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22-23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摘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在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而印度等国的中央银行则直接持有英镑而不是黄金,“英镑等同于黄金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

——摘编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三   1944年夏,美英苏中等44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最终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把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35美元等于一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使美元享有高于其他货币的特殊地位。

——摘编自段炳麟《当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15-18世纪世界白银的流向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9世纪英镑国际地位确立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多个角度谈谈你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认识。
2023-04-26更新 | 148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31 年9月18日,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全球震惊。引发英国此举的原因是(     
A.一战后殖民帝国崩溃B.凡尔赛体系运行失败
C.经济危机的连锁反应D.远东战争策源地形成
3 . 元朝鉴于宋、金钱币短缺的不足,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使用纸币后,“诸路通行,税赋并听收受”“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各人皆乐用此币”。由此可见,元朝发行纸币(     
A.缩小了南北经济差异B.加速了小农经济瓦解
C.推动了经济贸易发展D.促进了手工工场出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古代货币形态的演变

材料一   中国实行着有别于欧洲和西亚、印度的货币系统。其特点长期以铜钱为主要货币,这是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中国古代货币形制和币材也在不断变动,货币经济也起伏波动。

——黄纯艳《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十八讲》

材料二   中国古代各时期主要货币形态变化简表

阶段1 秦朝至隋朝
秦朝统一全国货币,通行半两钱。汉武帝时开始发行五铢钱,并且禁止私人和地方郡国铸造,中央政府完全掌握了铸币权。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经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朝长期使用,是古代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
阶段2 唐朝
唐朝开元通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汉以来的五铢钱是计重钱体制,开元通宝不标重量,淡化本身价值,加强符号化特征,由重量货币发展到名义货币,是一个进步。开元通宝钱最早对铜钱成分配比加以制度化,有利于铸钱质量的提高。开元通宝“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成为后世铸造铜钱的规范。
阶段3 宋朝至明朝
宋元时期纸币大量流通,形成纸币和铜钱共同使用的局面。纸币自身无价值而法定价值大,能够适应大宗交易和大额支付需求。但宋朝和元朝政府往往利用滥发纸币搜刮百姓,弥补财政亏空。明朝初年力图恢复纸币制度,但是发行量过大,纸币不断贬值。纸币制度最终名存实亡。
阶段4 明朝和清朝(1840年前)
明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最重要的货币。白银作为贵金属自身有很高的价值,“大额用银,小额用钱”,形成银钱并用体制。以白银为主要货币可以避免封建政府操纵货币搜刮人民。白银货币化改变了支付手段,提高了结算效率,推动了商品生产和商品大规模流通。但是,白银过度依赖进口也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特点。
(2)从材料二表格中选择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必须前后相继),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货币的变化及其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之所以能够建立,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已难以维持
B.美国的黄金储备量最多
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D.联合国由美国操纵
2022-07-06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世纪70年代,在伦敦,一位来自纽约的旅客说:“这里的银行、旅馆、商店都一样,他们看到我们手里的美元时流露出来的神情,好像这些美元成为病菌携带而一般。”这反映了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②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③西欧国家与美国竞争激烈④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2-13更新 | 24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709年日本铸造的铜钱,其币面的“和同开珎”四字系仿当时中国货币。其样式与风格是模仿
A.B.
C.D.
2022-02-06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古代货币

材料一   秦统一后,废除六国旧币,法定货币仅限于两种,以黄金为上币,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铜钱由国家统一铸造,严禁私人盗铸。圆形方孔从此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固定形制。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北宋铸币量很大,最多时高出盛唐十余倍,但仍不能满足商业发展需要,因此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交子,后来发行权为政府掌握,发行量不断增加。南宋纸币使用更加普遍,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超出了铜钱。元朝基本不用铜钱,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称为钞。

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朝廷被迫放松用银之禁,而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这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清代历朝都铸造铜钱,并在云南等地大力开采铜矿,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币材问题,同时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止,因此在流通领域仍然是“用银为本,用钱为末”。大额交易通用白银,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秦朝统一货币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宋元时期货币的演变过程,分析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2022-01-20更新 | 307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1-22高二上·北京西城·期中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货币

材料一   人民币的发展经历了几次调整,其票面图案随着时代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套人民币19553月发行。下图是第二套人民币的部分票券和相关内容介绍。

分票中的贰分和伍分正面图案为飞机和轮船,角票中的贰角和伍角正面图案为火车和水电站,伍圆和拾圆正面图案分别为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群众和工农像。背面均以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民族文字的行名和面值为主题。

印钞纸全部从苏联进口,纸面的防伪水印图案也是从苏联做好后运回。叁元、伍圆和拾圆由国内设计,委托苏联代印。


(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材料二

时间事件
1821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英镑含7.32238克纯金。
19世纪
70年代
德国、丹麦、瑞典、挪威、美国、法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金本位制。
20世纪30年代初1931年,德国和英国相继取消金本位制,1933年,美国也取消金本位制。接着,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废除金本位制。
1944依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国际货币制度,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各国货币可以通过美元间接兑换黄金,以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的形式保留了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黄金仍然发挥着最终国际货币的职能。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由于美国出现了国际收支逆差,人们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
19718美国政府宣布暂时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197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金汇兑本位最终解体。
197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决定推动黄金非货币化。从此黄金失去了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
(2)阅读材料二,划分黄金货币地位演变的阶段,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黄金货币地位的演变的影响。
2021-12-25更新 | 33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历程时,将下列货币分为甲(图1、图2)乙(图3、图4)两类,据此可知,该同学分类的标准是依据货币

图1半两钱

图2五铢钱

图3开元通宝

图4康熙通宝
A.购买能力B.流通范围C.铸造形制D.命名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