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1510114
以下是唐朝纳税户数和赋税收入表,对表中材料解读正确、全面的是(  )
年份纳税户数中央赋税收入
大历十四年
(779年)
120万户1200万贯
(包括盐利)
建中元年
(780年)
310万户1350万贯
(不包括盐利)

A.由于人口大幅增长,国家赋税收入增加
B.封建政府腐败,虽人口大幅增长,但中央赋税收入增长有限
C.地主阶级腐朽,地主官僚任意增加税额
D.纳税面扩大,虽税额、税种不增加,但国家收入增加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是地丁税、钱漕、盐课,其中地丁税占全部税收的三分之二;鸦片战争后至辛亥革命前,关税、厘金的收入几占税收的一半。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B.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
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D.清政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2019-07-12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清朝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一位官员在清理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黄册时,发现其中的户口资料预造到了崇祯二十四年。这说明明朝
A.陷入严重的财政困难B.官方数据也需要鉴别
C.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D.缺乏系统的户口管理
2021-08-26更新 | 1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赋税制度是古代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关于魏晋时期的租调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B.按户征收粮或绢帛
C.保证了农民充足的劳动生产时间D.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
2020-11-20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