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如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后期的历史叙述。对此解读准确的是,唐后期(     
白居易《重赋》租庸者,谷帛而已……(今)国家定两税(指户税和地税),本意在爱人。厥初防其淫,明教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旧唐书·宪宗传》元和六年(811年),注意维护宣官神策中尉之权,但拒绝接受处州刺史进贡的助军钱绢,并颁布抚恤百姓德音以革弊立防。
《南郊赦文》唐文宗(809—840年)(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文宗领诏令)天下除二税外,不得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
A.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B.政府重视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政治斗争加剧农民起义D.土地兼并盛行威胁租庸调制
2023-11-12更新 | 817次组卷 | 1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所示为明朝不同时期折色(古代人民向政府纳税的形式之一,凡应纳税粮,不以本色,而以金、银、钞、钱、绢、丝、布、棉等替代者称“折色”)物品一览。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时期折色物品
洪武金、银、钞、钱、绢、布、贝、漆、丹砂
永乐绢、漆、苏木、翠羽、纸扇、安息诸香
宣德棉布、黄豆
正统—天顺金花银、马草折银、钞、布、青红纻丝
成化绢、布、丝、银
弘治绢、布、丝、钞、银
嘉靖绢、丝、银
万历—崇祯
A.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实物交易锐减B.赋税制度改革与白银货币化密切相关
C.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中国的市场D.传统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有所松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对下图所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和赋役制度关系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历代户籍制度只有创新没有继承B.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C.户籍和赋税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D.元朝时期的地税完全取代了丁税
2022-11-17更新 | 197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下表是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若干重大举措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举措内容解读
租庸调制庸指的是男子不去服徭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以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并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
两税法征税标准由以土地财产为主逐步向以人丁为主转变
一条鞭法赋役合一、一概折银,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人头税,反映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是唐朝纳税户数和赋税收入表,对表中材料解读正确、全面的是(  )
年份纳税户数中央赋税收入
大历十四年
(779年)
120万户1200万贯
(包括盐利)
建中元年
(780年)
310万户1350万贯
(不包括盐利)

A.由于人口大幅增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
B.封建政府腐败,虽人口大幅增长,但中央赋税收入增长有限
C.地主阶级腐朽,地主官僚任意增加税额
D.纳税面扩大,虽税额、税种不增加,但国家收入增加
6 . 下表是台湾学者林满红所著的《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一书中有关近代中国赋税的内容

下列对表格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田赋在税收中一直占据主导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致使税收结构发生了逆转
C.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使两税差距拉大D.税收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
2017-06-14更新 | 515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下列对“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     
A.“调”是指缴纳一定量的谷物
B.“租”是指缴纳一定量的绢和布
C.“庸”是指缴纳一定的银子代役
D.在租庸调制下农民生产时间具有一定的保证
2016-11-18更新 | 1083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俸禄发放形式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由田邑到实物的转变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C.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
D.俸禄制度的变革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