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纷纷发行金属铸币,如刀币、圜钱、布币等。其材质、形态、重量等都体现出一定的标准化特征。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采矿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发展C.中央集权的巩固D.分裂割据的加剧
2 . 在货币体制发展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位,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唯一的国际流通货币
B.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C.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D.有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
3 . 《魏书》记载,太和改制以前,“钱货无所周流”。太和十九年(495年)铸行太和五铢,“虽利于京邑之肆,而不入徐、扬之市”“不行于天下”,黄河流域的河北诸州“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也”,河南诸州也是各种货币和谷帛杂用。这说明北魏时期(     
A.北方商品经济出现严重衰退B.实物税取代货币税成为主体
C.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D.物物交换成为主要交换形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中国古代货币简表,由表格可知            
A.钱文内容以年号相称B.一直由中央统一铸币
C.货币由多样走向统一D.金属货币和纸币交替使用
2022-11-25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根据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的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缔造国一美国将会面临一个尴尬的困境,即美元既要满足国际货币的需要,又要保证国际货币的供给。这就要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逆差,但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又必然导致美元贬值。这可以用来说明
A.美国的霸权地位有利于经济全球化B.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英国扩张的工具
C.以欧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具有必然性
7 . 西汉货币制度的演变

材料 公元前186年,汉政府初次实行自己铸钱,同时明令禁止民间私铸。公元前175年,政府再次允许私铸,但附加一些限制。文帝和景帝时期,吴王刘鼻以铸铜和铸钱的方法来增大他已有的可观的财富。在公元前144年间,政府再次专控铸钱,私铸成为处死的大罪。在整个这一时期,伪钱大量增加,普遍的作法是取钱的边缘制造假钱。公元前120年,政府废止四铢钱改用三铢钱,并刻上实际重量而不用虚假的半两字样,假半两钱不再使用。就在同时,又创制了一些新的高面值货币,一种是钞票,是用白鹿皮作的,用来征集岁入,其它三种是银锡合铸。一年以后,又废止三铢钱改用五铢钱,重量也和面值相符,这是中国的标准铜钱,沿用到唐初。汉代铸钱,起初由中央政府和郡同铸,使钱的周边隆起以防止取铜。不幸的是各郡铸的五铢钱质量不好而且分量轻,伪造五铢钱和银币的事连续发生。由于以上情况,公元前113年,由隶属于水衡都尉的上林三官专管铸币,水衡都尉和少府共同负责皇帝宫廷的财政。这样,铸钱和以此获利成为朝廷的独有特权。铸币制度从公元前113年到前汉末,一直保持稳定。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1)根据材料,归纳西汉币制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的币制变化的影响。
8 . 随着商业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
A.田庄B.草市C.纸币D.会馆
2021-01-16更新 | 1412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黄金——美元——各会员国货币”示意旨在说明
A.关贸总协定B.华盛顿体系C.雅尔塔体系D.布雷顿森林体系
2016·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0 . 某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黄金之间的价格波动牟取利润.有学者指出其存在史实错误,理由是当时
A.中国正面临内战全面爆发B.上海已经沦陷为“孤岛”
C.处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下D.中国加入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016-11-27更新 | 2356次组卷 | 44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