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北宋在招募民户租佃中,以订立契约方式确立租佃关系和租额。1119年,北宋在出租逃田、荒田时,为提高租额,实行竞价方式,“出榜限一百日,召人实封投状,添租请佃,限满拆封,给租多之人”。这说明,北宋(     
A.订立契约成为社会交易普遍准则B.农民依附关系有所减弱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经营方式革新D.流民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编户齐民起源于诸侯争霸,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编户齐民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行,从而建立了家户与国家的直接联系,而个体家户对于国家施政的敏感性显著增加,一旦出现苛政,家户极易破产。这种状况(     
A.埋下社会周期性动荡的客观隐患B.旨在使地方行政组织体系精简化
C.为国家获取赋税提供有利的借口D.倒逼西汉统治者大量征收算缗钱
2022-10-30更新 | 42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30年5月《中日关税协定》签订,规定中日两国进出口税率等一切事宜“完全由中日两国彼此国内法令规定之”;附件规定中国在一年内不得改变从日本进口杂货之现行最高税率,对于日本有重要关系的特定物品(如海产品)于三年内维持现行税率。这说明(     
A.中国已实现了关税的独立自主B.可以大大增加中国关税收入
C.日本完全攫取了中国关税主权D.中国关税自主取得一定进展
2023-01-1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大臣高颎的建议,由中央确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叫做“输籍定样”,颁布到各州县,规定每年正月初五县令出巡,根据定样标准划分百姓的户等上下,重新规定每年征发的差役与应纳税额,写成定簿,被称为“输籍法”,是在“大索貌阅”基础上采取的措施。这一措施有利于(     
①加强对百姓的控制②保障政府财政收入
③抑制地方豪强势力④折合银两征收赋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中国古代,土地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撑。唐代中期,面对均田制破坏带来的财政危机,政府开始推行(     
A.盐铁官营B.庆历新政C.两税法D.重农抑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从唐朝中期“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人丁为本”的两税法,到明朝“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的一条鞭法,再到雍正时期的“摊丁入亩”,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改革(     
A.表明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放松B.抑制了土地买卖兼并的现象
C.阻碍了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动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徭役负担

7 . “役”甲骨文从人,从殳,表示本义与人有关。

《旧唐书》中记载赋役之法中有“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建中元年(780年)杨炎建议“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其租庸调、杂役悉省“。

熙宁四年(1071年)政府规定:“凡当役人户,以等第出钱,名免役钱。其坊郭等第户及未成丁、单丁、女户,寺观、品官之家,旧五色役而出钱者,名助役钱”“募者执役”

万历九年(1581年)推行“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银、差合而,皆出于地,亦谓之条编。“

乾隆三年(1738年)规定“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由是地、丁、匠价,同归一则,真谓‘一条鞭’矣”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自秦汉至清朝(鸦片战争前)徭役的变迁。
8 . 780年,唐德宗颁行两税法,“以尚书度支总统焉”。严厉规定在黜陟使定税后,地方官吏若擅自征税,“加率一钱一物,州府长吏并同在(枉)法计赃”。朝廷还以设在各地的巡院官员充任两税使,在各州县分设监院机构,负责监督各地的两税征收及其他财政事宜。上述举措
A.旨在强化唐朝中央对财权的控制B.表明唐朝中央政府被迫下放财权
C.使国家财政审核权与行政权分离D.导致地方政府丧失了独立财政权
2022-04-02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2·广西柳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太和九年(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农民按人数、官吏按等级分配无主荒地。均田制仅分配无主荒地,未触动地主原有土地,且地主有奴有牛,还可以多得土地。此后,隋唐皆沿此制。均田制持续沿用,主要得益于该制度
A.保障了地主阶级的利益B.满足了社会主要阶层的需求
C.彻底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D.解决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021-11-20更新 | 887次组卷 | 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4古代中国经济政策
2022·吉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晚唐780年开始实行的“两税法”的特点是“舍人税地”,依据土地资源而不是人口去征税。宋朝至清朝基本继承了这一财税思想,从法律上确认和保护土地所有权,把征税重点放在土地上。唐朝以后经济政策的调整
A.遏制了土地兼并的蔓延与发展B.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C.保护了小农经济的成长与壮大D.使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2021-11-01更新 | 974次组卷 | 1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4古代中国经济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