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国际性经济全仗国际货币体系来支撑,而这个体系的基础又是要人们近乎普遍地承认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西欧和美国都采用了金本位制。谁只要持有任何“文明的”货币——英镑、法郎、美元、马克等,就可以随时去兑换黄金;反过来,一个黄金持有者亦可以把它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这些通货就像许许多多不同的语言,都在表示着毫无区别的东西。

——(美)R.R.帕尔默等著《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6世纪以来西欧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纸币之所以发展,是民间抵御政府不当政策的结果。宋朝政府规定四川是铁钱区,在这个区域内没有铜钱流通,只有笨重廉价的铁钱。除了四川之外,陕西则属于铜钱和铁钱混合使用区域,而剩余的地方才是铜钱使用区域。在四川,由于铁钱的价值太低,有商号发明了不记名的交子。人们可以把铁钱拿来存在商号,由商号开给交子作为存款证明。人们可以用交子做交易,不管谁持交子到商号,都可以按照票额领取铁钱。交子最初的发行是在民间,随后由于有的发行交子的商号出现了倒闭的情况,引起了信用纠纷,政府开始限制民间发行,并最终改为政府发行。

——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材料二   “摊丁入亩”是清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其实行分两步。第一步,康熙五十一年(1712)“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税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第二步,实行“摊丁入亩”,也称“地丁合一”或“丁随地起”,具体办法是把固定下来的丁税额摊到地亩上。“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国家赋役史上一件跨时代的大事。

——王人骏曲伟时《清朝“雉丁人亩”制度探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最早产生纸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实行“摊丁人亩”的影响.
2024-02-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仅仅存续了不到30年的时间,但在其瓦解后长达40年的时间内,国际社会始终无法摆脱其窠臼。毋庸置疑,在美元一黄金体系正式运行的30年间,世界经济不仅迅速地从二战的废墟上得以重建,而且相对稳定的国际货币制度还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入20世纪60年代,而对日本和西欧的强力竞争,美国无法保证美元汇率的稳定。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美元与黄金正式脱钩后,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完全摆脱了黄金的约束。美国从此拥有毫无约束地奉行赤字政策的权利,正如时任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所言,从此以后,美元就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美元遂成为美国对外政策中重要的权力资源和谈判筹码。美元霸权已是当今国际关系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就是美元霸权恶果的集中体现。面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遗产与问题,国际社会该何去何从,很值得深思。

——摘编自孙杰《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改革当前国际货币现状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2023-08-27更新 | 12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元朝发行过一系列纸币,统称为钞,包括中统钞、至元钞、至正钞等,这些均以当时的年号(中统、至元、至正)来命名。中统元年(1260年),政府始印行“中统元宝交钞”,之后又印行“中统元宝钞”。自此,纸币发行权专属中央,建立起统一的纸币制度。至元钞最稳定,流通时间最长,前后超过36年,是元代最重要的通货。至正钞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开始流通,发行量最多、贬值最严重。后期至正交钞的大量印刷,致使物价上涨十倍有余,人们不愿意使用,以至于许多人用纸币糊墙铺地,交钞形同废纸。1332年,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即位,此时的元朝已经凋敝不堪。政治腐败,军费开支巨大,财政入不敷出,纸币滥发,物价飞涨,再加上黄河改道泛滥……天灾人祸,都导致元朝在风雨飘摇中走向灭亡。

——摘编自屈梦夏《元代纸币制度》

材料二   随着国民党3~6个月剿灭共产党的计划破灭和内战时间的拉长,军费给政府带来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此时,由于人民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兑换法币的过程中就受到损失,对国民政府和四大银行失去信任,所以政府发行公债等筹措军费的方式已经失效,于是政府又开始发行货币弥补巨额财政赤字。1947129日,中央银行发行1000元、2000元、5000元关金券大钞;而在19487月,中央银行发行的关金券大钞的币值已变成1万、5万、25万元。持续疯狂印钞的结果就是法币的发行量由抗战胜利初期的5万亿元飞速上升至19488月的604万亿元。上海的批发物价较1937年上涨了472倍,至此法币彻底破产,崩溃时总发行额达663万亿元。

——摘编自邢嘉《国统时期的币制改革与通货膨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纸币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末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末期发行纸币的相似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反映了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网,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看作是美国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可以解释为世界性。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左右。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材料二   此次金融危机后,美元“一统天下”的地位将被改变,国际货币体系将形成美元为主,其他货币为辅的“一主多元”格局。……国际货币体系将继续向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美元圈”“欧元圈”“人民币圈”等主要经济圈的形成,届时的国际货币也将主要以美元、欧元、人民币等货币为主,从而真正实现国际货币的多元化。

——20081129日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在亚洲金融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国际金融机构”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能够控制上述金融机构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这一趋势的经济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纺纱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英国完成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工业革命,并成为世界经济和金融中心。与黄金固定挂钩的英国本位币英镑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清算手段,从而形成了一个以英镑为中心、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黄金和英镑均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储备货币(外汇形式)。

——摘编自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黄金铸币流通基础遭到破坏,战前的金币本位制难以恢复。此时,各国都对金本位制进行了一定形式的创新!创立金汇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实质上这两种本位制都是不完整的金本位制。两种本位制下,国家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含量黄金的银行券(或纸币)。进入20世纪20年代,这两种本位制的弊端逐渐显现。

由于黄金兑换的限制,国家对于国内黄金的“保护”,国际资本流动受到极大阻碍.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对货币当局来说-金本位制有着固有的缺陷,金本位制要求货币与黄金挂钩,对货币发行量有严格的限制。大多数国家对黄金与行货币比例设有法定最低值,或其他类似限制,故而央行难以实行货币政策以调控经济。1929~1933年,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金本位制难以维系,至此,金本位制瓦解。

——摘编自周双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及未来发展方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从18世纪60年代到一战前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世界金本位制的演变历程并谈谈你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率先在美洲开发出规模较大的银矿,为了攫取更多财富,西班牙于16世纪下半期占领菲律宾并在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同时邻近的中国的手工业品却物美价廉,可以通过转卖美洲来获取巨利,于是菲律宾殖民当局开始大力从事对华转口贸易,又因殖民当局对华人商旅、货物采取保护和优待措施,这促使中国商人纷纷移垦经商,这样一来,来自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前期由于铜钱分量重,原料价格高,又不便携带;宝钞由于不能兑现且无限量发行,导致其丧失合法地位,使得民间白银买卖迅速发展。明政府不断进行徭役折银征收的改革,至嘉靖时期,盐、茶课已基本折银,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将一条鞭法作为通行的赋役制度推行全国,标志着国家正式承认白银的合法地位。直到1934年美国政府实施《购银法案》,提高银价,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政府才被迫于1935年废除银本位。

——摘编自黄达《金融学》

材料二   1816年,英国通过法案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导致全球长期而持续的白银贬值,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效仿,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在金本位制度下,银行的发行额要受到自己本身黄金储备的限制,很少出现纸币发行过量导致货币贬值的现象,这保证了英镑的相对稳定。汇率的稳定为英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方便了英国对外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由于在金本位体制下黄金自由进出口,因此当物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英格兰银行就会输出黄金,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减少,从而抑制国内物价的继续.上扬。但是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摘编自陈梁《论近代英国金本位制度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时期中国银本位制度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9世纪后实行金本位制的积极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分析20世纪前期中国银本位与英国金本位制度衰落的共同因素。
8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时间大事
1816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效仿实行金本位制。
一战后金本位制难以为继,除英联邦国家与英镑形成固定的比价关系外,许多国家都确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
19447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运而生。规定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19718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性,实行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
197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全球经济进入了浮动汇率制时代。
2009中国开始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
2015中国倡导的金砖银行和亚投行成立。

——摘编自盛斌、黎峰的《世界格局变迁中的金融体系变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
(2)请采用一个尺度,对近现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行三个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9 . 货币随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并对社会发展日益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货币发展图样


材料二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匮券、银圆券,但仍以失败告终。币制政策是国民党政权垮台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根据地种类庞杂、折算不变的货币,为此,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12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法定货币。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等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诞生的背景,并指出货币制度对社会治理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印证了中国走向世界具有强劲的内部驱动力,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直接影响了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货币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明代中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货币制度的变化,并分析促进明清时期白银成为国际贸易通用结算货币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