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宋初铁钱仅行于川蜀区域,后流通范围扩大至陕西河东之地。终宋之世,铁钱之势力,恒与铜钱相并。宋时铁钱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     
A.抑制通货膨胀B.促进对外贸易C.推动经济发展D.减轻岁币负担
2024-02-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战国时期部分铜币重量统计表,对如表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战国前期战国后期
平首布12—17克约10克
刀币(赵国流通)约12克10—12克
圜钱(三普地区流通)14.8—18.5克约10克
圜钱(秦国流通)10—15克约10克
A.冶金工艺进步使铸币更为精巧B.商贸发展导致了金属货币短缺
C.货币因区域流通的增强而趋近D.政府垄断铸币权统一货币发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8年6月,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光华商店代价券”,作为法币的辅币流通,1938年只发行10万元,1940年下半年起发行量逐步增大,共增发200多万元;1941年1月28日,边区政府决定发行边币,1941年发行货币2 300万元。这一变化体现了(     
A.边区经济金融独立性增强B.根据地民主建设成效显著
C.法币逐渐退出了边区市场D.边区商业公有化进程加快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C.放松对经济的管理D.在集权体制上较为落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指出:在宋朝仅凭借商业信用实现割裂货币材质与货币的价值很难成功,正所谓“王者制钱”,交子产生于民间的商品交换,但若无强制意志,纸币的产生与流通不会进行得如此顺畅。该学者意在强调宋朝交子产生与流通源于(     
A.铜钱流通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B.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双重推动力
C.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深刻影响D.赋税和徭役征收呈现货币化趋势
6 . 春秋战国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布币,在流通过程中出现了实际重量多样化的趋势,而且尺寸差异越来越大。这一现象(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体现了交易时间延长的趋势
C.完成了货币统一化历史任务D.加剧了区域间经济的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我国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底由华北人民政府发行,1955年结束其历史使命。下图为第一套人民币伍拾圆票券的主票面,该票面设计图案宣传了(     
A.自力更生的劳模精神B.工业化的突出成就
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人民共和国的性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至秦

官吏俸禄形式主要以斗发给粟米

西汉

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按月发给粟米;汉宣帝时因“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使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增加)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魏晋

帛、粟、钱各占⅓

唐代

唐初大体沿隋,俸禄有粟、田、钱,俸禄依官的品级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钱

宋代

官员的俸禄丰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给俸钱120贯钱外,还有绢绫罗锦以及职钱、公用钱、出差费和仆人费用等

元代

俸禄支付纸钞,也叫俸钞

清朝

在京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白银,二品155两白银,以此减少。京外文官俸银与京官相同,但没有禄米,而武官的俸银减半。雍正帝,七品知县每年只有45两俸银,“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因此,推行养廉银制,其数目大大超过各级官员的俸银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国国民穷,“秦钱重,难用”,半两钱多次减重。武帝时,准许郡国铸造以“五”为文的新钱,废用半两钱。国那国铸币尺寸工艺不一,盗铸愈演愈烈。武帝发布诏令,禁止都国铸钱,废止民间流通的其他钱币,只准使用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上林三官五铢铸工精细、钱形整齐,加铸外郭以减少钱文磨损、防止盗铸者减边盗铜。唐初,高祖下令铸造开元通宝钱,形制上承袭北魏及隋五铢的风格和大小,重量明确规定为“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通宝钱使用翻砂法铸造,轮廓规整,制作精美,流通广泛,且为周边国家及地区所仿铸。

——摘编自王永生《三千年来谁铸币》

材料二   北宋交于初为民间私发,后因交子铺户资财衰落、滥发诈伪,朝廷设立交子务,以铁钱为准备金,限额发行交子于四川等铁钱流通区。交子于神宗时开始超额发行,不断贬值后全部作废。元朝沿袭宋金币制,发行宝钞,“以银为本”,“所辖之地莫不通行”。各路设钞库,储备钞本,若市面钞票过多,则“出银收钞”。纸钞为“一切给付”,同时禁止金银和铜钱的流通和出口。颁行《至元宝钞通行条画》等条例,规定私相买卖金银、伪造宝钞、官吏作弊等阻坏钞法行为的罚则。元初,百姓“视钞重于金银”;元中后期时局混乱,纸钞走向无本发行,终至物分腾涌,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与唐朝新币发行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北宋时期,元朝纸币发行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货币制度建设的认识。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至唐前期,绢帛广泛流通。在隋代,绢帛的地位和作用甚至超过了铜钱,执行着货币的主要职能。在唐代,政府曾多次下诏,规定实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并规定了绢帛的标准定式是幅广一尺八寸,长度以四寸为一匹,五丈为一端。《唐律疏议》规定: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据唐代李冗的《独异志》记载:“唐富人王元宝,玄宗问其家财多少,对曰:‘臣请以一缣系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帛未穷’”。

——摘编自曹祥凤《唐代货币问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隋至唐前期绢帛作为货币广泛流通的历史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