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头会箕敛”在现代汉语中是形容赋税繁重的成语。史书记载:“吏到其家,人头数数出谷,以箕敛之。”下列赋税制度与其记载最为接近的是(     
A.口赋B.“税民资”C.租调D.“科差”
2 . 唐贞观初年的“义仓税”源于隋代在丰年时向民众按田亩面积征收粮食以备荒年的义仓,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之后改称地税,政府配套制作了青苗簿,记载土地状况,登记田亩数量和主人名字。上述做法(     
A.抑制了土地兼并B.有助于中国税制的发展
C.改变了征税标准D.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
2024-03-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封建王朝常实行强制分家析户政策,但仍有由几个同父祖的小家庭组合在一起的联合家庭。据史料记载,710—769年,唐代敦煌地区登记的联合家庭共9户,占比10.4%;820—876年则达到12户,占比51.2%。该现象的原因是(       
A.政府实行土断B.朝廷停编户籍C.两税法的实行D.人头税被取消
4 .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594年从鲁国开始的新的税制已在几个国家纷纷出台。虽然记载的条目简略而令人不解,但一般地说,新税基本上包括农民的实物支付,以代替原来的个人劳役。在有些情况下,这些支付可能直接缴给该国的中央政府而不是给种植者依附的封建主。这一历史现象(       
A.源于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B.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
C.是生产力进步引起的变革D.巩固了贵族政治的根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四川彭山江口沉银考古遗址发掘出了数万件文物,经确认,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有铭文的银锭计45件。其中三枚记载铭文如下。江口沉银说明(     
湖广衡州府耒阳县征完万历二十六年分艮(银)太仓银伍拾两,万历二十六年五月。
衡阳县征完崇祯十五年分轻赍艮(银)伍十两,艮(银)匠刘永。
云南布政使司解崇祯拾肆年分,新饷禳项银伍拾两,差官李光先,银匠高士俊
A.财政货币化已成为事实B.南方民间经济交流频繁
C.明朝苛捐杂税负担沉重D.四川成为漕运中心之一
2023-12-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根据《元史·食货志》记载,文宗天历(1328-1330)年间,朝廷岁入粮食总共为1211.5万石,江浙、江西、湖广三省总计占比为53.7%,其中江浙行省449.5万石。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社会矛盾有所加剧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赋役制度日渐完善D.地方治理富有成效
2024-05-11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八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宋朝时,“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名免役钱。其坊郭等第户及未成丁、单丁、女户、寺观、品官之家,旧无色役而出钱者,名助役钱”。这段史料说明当时(     
A.依户籍征赋役作用削弱B.采用以职业定户籍做法
C.政府解决徭役扰民问题D.人头税退出了历史舞台
8 . 《旧唐书·实货记》中记载: “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诸道盐铁史张滂上奏:‘去岁水灾,诏令减税。今之国有,须有供储。扶请出茶州县及茶山外商人要路,每十税一’,于是唐德宗决定收‘初茶税’。”这说明(     
A.商税开始成为重要税源B.此举旨在增加财政的收入
C.国家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中央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
2024-03-21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颗州府志》记载,“雍正五年,总督范时绎题准以雍正六年为始,丁随田办,以广皇仁”,“雍正七年,匠班银两亦准摊入地亩征输”。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赋税征收趋向合一B.田赋的税率逐渐降低
C.国库收入有了保证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王政十八年,一名寡妇隐匿其子家产。经官员审理查验她的田宅、布肆、舍客室、马、债款后,照法律规定确认她“匿訾(资)税直(值)过六百六十钱”。这一记载可以说明当时(     
A.制度严密便以控驭民众B.司法实践促进法律完善
C.基层治理关注家庭关系D.征税主要标准转向资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