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对于行会组织,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在中世纪后期,城市兴起后产生的
B.行会是一个团体,是为了反抗基督教会的欺压而成立的
C.行会保护本行业手工业者的共同利益
D.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行会
2 . 20世纪中后期,德国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对社区自治权予以保护,规定社区机构的人员和经费使用安排完全由其自主决定,经费来源主要由政府支持以及社区居民缴纳的服务费用。宽松的社区治理制度为社区居民的参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增加了居民对社区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由此可知,德国基层的治理模式(       
A.旨在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能力B.是代议制民主在基层的缩影
C.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反映出政府权力的逐渐削弱
3 . 20世纪末,西方国家在贫穷落后的城乡社区施行“社区企业家项目”,依靠与鼓励贫困社区所驻地的中小企业参与改造贫穷社区和“城中村”,其目的不只是解决废弃旧房的维修与重建问题,更重要的是以此为突破口,对贫民区进行综合治理。据此判断,该项目的实施(     
A.弥补了政府对社区管理的不足B.秉持着济贫互助的理念
C.使社区享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D.意在稳定社区周边秩序
4 . 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北部的“The Viliages”(中文译名:群村)是美国商业养老社区模式的代表。“群村”内部分布有密集的娱乐活动设施、便利的医疗服务设施和友好的道路设计,适老化的设计理念在这里随处可见,目前“群村”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养老社区。这可以佐证(     
A.美国的社会矛盾基本缓解B.美国社区的重要性超过政府
C.政府减少了社会资源投入D.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美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逻辑体现为基于社区的治理,社区早于国家,治理网络被扁平化地组织起来,形成地方主义的分权化治理,组织之间较少领导与被领导、上下级式的制约关系,每一级皆为独立运作的组织实体。这种治理模式(     
①起源于美国独立之前②有利于不同社会主体积极性发挥
③不受联邦和州政府制约④不同主体间缺乏有效协调和沟通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戊戌政变后,慈善公益机构或被勒令裁撤,或自行消散。20世纪初,清王朝为巩固其腐朽没落的统治,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即清末新政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要求各地选择公正廉明的地方士绅,办理地方自治事宜。《章程》中包括地方慈善公益事业的项目有:举办中小学堂、劝学堂、阅报社、图书馆等,清洁街道、清除污秽、施医药局、医院、戒烟会等,修缮道路、建筑桥梁、疏通沟渠等,设劝工厂、工艺学堂等,救贫、恤、保节、育婴、施衣、施粥、义仓积谷、贫民工艺、救生会、救火会、救荒、义棺、义冢等。可见,地方自治事宜多着眼于慈善公益事业,地方自治以专办地方公益事宜,辅佐官治

——摘编自余群《晚清慈善事业的变迁》

材料二   追根溯源,西方的慈善事业肇始于宗教教义的感召,最初是个人或者宗教团体的自发性民间行为。1601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规范民间公益性事业的法律——《慈善用途法》,也称《伊丽莎白一世法》。此后,西方近代慈善组织大批建立,体现出西方社会在应对社会结构化变迁的一种举措。进入现代社会,慈善团体更是蓬勃发展,走上了组织化、专业化的道路。进入20世纪下半叶,很多西方政府积极介入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政策通过行政手段推行至社会各个层面。同时,很多社会问题并未妥善解决,政府科层体系庞大,从事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日益凸现。于是,政府尝试与民间机构合作,共同提供福利服务,并且引入市场观念、促进竞争,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摘编自赵环《西方慈善事业专业化的经验与借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慈善事业获得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7 . 在中世纪的法国,乡村共同体作为一个自治性质的单位,以习惯法为基础,在得到领主同意后,通过村民会议自主管理公共事务。17世纪开始,领主及其代表出席或主持村民会议的权利被进一步限制,村民会议逐渐为王室监察官所掌控。据此可知,17世纪的法国(     
A.已经形成完备的成文法体系B.乡村共同体丧失了自治权
C.民族国家形成影响社会管理D.基层治理的水平不断提高
2022-12-29更新 | 729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英国在都铎王朝时期采取了如下措施。这些措施折射出英国基层治理的特点是(     

1572年

通过强征济贫税的条例,每一教区须对其贫民负责,任何须由济贫税负担的人可以被遣送回原籍

1601年

伊丽莎白女王把已有的惯例用济贫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并由官方划出一条贫困救济线

A.英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B.中央政府承担救济的使命
C.民间慈善机构受到约束D.注重实施地方救济的责任
9 . 16世纪以前英国救济贫困多是通过教会、修道院、教会医院和同业行会进行,属于民间或者宗教性质的救援活动。1601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规定地方的治安法官可以教区为单位进行社会救济、征收济贫税和核发救济费用等。该法律的颁布(     
A.扩大了治安法官的司法权力B.弱化了教会的社会救助功能
C.明确了救济贫困是政府的职责D.发展了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5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市政法》。根据该法英国建立了民选的自治市议会,改变了早期自治市通过向国王购买特许状获得自治权的状况。根据这一法律,在178个较大的市镇建立了由选举产生的市议会.议员由纳税3年以上的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任期3年。该法剥夺了地方教会的行政管理权,由市议会总揽地方事务,并接受居民监督,建立综合性的地方政府。

——摘编自孙宏伟等《论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的发展与变革》

材料二   依据宪法,美国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包括县、市、镇、学区和特区)三级政府组成。在大多数乡镇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越来越多。而这些是州或县没有办法完全提供的,因此就只有把这些权力下放给镇,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拥有更多更大的权力。县作为区域内范围较大的地方政府单位。对县域内其他政府单位有协调作用,但乡镇在职权范围内不受县的直接干预。

——摘编自王玉龙《美国乡镇建制及运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35年英国《市政法》的主旨,并分析该法案对英国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地方白治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
(3)综上,谈谈你对英美两国的基层治理模式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