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的税收支付经历了由缴纳实物(如田赋缴稻谷等)到缴纳货币(如明代“一条鞭法”改革后主要纳银)的过程。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B.农业经济衰退
C.重农抑商政策破产D.商食官模式产生
2 . 明代赋役改革体现了货币税取代实物税、徭役以银代役、人头税向财产税转化三大进步趋向,清代则在此基础上彻底废止了人头税。据此可知,明清赋役改革
A.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社会地位B.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顺应了社会经济转型的要求D.消除了人口隐匿现象
2022-04-10更新 | 27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代采用“一条鞭法”的税收政策,该政策的内容是清丈土地,将部分丁役摊人田亩,合并诸项杂役,条鞭征收,记亩征银。对此政策理解准确的是
A.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B.免征力役使农民减负
C.简化税制以杜绝腐败D.不侵犯地主官僚利益
4 . 宋神宗时期,实行以钱代役的政策,对乡村户和城市的坊郭户均征收役钱,商税也由城市向农村拓展。这反映了当时
A.城乡一体化的逐步实现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瓦解
C.传统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赋税制度货币化的完成
2022-03-10更新 | 510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表为唐宋时期地税纳税截止时间表。据此可知,这一变化客观上
朝代
纳税截止时间
唐代“夏税”不得过六月,“秋税”不得过十一月
宋代
黄淮地区“夏税”八月五日,“秋税”十一月十五日
南方地区“夏税”七月十五日,“秋税”十二月十五日
A.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B.减轻了农户的额外负担
C.拉大了南北方经济差距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6 . 如表为历史文献中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依附民的部分记载。当时大量农民依附的意图在于
文献记载内容
《隋书·食货志》(东晋)都下人多为诸王公贵人左右、佃客、典计、衣食客之类,皆无课役
《南史·齐东昏侯纪》凡属名(依附民)多不合役,止避小小假,并是役荫之家
《魏书·食货志》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

A.逃避封建剥削B.取得合法身份地位
C.获得主人荫庇D.得到免役政治特权
2022-03-05更新 | 752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按户征税。北宋时“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取,各取稳便”。明代将力役改为雇役,役户只要缴纳一定银两,便可免除役劳,而由官府雇人代役。这些变化反映了
A.政府管理职能渐趋弱化B.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减轻D.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
8 . 占田制是西晋颁行的土地、赋税制度。它明确规定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上述规定有利于
A.减轻百姓赋税负担B.维护门阀士族特权
C.防止官员腐败现象D.遏制土地兼并趋势
2022-02-09更新 | 554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图银饼出土于西安何家村,其铭文为“怀集县(今属广东)开十(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据此可知,当时
A.均田制度走向瓦解B.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白银已成为主要货币
2021-12-24更新 | 486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历史试题
10 . 晚唐780年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特点是“舍人税地”,依据土地资源而不是人口去征税。宋朝至清朝基本继承了这一财税思想,从法律上确认和保护土地所有权,把征税重点放在土地上。唐朝以后经济政策的调整
A.遏制了土地兼并的蔓延与发展B.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C.保护了小农经济的成长与壮大D.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