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中关于两税法曾说:“随田之在民者税之,而不复问其多寡,始于商鞅;随民之有田者税之,而不复视其丁中,始于杨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导致了均田制遭到破坏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固定了国家征税的时间D.改变了以田亩为主的征税标准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4-01-31更新 | 166次组卷 | 19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朝工商税收极其单薄简约,从目前掌握的史料看,仅征自山泽产品,如盐、铁等,赋税的重心移向田赋农业税,形成了不协调的赋税比例结构。这种赋税比例结构(     
A.体现工商皆本政策B.助推商业规范发展
C.导致农民负担沉重D.成为后世学习典范
4 .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的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该赋税制度的要义是(     
A.“赋役合并、一概折银”B.“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C.“滋生人丁,永不加赋”D.“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代中期后,无论银差、力差,都以银两作为衡量徭役轻重的标准,并且力差常常由应役人户雇募他人应役,因此徭役经费可以在数额上予以量化编制。这一现象(     

A.促进了人口迅速增长B.减轻了农民赋税承担
C.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D.得益于政府赋税改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土地清查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南宋时期已有鱼鳞图册。顾炎武称赞道:“人虽变迁不一,田则一定不移,是之谓以田为母,以人为子,子依乎母,而的的可据,纵欲诡寄埋没,而不可得也。此鱼鳞图之制然也。”通过鱼鳞图,政府能较为有效地掌握土地流动和人户占有的状况。不过鱼鳞图的局限性亦不容忽视。历史上每一次攒造的鱼鳞图册都只是某一时间点土地田产状况的静态记录,而实际上田产随着日常土地交易不断在发生变化。土地登记信息的变动,致使原有鱼鳞图需要重新绘制。官府赋予相关田块新的登记编号,结果编号数字越来越大。除编号外,土名、亩步、四至、田税等信息也需一同调整。

——摘编自戴建国《南宋中后期的土地清查和地籍攒造》

材料二   鱼鳞总图是总括土地丘块的地形图,史籍一般称“鱼鳞图”。鱼鳞分图绘制独立地块的地形。鱼鳞图册分为总图和分图是今人所创概念体系,史籍未见“鱼鳞总图”和“鱼鳞分图”之名。王毓铨等人指出,“鱼鳞图册”乃鱼鳞总图和清册的统称”。“清册”即装订成册的鱼鳞分图,登记业户独立的土地丘块。


          

——摘编自汪庆元《明清鱼鳞总图汇考——以徽州鱼鳞图册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鱼鳞图册存在的局限性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绘制鱼鳞总图的意义。
2023-08-30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衡水教育集团十二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两税法中户税的征收,原本是每户按人丁和资产折算成货币缴纳的,但“自定两税以来,钱日重,物日轻”,实行不到30年,即被迫多次下令改货币计征为折纳实物。这一变动反映出,当时(       
A.货币征税条件尚未成熟B.民众赋税负担愈发沉重
C.土地兼并之风再度抬头D.人身依附关系趋于松弛
8 . 隋唐在北魏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故又称“租庸调制”,其中的“庸”是指纳绢或以布代役。隋朝规定五十岁以上者,可“免役输庸”,即纳布帛以代替力役,而唐代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这体现出隋唐时期(       
A.赋役制度既有承袭又有创新B.政治清明且统治者励精图治
C.政府鼓励农民从事多种经营D.农民赋税徭役负担比较合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如表,推论合理的是(     
清代摊丁入亩前后某县分档人丁平均负担变化统计表
100亩以上60-99.9亩30一59.9亩10-20.9亩10亩以下
摊丁前
(两/丁)
0.57500.34260.21870.13450.1014
摊丁后
(两/丁)
1.85740.41220.22420.10080.0280
负担变化(%)+223.0+20.3+2.5-25.1-72.4
A.改革强化人身管控B.朝廷废除重农抑商
C.社会活力有所提高D.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总结出来的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这一规律反映了(       
A.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B.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
C.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D.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