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020-07-09更新 | 14169次组卷 | 15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清政府规定,白银是清朝法定货币,与铜钱兼用,完粮纳税须用白银支付。据统计,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而到了19世纪30年代后期,一两白银可换铜钱一千六七百文。这种状况的出现(     
A.加重了中国人民经济负担B.源于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C.是白银货币化的必然结果D.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2022-10-07更新 | 1329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第一次段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的15. 05%。此时美国已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松总统不得不矛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这反映了(     
A.英国制约美国的霸权地位B.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C.浮动汇率已成当时的主流D.国际经济新秩序开始建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至秦

官吏俸禄形式主要以斗发给粟米

西汉

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按月发给粟米;汉宣帝时因“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使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增加)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魏晋

帛、粟、钱各占⅓

唐代

唐初大体沿隋,俸禄有粟、田、钱,俸禄依官的品级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钱

宋代

官员的俸禄丰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给俸钱120贯钱外,还有绢绫罗锦以及职钱、公用钱、出差费和仆人费用等

元代

俸禄支付纸钞,也叫俸钞

清朝

在京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白银,二品155两白银,以此减少。京外文官俸银与京官相同,但没有禄米,而武官的俸银减半。雍正帝,七品知县每年只有45两俸银,“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因此,推行养廉银制,其数目大大超过各级官员的俸银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早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就曾提出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设想: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货币一金融一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 由此可知,该设想
A.表明美国在该经济体系中居主导地位B.反映了世贸组织是该经济体系的核心
C.说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形成D.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制度化
2020-07-28更新 | 889次组卷 | 38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出现这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A.都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反映出商业环境十分宽松
C.都是政府首创的正规货币D.货币改革符合巩固国家的统一的需要
7 . 如表是根据史料记载整理的中国古代货币在东南亚的部分流通情况。这说明(        
菲律宾宋朝初年,中国钱币就已流入菲律宾;明代,中国钱币基本上成为两国商业贸易往来的“通货”
印度尼西亚明代马欢称,爪哇"买卖交易行使中国历代铜钱”
马六甲海峡沿岸中国货币成为各国商人所认可的交换媒介。新加坡扯旗山炮台曾发现北宋“宋元通宝”治平通宝“熙宁通宝”等钱币
A.中国古代货币有较强影响力B.中国造币技术历史悠久
C.中国与东南亚贸易规模庞大D.东南亚缺乏铜矿等资源
2023-06-04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8年,在总结了前两次铸币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汉武帝下令铸造五铢钱,钱文五铢,重如其文,标准重量为4克。五铢钱继承了秦半两钱的形制,圆形方孔,钱径2.5厘米,厚0.12厘米,四周有麻,是一种轻重大小适度的铜质钱币。汉武帝还将货币的铸造和发行权收归中央政府。汉武帝铸行五铢钱,是我国货币史上ー次里程碑式的改革。自此一直到唐朝初期,五铢钱流行了七百三十九年,形成了中国货币史上罕见的五铢钱体制时期。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铸币权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巩固其统治的重要法宝,并一直影响到近代。

——摘编自汪锡鹏《货币千年载春秋——从中国货币发展史看历史人物的功过》

材料二 我国虽是一个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但同时也是一个“早熟的文明产儿”,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北宋时期,各地商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对纸币这种飞跃性货币的适应也会有不同…宋代商品经济中掺杂者大量土地兼并下农民因破产而“含本逐末”寻求出路的因素,造成货币流通手段改革的大大提前…宋廷虽曾多次制定法律,试图确保纸币的流通,却在实际上未曾真正办到,货币政策朝令夕改,统治者发行官方纸币沿着有本金到少本金直至滥发无度演进,在有限地域内的流通很不稳定。

——摘编自李琳莎《论中国早期纸币的盛行及衰落——北宋交子在货币史上的短暂ー现》

材料三 明初用金银交易,白银不是合法货币。从427件徽州土地买卖契约文书中,我们可看到民间用白银的真实记载。由于当时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宝钞泛成灾,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洪武到建文时期的宝钞,已经显示了其迅速衰落的迹象,白银货币化趋势已经出现。明后期、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白银货币化过程实际上是与一系列官方赋役改革过程重合在一起的,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也是一系列赋役改革推而广之的过程。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总体视野:一个研究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所铸五铢钱的特点及铸造五铢钱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时期纸币兴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货币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称雄,各霸一方。经济上繁荣发达,流通的金属货币,形式多种多样,因地而异,各不雷同。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最为著名。由于币制极不统一,严重阻碍了赋税征收、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秦统一中国后,经济持续发展,商品流通日益兴盛,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废除各国的旧钱,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秦始皇以黄金为上币,单位为镒(合20两),多用作帝王对大臣的赏赐和大宗支付。...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币制,意义至为重大。

——摘编自方洁《浅谈中国古代货币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币制改革的原因和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币制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