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中外货币]

材料一

古罗马钱币的材料主要是金、银、青铜和纯度不高的紫铜。除了极为个别用手工雕成的母钱以外,硬币的制作无非是浇铸和冲压两种。古罗马钱币的基本单位是阿斯,阿斯本是当地人的计重单位,相当于12盎司,即1拉丁磅,一定重量的金属具有一定的价值,这和我国古代货币中的半两、五铢相同。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铸币和冲压币正面常是罗马诸神,后面则是舰船、马匹、驰骋的武士等等,没有文字;罗马帝国的钱币造型大致相同,正面是当代皇帝的头像,周围是一圈文字形式颇像现代硬币,背面图案多种多样。

——摘编自王传晋《丰富多彩的古罗马钱币》

材料二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31日起开始发行,揭开了中国印钞造币崭新的一页。

纸币图案表格:

正面

背面

主币:
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
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
辅币:
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
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古罗马钱币和中国古代钱币的共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统一货币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并概括其图案设计的特点。
2024-01-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份联考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中国古代货币简表(见如表),由表格信息可知(     
时间标志
战国越、齐、楚等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蚊鼻钱等
秦代秦统一使用圆彤方孔钱
汉武帝时中央统一铸造五珠钱
唐高祖时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宋代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A.钱文内容以年号相称B.一直由中央统一铸币
C.金属货币和纸币交替使用D.货币由多样走向统一
2023-11-10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国古代货币形态的演变

材料一   中国实行着有别于欧洲和西亚、印度的货币系统。其特点长期以铜钱为主要货币,这是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中国古代货币形制和币材也在不断变动,货币经济也起伏波动。

——黄纯艳《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十八讲》

材料二   中国古代各时期主要货币形态变化简表

阶段1 秦朝至隋朝
秦朝统一全国货币,通行半两钱。汉武帝时开始发行五铢钱,并且禁止私人和地方郡国铸造,中央政府完全掌握了铸币权。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经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朝长期使用,是古代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
阶段2 唐朝
唐朝开元通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汉以来的五铢钱是计重钱体制,开元通宝不标重量,淡化本身价值,加强符号化特征,由重量货币发展到名义货币,是一个进步。开元通宝钱最早对铜钱成分配比加以制度化,有利于铸钱质量的提高。开元通宝“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成为后世铸造铜钱的规范。
阶段3 宋朝至明朝
宋元时期纸币大量流通,形成纸币和铜钱共同使用的局面。纸币自身无价值而法定价值大,能够适应大宗交易和大额支付需求。但宋朝和元朝政府往往利用滥发纸币搜刮百姓,弥补财政亏空。明朝初年力图恢复纸币制度,但是发行量过大,纸币不断贬值。纸币制度最终名存实亡。
阶段4 明朝和清朝(1840年前)
明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最重要的货币。白银作为贵金属自身有很高的价值,“大额用银,小额用钱”,形成银钱并用体制。以白银为主要货币可以避免封建政府操纵货币搜刮人民。白银货币化改变了支付手段,提高了结算效率,推动了商品生产和商品大规模流通。但是,白银过度依赖进口也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特点。
(2)从材料二表格中选择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必须前后相继),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货币的变化及其影响。
4 . 某学者根据明朝初期徽州地区的地契使用情况制成了表格(明朝初期徽州地区的地契使用情况)。以下表格说明当时
A.显示出白银货币化的现象B.土地商品化流转速度加快
C.重农抑商政策已开始松弛D.对外贸易推动了经济变革
2021-01-17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研会高考测评研究院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单位:%),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     
年代宝钞白银谷物和绢布
1368-1398(明太祖)781210
1398-1402(明惠帝)31.8502
1402-1424(明成祖)82.5116.5
1424-1425(明仁宗)66.7033.3
1425-1435(明宣宗)22.52.575
1435-1449(明英宗)064.535.2
1450-1456(明代宗)09010
1464-1487(明宪宗)01000
A.纸币退出社会流通领域B.政府对金融控制力削弱
C.土地交易规模日益扩大D.商品经济冲击农业生产
2024-01-1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湛江第一中学、珠海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反映的是西汉货币发行的情况(1两=24铢)由此可知(       

发行时间

名称

重量

币面文字

是否垄断发行

汉文帝五年

四铢钱

四铢

半两

汉武帝元狩四年

三铢钱

三铢

三铢

不准私铸

汉武帝元鼎四年

上林三官五铢

五铢

五铢

由中央垄断

A.重农抑商政策日益巩固B.货币体系逐渐成熟
C.政府经济管控能力增强D.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2023-12-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第十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部分历史学家对于宋代“飞钱”产生原因的看法。据此可知(       

学者

主要观点

刘厚滋

起源于唐代飞钱

(日本)加藤繁

民间为了缓和铁钱的不使而产生的

郭正忠

由四川通用的小铁钱而造成

彭通源

依靠的是政权力量

贾大泉

因为宋朝商品经济发展而产生

A.阶级立场决定史学观点B.学术争议丰富了历史认知
C.时代变迁影响历史结论D.历史事物无法被客观解释
8 . 中国货币根据时代变化的需要,经历了从贝币、铜铸币再到多种货币并行并最终回到单一货币的演进过程。下表对各个不同时期“货币发行概况”的阐述,正确的是(     
序号时期货币发行概况
汉朝汉武帝铸造“五铢钱”,一直沿用到唐朝初年
宋朝交子的发行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要,作为主币与铜钱兼行
明朝白银逐渐成为基本支付手段,并成为政府承认的法定货币
新中国中国人民银行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使其成为新中国法定货币
A.①B.②C.③D.④
2023-12-14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明清时期白银购买力的变动表。
时间每一公斤白银所能购买之米(单位:公石)每公石米之价格(单位:公分银)
十五世纪75.1113.31
十六世纪46.4421.53
十七世纪31.4031.84
十八世纪20.8747.91
该现象折射出(     
A.一条鞭法等税收政策的变动B.高产农作物的普遍推广
C.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D.农耕生产技术长足进步
2023-11-2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11月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意志(德国)货币演化进程如下表所示:

时间

进程

1750

普鲁士建立帝国泰勒体系,规定14枚帝国泰勒含1科隆马克银

1753

南德巴伐利亚与奥地利建立协定泰勒体系,规定10枚协定泰勒含1科隆标准银,协定泰勒标准广泛用于德意志中南部萨克森等地区

1826

北德关税同盟建立,成员国先后引入了普鲁士帝国泰勒标准,这是德国走向统一的前奏

1857

维也纳协定建立联合泰勒体系,规定30枚联合泰勒重1磅(500克),联合泰勒取代了普鲁士帝国泰勒、协定泰勒,德国泰勒完成统一

1873

马克成为全德国航一的货币,泰勒进入过渡期,逐步被取代

1876

马克成为德国境内唯一法定货币

材料二   近代以来,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发行货币,军阀混战和地方银行滥发货币现象日趋严重。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银本位铸造条例》,规定银币的铸造权属中央造币厂,其他各厂局不得铸造。1933年到1934年,美国颁布《白银法案》,并在纽约和伦敦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935年,国民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币制度,规定国家统一管理白银,工商业及公私往来都必须使用法币,个人持有的白银必须兑换成法币。国民政府确立了法币与英镑和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中国经济和英国、美国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摘编自黄余送、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德意志(德国)货币演化与国家统一进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货币改革的历史影响。
2023-06-07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