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货币与文明

货币伴随着经济发展而诞生,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某校集币社以“货币与文明”为主题开展系列探究。

货币是经济流通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1)下图所示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海贝。据学者研究,这种海贝生息在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等热带海域。该考古发现可以用来研究(双选)(     

A.丝绸之路的起源B.早期货币的形制
C.货币出土地的地理环境D.中原与南方沿海的交往
(2)将下列图片所示的和货币有关的实物与表格中的说明相匹配。(填写字母)

A.元朝纸钞B.拜占庭帝国金币
(出土于北魏墓葬)
C.“五铢”铜钱范D.法币
钱币说明
①古代国家掌握铸币权的器具
②在古代中国境内作为主币使用
③见证东西方国家间的商贸往来
④终结了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历史
(3)下图是1944年美国等44国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的会场照片,该次会议达成的协议(单选)(     

A.结束了白银铸币的国际货币传统B.形成了黄金本位的国际货币制度
C.建立了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D.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屡屡撬动着中国的命运。集币社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制成如下卡片:

(一)明朝后期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不但赋税折银征收,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二)成书于17世纪初的《牡丹亭》、“三言二拍”等戏剧、小说中,有大量的描绘当时民众使用白银购物的情节。(三)据学者研究,19世纪初,一两白银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1840年,一两白银已经可以兑换1320文铜钱。
(4)卡片(一)描述的赋税制度是,推行者是。(填写内容)
(5)卡片(二)(三)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白银流动问题。
A.西、葡开辟新航路B.英国进行鸦片走私C.日本逼签《马关条约》D.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卡片(二)中导致当时民众大量使用白银的外部因素:________(填写上述字母)
卡片(三)中反映的白银与铜钱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填写上述字母)
(6)综合以上探究,谈谈货币变迁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4-04-06更新 | 2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上海高考浦东新区二模历史卷
2 . 货币与文明

货币伴随着经济发展而诞生,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某校集币社以“货币与文明”为主题开展系列探究。

货币是经济流通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1)下图所示是二里头遗址发现的海贝。据学者研究,这种海贝生息在印度洋、西部太平洋等热带海域,该考古发现可以用来研究(       )(双选)

A.丝绸之路的起源B.早期货币的形制
C.货币出土地的地理环境D.中原与南方沿海的交往

(2)将下列图片所示的和货币有关的实物与表格中的说明相匹配。(填写字母)

A.元朝纸钞B.拜占庭帝国金币(出土于北魏墓葬)C.“五铢”铜钱范D.法币
钱币说明

①古代国家掌握铸币权的器具

②在古代中国境内作为主币使用

③见证东西方国家间的商贸往来

④终结了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历史

(3)如图是1944年美国等44国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的会场照片,该次会议达成的协议(       )(单选)

A.结束了白银铸币的国际货币传统B.形成了黄金本位的国际货币制度
C.建立了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D.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4)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屡屡撬动着中国的命运。集币社将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制成如下卡片:

卡片(一)描述的赋税制度是______,推行者是______。(填写内容)
卡片(二)(三)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社会的白银流动问题。
A.西、葡开辟新航路                    B.英国进行鸦片走私
C.日本逐签《马关条约》             D.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卡片(二)中导致当时民众大量使用白银的外部因素:______(填写上述字母)
卡片(三)中反映的白银与铜钱比率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填写上述字母)
(5)综合以上探究,谈谈货币变迁对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4-04-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制度创新是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唐玄宗开元年间至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政府多次颁布钱物兼用的制敕。下表为该时期颁行的部分制敕。

颁行时间

制敕内容

材料出处

开元九年

(721)

绫罗绢布杂货等,交易皆合通用,如闻市肆必须现钱,深非道理,自今以后,与钱货兼用。违者准法罪之。

《全唐文》卷二十五

开元二十二年(734)十月

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而布帛是本,钱刀是末,贱本贵末,为弊则深,法教之间,宜有变革。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者,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

《唐会要》八十九泉货

元和二年

(841)二月

公私交易,十贯钱以上,即须兼用匹段,委度支盐铁使及京兆尹即具作分数,条疏闻奏。

《唐会要》八十九泉货

材料二   窃见元和以来,初有公私器用禁铜之令,次有交易钱帛兼行之法。近有积钱不得过数之限……。然而铜器备列于公私,钱帛不兼于卖鬻,积钱不出于墙垣,欺滥遍行于市井。亦未闻鞭一夫,黜一吏,赏一告讦,坏一蓄藏。

——(唐)元稹《长庆集》卷三十四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政府颁行钱物兼行制敕的主观目的和实施的客观效果是否一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结合材料,为后世统治者提出合理化制度创新建议。(要求:至少两条建议,建议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两则魏晋时期的史料,据此推断魏晋时期(     

史料1

《三国志·吴志·全琮传》载汉魏之际全柔任桂阳太守,“尝使(其子) 琮赍来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

史料2

《晋书·食货志》载: “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竞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
A.粮食大量进入流通领域B.长途贩运贸易尚未出现
C.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D.钱荒导致谷帛成为货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1955年3月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的纸币图案简表,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纸币图案简表
正面背面
主币:1元:天安门;2元:延安宝塔山;3元:井冈山
5元:各民族大团结;10元:工农像
辅币: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
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边框部分还有部分古建筑、彩画、敦煌飞天的飘带的图案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①3元、2元、1元图案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程
②10元、5元图案等体现了新中国的政治本色
③辅币图案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开展
④部分古建筑、绘画的图案等体现了货币设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3-12-18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意志(德国)货币演化进程如下表所示:

时间

进程

1750

普鲁士建立帝国泰勒体系,规定14枚帝国泰勒含1科隆马克银

1753

南德巴伐利亚与奥地利建立协定泰勒体系,规定10枚协定泰勒含1科隆标准银,协定泰勒标准广泛用于德意志中南部萨克森等地区

1826

北德关税同盟建立,成员国先后引入了普鲁士帝国泰勒标准,这是德国走向统一的前奏

1857

维也纳协定建立联合泰勒体系,规定30枚联合泰勒重1磅(500克),联合泰勒取代了普鲁士帝国泰勒、协定泰勒,德国泰勒完成统一

1873

马克成为全德国航一的货币,泰勒进入过渡期,逐步被取代

1876

马克成为德国境内唯一法定货币

材料二   近代以来,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发行货币,军阀混战和地方银行滥发货币现象日趋严重。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银本位铸造条例》,规定银币的铸造权属中央造币厂,其他各厂局不得铸造。1933年到1934年,美国颁布《白银法案》,并在纽约和伦敦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935年,国民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币制度,规定国家统一管理白银,工商业及公私往来都必须使用法币,个人持有的白银必须兑换成法币。国民政府确立了法币与英镑和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中国经济和英国、美国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摘编自黄余送、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德意志(德国)货币演化与国家统一进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货币改革的历史影响。
2023-06-07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第三中学等校2023届高三选择考预测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北宋和南宋时期政府纸币发行量情况(单位:万贯)。据此可以推断南宋时期(       

北宋日期

1023年

1072年

1094年

1098年

1102年

交子发行量

125

251

281

377

777

南宋时期

1128年

1168年

1190-1194年

1234年

1255-1258年

钱引发行量

377

4000

7000

17000

26000

会子发行量

-

2000

8000

25000

64000

A.纸币信誉存在崩溃危险B.财政收入有明显提高
C.商品经济发生质的飞跃D.不具备现代货币意识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在解放战争后期,此时的国民党大肆发放金圆券导致通货膨胀极其严重,因此第一套人民币面额也比较大(最大为5万元)。20世纪50年代初,主管全国财经工作的陈云对当时的经济有三点判断:一是他认为此时物价已渐趋稳定并将长期稳定;二是已经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由于技术所限难以防伪;三是流通中的人民币价值过低且在国际市场上无固定价值。基于这三点判断,他向党中央提出发行新人民币的提议,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同意后,他开始主持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

材料二   第二套人民币在1955221日正式发行,于1964515日停止流通,其背面都是国徽,正面图像则各不相同,具体见下表所示


——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余耀显《图像的故事——作为政治符号的新中国初期人民币(1949—195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博物馆中的第二套人民币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观点 明确;史论结合;角度全面;逻辑清晰。)
2023-03-28更新 | 374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二轮联考(一)山东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1929—1934年中国白银流入和流出情况统计表(单位:百万元),中国的应对措施是(     
年份/指标流入流出流入减流出
1929189.224.3164.9
1930159.855.4104.4
1931118.247.470.8
193296.5106.9—10.4
193380.494.8—14.4
193410.8267.5—256.7
A.放弃银本位制,进行法币改革B.开始发行金圆券和银圆券
C.废两改元,真正确立银本位制D.请求国际金融组织的援助
10 . 古代货币文化与经济影响。

材料一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货币等级与海外流布情况。

朝代货币等级外流货币种类流通范围
战国普通货币一化币、明刀、明化币、布币朝鲜半岛、日本南部
秦汉杰出货币半两、五铢、大泉五十、小泉直一、货泉越南、蒙古、日本
高贵货币开元通宝、乾元通宝、五代十国钱高句丽、新罗、百济、琉球、日本等国
顶级货币开元通宝、乾元通宝、宋钱(92%)远东、东南亚、西亚、埃及、东非及地中海东岸五十余个国家
杰出货币铜钱、纸币元帝国统治疆域范围内及周边
被渗透货币明朝所铸铜钱少,流通中多为前朝旧币;白银大量流入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被渗透货币与明朝类似,白银流入,地位提升

——摘编自张亚光、王倩倩(中国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丝绸之路的启示}

注:美国经济学家科恩(Cohen)把货币间竞争的非对称性和不同的权威关系描述为“货币金字塔”。他把国际货币分为7个等级:顶级货币、高贵货币杰出货币、普通货币、被渗透货币、准货币、伪货币。

材料二   在中原王朝统治强盛时期,货币外流的数量和范围要远大于战乱分裂时期。两宋时期虽然政治上受少数民族政权的压制,但商品货币经济发达,铸币量大,铸造质量高,宋钱在东亚地区甚至取代当地货币成为流通的主货币。元朝由于当时版图辽阔,海路丝绸之路畅通,纸币流通范围很广,有些国家甚至仿造自己的纸币。而中国铜钱形制统一,币值较为稳定,因此能在海外长期流通且深受欢迎,有些国家为获得更多中国货币,千方百计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扩大贸易,甚至部分国家为满足国内贸易的货币需求,将中国钱币当作商品,大量运往东亚。唐宋时期因铜钱大量外流引起钱荒,朝廷多次颁布法令禁钱外流。

——摘编自李宝庆、梁思远《中国古代货币流出海外情况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货币海外流布的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货币外流的原因及影响。
2022-05-24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