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有观点认为,“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克罗伊斯金币,约公元前550年由吕底亚王国《属今土耳其地区》克洛伊斯王所铸的椭圆形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之一。在此之前,吕底亚使用形状、重量、纯度不一的块状金银作为支付媒介。
亚历山大头像银币,发行于公元前305年至前281年,在亚历山大死后约40年由其部将利西马科斯铸造于土耳其,是已知最早带有领袖头像的硬币。亚历山大头像上的公羊角源自他自称是“宙斯-阿蒙神之子”。
明代纸币,印有“大明通行宝钞”字样,字下方有象征皇权的龙纹,这张纸币面值一贯,原到上可兑换1000铜线,但明代宝钞发行15年后,面值一贯的宝钞只能兑换250枚铜钱。1428年,明政府废止了宝钞。
八里尔银币,发行于1573年至1598年,是铸于南美波托西地区的西班牙货币,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货币。八里尔银币被西班牙用于购买亚洲的丝绸、香料、茶叶、瓷器,过量的八里尔银币的流入,在欧洲和亚洲都引发了通货膨胀。

——摘编自[]尼尔·麦格雷戈《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货币与信用”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023-03-29更新 | 437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一第15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至秦

官吏俸禄形式主要以斗发给粟米

西汉

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按月发给粟米;汉宣帝时因“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使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增加)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魏晋

帛、粟、钱各占⅓

唐代

唐初大体沿隋,俸禄有粟、田、钱,俸禄依官的品级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钱

宋代

官员的俸禄丰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给俸钱120贯钱外,还有绢绫罗锦以及职钱、公用钱、出差费和仆人费用等

元代

俸禄支付纸钞,也叫俸钞

清朝

在京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白银,二品155两白银,以此减少。京外文官俸银与京官相同,但没有禄米,而武官的俸银减半。雍正帝,七品知县每年只有45两俸银,“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因此,推行养廉银制,其数目大大超过各级官员的俸银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基本描述
春秋战国青铜货币大量出现且货币形状繁多,其中赵国铲币、齐国刀币、秦国圆形方孔钱、楚国蚁鼻钱较著名。
秦汉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公元前118 年,汉武帝废除汉初邦国制币权,由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唐朝621年,唐高祖下令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铢两定名的钱币体系,出现具有高级铸币形态性质的年号钱币,大小钱币的兑换进一步明确。
宋朝1023 年,宋仁宗下令在成都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钞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 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春秋战国到宋代货币演变趋势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4 . 中国使用货币的历史悠久,形成了一部丰富多彩的货币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典型货币基本描述
夏商周在考古发掘中,夏商遗址出土了大量天然贝,贝作为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青铜货币大量出现,货币形状繁多,其中赵国布币、齐国刀币、秦国圆形方孔钱、楚国蚁鼻钱较著名。
秦汉秦始皇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汉武帝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由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唐高祖下令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定名的钱币体系,此后货币以通宝、元宝相称。
北宋宋仁宗下令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以上时期货币形制演变特点的理解。(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况表。

时间概况
商周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
春秋战国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
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
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
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
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
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17-11-22更新 | 65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年人教版高三高考(广东)历史一轮课时复习卷: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6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货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媒介。货币的兴衰彰显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国家兴,货币兴;国家亡,货币亡”。
在人类的经济画卷上,没有哪个细节能够与货币脱离瓜葛。黄金、白银、英镑、马克、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在世界货币的舞台上,有无数个角色上演着沉与浮的故事。在“现代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眼中,随着野蛮的痕迹、超主权货币――黄金的演出落下帷幕,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
――摘自宋泓均 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如果中国经济不出现致命的差错,人民币在未来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的格局中必将成为主导货币之一。未来世界金融市场的格局不出意外应该是多货币主导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人民币与美元预计会成为两大货币,欧元、日元、印度卢比等由于不同原因,恐怕难以与人民币与美元相匹敌。即使断金融秩序创造出断的基准“世界货币”,人民币与美元也必将成为两大核心货币,但近期内民币应该继续执行资本项目封闭下的不可自由况换政策,且不应参与贸易保护主义下的贬值竞争。
——张宁《人民币——未来的世界货币?》
评析材料中关于世界货币主导格局变化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