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嘉靖年间,广东地区的几次改革都以定额赋税为中心,赋役按丁粮征收,土地税增大,人丁税减少,最终实现以土地为唯一征派对象;赋役统一用银计算、合并编排,最终完成“由役入赋”的改革。这一做法客观上
A.压制了新生产因素的发育B.改变了封建租佃生产方式
C.削弱了封建制度统治基础D.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
2 . 赋税制度是古代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关于魏晋时期的租调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之上B.按户征收粮或绢帛
C.保证了农民充足的劳动生产时间D.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
3 . 从《明史》所载田赋征收的品目来看,除了小部分钱钞以外,绝大部分是麻布、丝绢和米麦等。里甲正役中物料的征派,亦多是地方农民的土特产。这一现象
A.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特点B.导致了税收政策的变化
C.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D.违背了经济发展的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先秦时期,齐国根据土地质量的好坏和数量的多少征收赋税;鲁国根据耕地的多少征收赋税;楚国根据土地产出的多少相应的征收赋税。这些举措
A.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B.极大地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C.使得铁犁牛耕在全国得到普及D.有效地缓解了土地兼并现象
2020-09-16更新 | 618次组卷 | 2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万达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九年朝廷明文规定“凡佃户纳租,每亩不得过一石(石:古代容量单位)”。这一规定表明,当时统治者
A.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B.极力抑制土地兼并
C.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D.有意调和阶级矛盾
6 . 中国古代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叫“匠户”。唐代工匠要在官营手工业作坊 内定期服役,宋代时匠户被宫府强制役使,元代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匠籍”,明代 时匠户要到官府轮班服役,清朝顺治年间废除“匠籍”。元代时编入“匠籍”的工匠
A.可以改变户籍并且能够自由流动B.在轮班服役之外可以自由经营
C.只能在长安的“东西织室”做工D.必须世代相袭且不得脱籍改业
7 . 中国古代文字中“租”“税”从“禾”,“庸”字同“佣”,指承担劳动的人,“调”则指以家庭为单位征收,“捐”则可以自由献纳。这些不能用来佐证
A.中国劳动人民承担沉重的赋役B.赋税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手段
C.农业税为国家最重要税收来源D.古代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8 . 自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起,在台湾岛、四川多山地区、广西农村、湖南贵州交界、闽粤山区等地,频繁发生当地土著居民和流入迁徙民众(客民)的乡村宗族械斗,有些械斗甚至发展成反抗官府的大规模起义。这反映了当时
A.人口增殖带来新的社会问题B.中央集权强化激化官民矛盾
C.土地兼并引发民众强烈不满D.经济重心南移诱发资源争夺
9 . 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2020-05-28更新 | 1022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欧阳修认为,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但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反映了
A.赋税征收更公平合理B.赋税制度因时因势调整
C.土地兼并已不受限制D.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2020-03-30更新 | 865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空中课堂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