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欧金融史》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德、法、意、美等国相继制定和实行了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货币的比价、兑换、支付、结算原则和黄金转移等方面有了统一的规定.”这些国家这样做(       
A.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B.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必然要求
C.是消除国际贸易隔阂的需要D.旨在打破美元中心货币体系
2024-04-02更新 | 75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英才国际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C.放松对经济的管理D.在集权体制上较为落后
2023-12-26更新 | 481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北省安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寒假作业测试)历史试题
3 . 五代十国时期,几乎每个政权都发行过自己的货币,但是唐代的开元钱依然在市场中流通。这一时期钱币种类极多,留存下来的却非常少,很多钱币成为钱币界的珍品。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A.区域联系中断B.经济发展停滞C.货币政策开放D.政权更迭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夏商周时期以“贝”为流通货币,并将其称为“货贝”。春秋战国时期,金属货币悄然在各诸侯国之间流行开来。秦朝将圆形方孔铜钱——“半两”推行于全国。这些变化反映了(       
A.冶铁技术的进步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改变D.国家统一的要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英镑大幅贬值。英国成立英镑货币集团,参加英镑集团国家的货币与英镑挂钩,其外汇储备主要存放在伦敦。英国此举意在(       
A.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B.组建区域经济集团
C.缓解殖民地反抗压力D.谋求金融霸主地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德宗时期实施两税法,税收以钱计征,市场上的货币不足,从而出现“钱荒”问题。在钱重物轻的形势下,农民只能贱卖绢帛以换钱交税。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繁荣,国内铜钱大量“泄之四夷”。由于各种原因,铜钱的实际购买力长期低于其实际价值,民间往往将铜钱融铸成器皿,或是直接储藏起来。铜矿的贫乏使得铸币的原料长期短缺,政府铸钱成本则长期居高不下,唐代时铸钱1000文需1200文的成本,至南宋初年进一步增至2400文。尽管宋代铸币量达唐代的几十倍,但东南地区的“钱荒”问题仍十分严重。’

——摘编自葛金芳等《宋代“钱荒’’成因再探》

材料二   针对钱荒的现象,唐代政府除努力增加铸币量外,还实行铜禁和钱禁,“除铜镜外,一切不得买卖私造(铜器)”,不得销融钱币,“所有私贮现钱,并不得过五千贯”。同时,唐代政府又“禁钱不得过岭南”。此外,唐政府还努力维持钱帛并用的复本位货币制度,鼓励用帛支付。到了宋代,政府又发行交子、会子以缓解钱荒问题。但直到明代白银货币化之前,钱荒问题一直存在。

——摘编自徐恒泰<唐代钱荒刍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钱荒出现的原因并分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唐宋政府应对钱荒的措施。
7 . 观察下图,图中“主要国家本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变化”反映了(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       ②固定汇率制逐渐崩溃
③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建立       ④新的国际货币格局正在形成中
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眸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个阶段。

时间阶段概况
1870- 1914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国际支付用英镑进行。
1915- 1945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29- 1933 年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期间,国际货币体系也同时崩溃.
1945- 1975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以黄金--美元--其它国家货币双挂钩为特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实质上使美国几乎独占了货币金融领域的游戏规则制订权和修改权。
1975以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缺乏有效的大国货币关系协调机制背景下的全球浮动汇率制,但美元仍是整个国际金融领域未公开制度化的主要本位货币。
80年代中后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易控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9 . 古代社会,没有货币人们也能够相处,物物交换是重要的形式。古埃及作为一个中央集权控制的经济体,拥有大量财富,但货币出现200年以后,古埃及才随着商品量增加,正式使用货币进行大量交易。这说明
A.统治者不支持货币使用B.当时货币铸造技术落后
C.贸易规模制约货币使用D.物物交换的形式更便利
2022-04-27更新 | 398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最初使用海贝作为货币。商朝后期,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使用布币、刀币、固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将各种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 式在此后被长期使用。由于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民间又有囤积或铜铸器皿的习惯,所以铜钱流通 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商业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 的纸币“交子”,作为辅币使用。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元末滥发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于是明朝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明朝中后期,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晚清时,政府开始铸造银元。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银 元为法定货币。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规定白银国有化,禁止白银外流,这为抗战胜利 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银圆券,但仍以失败告终。币制政策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根据地种类庞杂、折算不变的货币。为此,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12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法定货币。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等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货币制度发展历程的特征。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诞生的背景。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货币制度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2022-03-31更新 | 44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求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