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魏晋以来,民间多以谷物、布帛易物。《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北魏孝文帝铸太和五铢,诏“京师及诸州镇皆同行之”,结果仅得以流通于京师一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币制混乱激化社会矛盾B.租税制度影响金属货币流通
C.各区域间经济联系断绝D.分裂战乱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2 . 春秋战国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布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实际重量多样化的趋势,而且尺寸差异越来越大。这一现象(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体现了交易时间延长的趋势
C.完成了货币统一化历史任务D.加剧了区域间经济的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我国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底由华北人民政府发行,1955年结束其历史使命。下图为第一套人民币伍拾圆票券的主票面,该票面设计图案宣传了(     
A.自力更生的劳模精神B.工业化的突出成就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人民共和国的性质
4 . 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     
A.纸币从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D.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2023-03-0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北方少数民族内迁B.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
C.官府垄断冶铜行业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2-11-14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秦朝,上币黄金以“溢”(镒,合二十两)名,下币铜钱以“半两”名,而珠玉、龟贝、银锡等不作为流通货币。据此可知,秦朝
A.币值均以重量为单位B.半两钱是唯一的法币
C.官方、民间均能铸币D.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2022-02-01更新 | 177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以紧急法令宣布改革币制,施行法币政策。至全面抗战前夕,收兑民间银币银物计白银3亿多盎司,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统制了外汇买卖业务。币制改革的施行(     )
A.有利于集中财力以应抗战之需B.促使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到来
C.构筑抗战胜利的坚实物质基础D.导致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出现
2020-12-16更新 | 1101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说:“在公元1800年以前的二个半世纪里,中国最终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全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这么巨量的白银输入……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物贸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为主、以满足封建统治者需要为目的贸易格局。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结构B.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C.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发展D.导致中国对外交往走向了封闭
2020-08-01更新 | 657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美国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中写道: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其依据之一是
A.出现地域性的商帮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城市政治功能加强D.市场监管不复存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