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河北保定·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图1所示是1851-1863年清朝的地丁银收入情况,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图1

A.农民运动的冲击B.赋税制度的变革C.民族危机的加深D.洋务运动的推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赋役之法,唐租庸调犹为近古。自杨炎作两税法,简而易行,历代相沿,至明不改。太祖为吴王,赋税十取一,役法计田出夫。具上、中、下三等,以赋十万、六万、三万石下为差。府三等,以赋二十万上下、十万石下为差。即位之初,定赋役法,一以黄册为准。……洪武九年,天下税粮,令民以银、钞、钱、绢代输。

——摘编自《明史·食货志》

材料二   鱼鳞图册是明清政府统计民间土地占有情况,并据此征收田赋的册籍,由此形成了系统的土地管理制度。总图上一块土地挨着一块土地,状若鱼鳞,因此叫作"鱼鳞图册"。此后土地买卖过割,父子兄弟分家,都要写明鱼鳞图册上的编号。



康熙四年(1665)《歙县二十六都——图新丈使字号鱼鳞册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初期赋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歙县二十六都一图新丈使字号鱼鳞册底》的史料价值,并分析鱼鳞图册发挥的作用。
3 .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多次进行调整(如下图)。据此推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旨在(       
A.增加国家收入,促进经济发展B.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效率
C.提高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D.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4 . 如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知识要点。下列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趋势的概括,准确的是(     
秦汉:“泰半之赋”与轻徭薄赋
隋唐:实行租庸调与推行两税法
明清:赋役合并与“摊丁入亩”
A.征税标准从人丁为主转向土地和财产B.人头税从秦朝占较大比重到明朝废除
C.征收形式从以纸币为主到以白银为主D.百姓的赋役负担呈现越来越轻的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税收政策的结构框架图。该税收政策(     
A.废除了传统人头税B.践行了仁政思想
C.适应商品经济发展D.抑制了土地兼并
22-23高三上·贵州贵阳·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是元代墓葬出土的纳粮彩绘壁画,描绘农民向政府纳粮的场景。图中仓房前一群农民肩负粮袋,准备将粮食入仓:右侧树荫下,一名身着红袍的官员坐在朱红色桌案后进行登记,案上摊着文书簿册。该壁画(     
A.展示元代农民承担的赋役种类繁多B.体现元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减弱
C.凸显元政府征收国境关税的重要性D.成为研究元代赋税征收的重要史料
2022-08-27更新 | 542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单元综测)-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选必一同步练测
7 .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变迁图”的理解准确的有(     

①个税起征点的变迁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②计划经济时代收入差距小没有征收的必要
③对调节个人收入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④起征点的不断提高制约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3-01-06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清末关税占财政收入比重图》,从图中信息可以得知(     
A.清政府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B.清政府不断争取关税自主权的结果
C.清末贸易逆差的状况逐渐改变D.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不断加深
9 . 明太祖朱元璋派国子监监生武淳到各地丈田绘制鱼鳞图。鱼鳞图以“随粮定区”为原则,载明田亩方圆、四周界至、土地肥瘠和户主姓名等内容。编制鱼鳞图册旨在(     
A.抑制土地兼并B.进行赋役征发C.实行社会救济D.维护社会治安
10 . 如图是中国个税起征点的变化趋势图。这反映了我国
A.贫富差距逐渐消除B.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
C.对外贸易不断发展D.公民纳税意识的增强
2022-02-01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