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疫病和灾难的斗争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大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年),地点是山西。崇桢十四年(1641年),鼠疫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有一个统计数字,这场大疫夺走20万北京人的性命,而北京城当时的人口在80万—100万,也就是说,每四到五个北京人中,就死掉一人。明末大鼠疫流行与当时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紧密相连。明朝末期是气象学上所谓的“小冰河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遭到了持续干旱和低温的侵袭。史载,万历十年、十五年、四十五年,都曾发生瘟疫。也都是大旱之年。崇祯十四年之后,是连续四年的大旱,瘟疫也一直延续到明朝的灭亡之后。旱灾发生后,灾民们会四散逃荒,使得瘟疫也随之四处扩散,而像北京这样的都城,一旦感染瘟疫。又会随着它向外辐射的条条官道,把病菌传到帝国的四面八方。这还是在不打仗的情况下。一旦旱灾、瘟疫和战争同时出现的时候——这正是明朝末年的情形—这个社会就开始崩溃了。

——摘编自曹树基、李玉尚《鼠疫:战争与和平一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变迁(12301960年)》

材料二   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大鼠疫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旧大陆病菌在美洲传播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病菌传播的认识。
2022-05-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542年,拜占庭帝国爆发瘟疫,君士坦丁堡40%的居民死亡,因瘟疫引起的饥荒和内乱,粉碎了查士丁尼征服旧罗马帝国所有地区的野心,帝国从此走向衰败。16世纪初,西班牙人携带的天花、霍乱等疾病,使玛雅人大量死亡,玛雅文明最终消亡。据此可知(       
A.古代文明无法应对疫病B.疫病有利于世界秩序重建
C.疫病影响文明发展进程D.文明存续取决于医疗水平
2022-04-25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8年1月,一种流感从美国爆发,随美军进入欧洲。随着战事和全球经贸往来,流感传播到了很多欧洲国家,波及亚洲和北非国家。由于战争双方封锁信息,只有西班牙有大量报道,所以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到7月病毒发生变异,致命病毒使流感瘟疫在全球各地几乎同时爆发,死亡人数远超战争,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之一。这表明
A.瘟疫的命名有明显政治目的B.全球化促使了瘟疫发生
C.一战和全球化加速瘟疫传播D.一战的结束具有偶然性
2022-03-01更新 | 1944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西班牙流感”实际上肇始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哈斯科尔县,它被叫作西班牙流感,只是因为当时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和同盟国的新闻媒体受到政府的审查,不能报道影响士气的负面新闻。而作为中立国的西班牙,疫情屡屡见诸报端,因此给人留下了“西班牙是策源地”这样的印象。这说明
A.新闻媒体“媚俗化”B.疫情问题“政治化”
C.军事冲突“形式化”D.思想控制“刻板化”
2021-06-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染性疾病一度肆虐。1949年10月,中央成立防疫委员会并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1950—1953年又连续召开三次全国卫生会议,并通过传媒界和教育界、文艺界进行防疫宣传,疫病很快得到了有效防控。材料体现了
A.民众对国家政权的认同B.政府重视疫情坚持群防群治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健全完善
2021-04-20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情分析考试(二)历史试题
6 . 疫病与防治

疫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也改变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18年,天花传入加勒比海地区,此后不久又进入墨西哥与南美洲,无数人被夺去生命。疫情波及到的人数约占1492年(印第安)人口总数的90%。

——摘自《剑桥插图医学史》

材料二:1831年,英国爆发霍乱。10年间,伯明翰、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等工业城市的平均死亡率从20.69‰升到30.8‰。1843年发表的《英国劳动人口环境卫生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和其他疾病都是由腐烂的动植物、潮湿与肮脏引起、加重或传播的,与过度拥挤的居住环境也紧密相关”。因此,英国在1848年后通过《公共卫生法》,公共卫生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强制性责任。

——摘编自《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和《19世纪英国霍乱防治的经验与启示》

材料三:


材料四:19世纪中期,李斯特发明消毒灭菌法,使术后死亡率下降到原来的1/3。此成果最早刊载于1867年的《柳叶刀》医学杂志。普法战争中德国军医用此法挽救了很多军人的生命。

——摘编《Trauma and Rehabilitation》(2010年12月)和《剑桥插图医学史》

材料五:1928年,英国医生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但缺乏医界支持得不到应用。1941年12月,因大量战伤感染,美军宣布青霉素为优先的军需品,药剂得到快速开发和生产。

——摘编自《战争与青霉素的命运》,《国防科技》期刊,2006年6期


(1)根据材料一,疫情造成印第安人口大量损失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霍乱爆发的社会背景。
(3)材料三中,哪一图片能够作为印证19世纪传染病成因的证据?请参考上述材料说明理由。
(4)依据上述材料,解释导致近代疫病滋生与蔓延的主要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
(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
2019-06-10更新 | 5646次组卷 | 115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1796年,一位英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容易遭受烈性热病传染,这类传染一旦发生,会迅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材料主要表明
A.大纱厂普遍存在雇佣童工现象B.英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英国尚未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