礼记·礼运篇》所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的一种经典表述。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在两宋,社会互助观念业已产生。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清代汪志伊在《荒政辑要》中将贫困者分为极贫、次贫,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

材料二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的贫困救助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在与西方社会的不断接触和交流中意识到“盖养之者,饱暖一时;教之者,饱暖终身也!”1907年,晚清政府民政部针对从前各种善堂、善局重养轻教的弊端,明确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养济院、清节堂中附设工艺所,“兴养立教”。1943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次长洪兰友参与了《社会救济法》的制定,他表示:在现代社会,“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当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之责任”。晚清创办工艺局,其收养对象仍根据道德要求分别上下差等:“身家清白,穷无所归者为上;本有行业,造难流离者次之;平日懒惰成性,兼有嗜好者又次之;甘心下流,近于邪僻者为下。”民国以后,则规定“年龄在8至16周岁而贫苦无依或性行不良者”均符合入所条件。

—主要摘自岳宗福、杨树标《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贫困救助的特点并分析实行贫困救助的原因。

(2)对比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贫困救助方面有哪些变化,并给予简要评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