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1984年6月,安徽省马鞍山市发现了三国时期吴国大将朱然的墓,发掘出钱币6000多枚,97.5%是两汉时期的各类五铢,其他包括秦朝的半两,新莽时期的货泉、布泉、大泉五十,蜀汉的直百五铢钱、太平百钱、定平一百、太平金百,以及孙吴政权自铸的大泉五百、大泉当千等钱币。这些发现可用于研究三国时期(     
A.吴国经济政策的开放B.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C.分裂局面形成的根源D.币制改革的成效显著
2 . 乾隆时期,清廷大力开发滇铜黔铅,鼓铸大量优质铜钱,以致民间交易多有弃用白银而行用制钱的现象。清廷此举旨在(     
A.减轻农民负担B.推进改土归流
C.加强经济集权D.扭转外贸颓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元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提到:“自交、会既行,而始直以楮为钱矣。夫珠玉黄金,可贵之物也。铜虽无足贵,而适用之物也。以其可贵且适用者制币而通行,古人之意也。至于以楮为币,则始以无用为用矣。”这反映了交子(会子)的出现(     
A.扰乱了古代货币流通机制B.得益于造纸技术的进步
C.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4 . 西晋鲁褒《钱神论》载:“钱之为体,由乾坤之象,内则其方,外则其圆……亲之如兄,字曰‘孔方’。”这种钱币形象获得普遍认可,溯本追源在于(     
A.商朝天然币B.春秋孔子像C.秦朝半两钱D.汉朝五铢钱
2024-05-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出现了巨大的商业资本,如徽商和晋商;同时,白银也成为主要货币,但一直没有出现银铸货币,还是使用锭银或散银。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B.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传统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D.明清政府保守的货币政策
2024-04-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乾元元年(758年),御史中丞第五琦奏请改钱,铸造了乾元十当钱与开元通宝并行,规定1个乾元钱作为10个开元通宝钱使用,实际重量却仅比开元通宝钱略高。这一改革(     
A.加剧了政府财政的紧张B.创造了新的钱币形态
C.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D.不利于经济秩序稳定
2024-04-2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教学检测(四)暨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银钱比价本质上是一种特定计量标准下的银—钱货币间兑换比率,即白银一两合制钱的个数。

清代的银钱比价变化趋势图

——摘编自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材料二:白银流入对明清两代如同双刃剑,带来了帝国的繁荣,但是也埋下了不安定的因子。而中国经济进一步白银化,其实也意味着货币的命脉并不在于官方甚至民间,而是被动与世界连接起来。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因为茶与鸦片而连接在一起,中间的渠道是白银……不仅中国人不喜欢白银流出,西方人也不喜欢。早在中国人抱怨“漏银”之前,西欧对白银的流出就持批评态度,鸦片作为一种走私贸易应运而生与此相关……军事败北后不久,中国的贸易优势也开始瓦解。

——摘编自徐瑾《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白银价格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银流入对明清社会的影响。
2024-04-2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新教研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1948年国民政府由于内战军费的激增和豪门资本恣意中饱,财政严重入不敷出。导致法币发行量由1945年的五千五百九十六亿元,到1948年的一百九十六万五千二百零三亿元,法币已陷入绝境。蒋介石叹道:“经济危险至此,比军事更足忧虑”,为此国民政府(     
A.重新启用银元B.实行法币改革
C.发行金圆券D.承认白银的法定地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货币在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虖,则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纵而弗呵虖,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苟非其术,何乡而可哉!……于是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

——引自(东汉)班固《食货志(下)》

材料二   盖自国初以来有银禁,恐其或阂钱钞也,而钱之用不出于闽、广,宣德、正统以后,钱始用于西北,自天顺、成化以来,钞之用益微矣。……窃以为今日制用之法,莫若以银与钱钞相权而行,每银一分易钱十文,新制之钞每贯易钱十文,四角完全未中折者每贯易钱五文,中折者三文,昏烂而有一贯字者一文,通诏天下以为定制而严立擅自加减之罪,虽物生有丰歉、货直有贵贱,而银与钱钞交易之数一定而永不易,行之百世,通之万方。

——摘自丘浚(1421-1495)《大学衍义补·治国平天下之要·制国用·铜楮之币》

材料三   长时间以来美元霸权地位的维持离不开其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因此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将会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此提供了契机。中国金融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融资支持,据《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1》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已有11家中资银行在2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近80家一级分支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更是树立了国际多边合作的新典范。

——引自陈果、姚皓天《人民币国际化:背景、机遇与投资机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推行的货币政策及其背景,并结合所学,写出“三官钱”所指钱币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丘浚针对当时货币制度所提出的建议及其依据。结合唐朝至明朝赋税制度的相关史实,概述这一时期白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因素,并用一句话指出亚投行设立的现实意义。
10 . “开元通宝”钱的发行,标志着五铢钱的结束和通宝钱制的开始。通宝钱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形制,而在于钱名。自此以后,钱币改称“开元”通宝、元宝、重宝等,这也成为唐后各代钱币的标准。这表明,唐初货币的铸行(     
A.改变以重量定名的制币传统B.改变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C.使钱币材质与铸造更为精良D.实现了国家对铸币权的管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