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同年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国民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国民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B.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已经实现
C.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D.有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
2022-12-06更新 | 232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A卷·夯实基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地课和盐铁等专卖收入为主,并不计算海关征收的“区区税银”,仅把开海贸易作为天朝“怀柔远人”的一种恩赐,所以关税正额定得比较低。1757年,乾隆帝将西洋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仅限定于广州一口,由粤海关负责广州的对外贸易和征收进出口关税。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方在香港公布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规定中英双方议定税率时,以粤海关原有的正额税率为参照基础,但实际上正额税率极低,粤海关在征税过程中,除了正额税收,尚有行用、规礼、羡耗等杂项征额,且征收比例较高。新税则把此类征项一律摒弃,因此,新税则所议定的进出口税率比原来的正额税率有所提高,但比原实征税率则大幅度下降。

——摘编自蔡晓龙《对近代第一个海关税则的一点新认识》

材料二   19501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海关税则,必须保护国家生产,必须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的竞争,必须以保护国家工业化为主”。19515月,政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其算术平均关税水平为52.9%。

——摘编自张忆良《中国进出口关税政策的演变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乾隆年间与道光年间关税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晚清关税政策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关税政策的特点及其实施的意义。
2022-11-25更新 | 129次组卷 | 15卷引用:【单元过关卷】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测试卷(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能力过关卷)
3 . 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主要有五次(如图):1980年起征点为800元;2006年起征点提高到1600元;2008年起征点提高到2000元;2011年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2018年起征点提高5000元。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
B.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新中国时期
C.新中国成立以后立即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
D.个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
2022-01-09更新 | 26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A卷·夯实基础)
4 . 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到清王朝覆灭,中国全境的通商口岸从1894年的36处,迅速增加到84处。与此同时,在西南边境增设边关14处,在东北地区设立14处海关,另设多处租借地海关,建立了一整套特殊的关税制度。这说明
A.列强对华侵略由沿海扩展到内陆B.中国海关半殖民地性质大大加深
C.海关设立与通商口岸的增加同步D.列强争夺海关控制权的斗争激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为800元,而2018年全国人大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税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并进行包括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赡养老人等在内的专项附加扣除。这一变化表明
A.国民收入得到普遍提高B.个税征收制度更加完善
C.对外贸易总额极大增长D.国民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2021-12-11更新 | 246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1)-第05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B卷·提升能力)
6 . 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这部法案的通过
①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   ②说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③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④有利于稳定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户部尚书管理日常财政事务,但多数时间是扮演着皇帝的财政顾问的角色。没有皇帝的同意,他们无法行事。包括都御史、各部尚书以及地方的巡抚、总督等官员——即使没有财政专长,也非其职责所在——都可以对财政事务提出建议和批评。

地方上绝大多数税收存留起来用来供应当地的军镇,少部分运到京师。户部只起解运银两的簿记职能,其他各部的所有收入、开支及结余均由自己控制,户部无权管理。户部掌握下的太仓库“岁收入”仅占全国全部税收的12%,其中大部分收入被运往北方边镇,余下的用来支付朝官的俸禄、京营的军饷和几个宫廷机构的维持费用。

由于名义税率过低,导致公共投入非常小,而且财政收入的紧张造成官员的俸禄过低,以至于官员贪墨横行,在税收之外任意课征。

——摘编自黄仁宇《16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材料二   17世纪末,英国政府在任命经济官员时,会更多地考虑使用那些有才干的专业人士。另外,改进的政府统计数据开始成为制定政策时的重要参考。从1679年起,政府规定包税人(税收承包人)必须出示全部详细账目,废除了关税和消费税的承包制度。同时,设立了税务专员、劳资协商委员会专员、公共会计专员等行政职位。

经过一系列的变革后,18世纪的英国已成功地建立起一套稳健的公共财政体系,这时没有任何特权群体可以免税,没有税收承包人,不准出售公共职位。税收的政治合法性在国会控制下得到了保证。

——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16世纪明朝和17-18世纪英国财税制度的特点。
(2)结合所学,概括上述时期中、英财税制度各自产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中英两国不同财税制度的影响。
9 . 南京国民政府在1943年和1946年几次重新修订了“所得税法”和“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特别是1946年对个人所得税的修订中,进一步扩大了征税范围,新增了综合所得税,并调整了税率与级距,提高了免征额等。这表明
A.政府税收更注重实效性B.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特点
C.个人征税内容更加广泛D.调节征税标准增加了收入
2021-08-19更新 | 608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A卷·夯实基础)
10 . 经过不断改革,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内资企业适用く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外资企业适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内外有别”的税制下,虽然内外资企业的法定名义税率统一为33%,但由于外资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实际税负仍然是“内重外轻”的“双轨制'”运行模式。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B.经济体制开始转轨
C.企业的经营权逐渐放宽D.税制改革待深化
2021-01-10更新 | 780次组卷 | 15卷引用:【单元过关卷】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测试卷(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基础过关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