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防疫抗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专家发现商周时期的人们已经有了隔离的意识,遇到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的疾病,一方面对病人进行隔离,另一方面则进行祈祷和祭祀来消除疾病。战国时期,得了麻风病的人需要送到专门的隔离区。秦朝时期更是将对麻风病人的隔离作为法律条文写入《秦律》。后来,民间力量也开始崭露头角,寺庙、私人医馆纷纷加入传染病的隔离工作中去,以弥补朝廷力量不足时空缺。唐代《千金药方》记载:“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病”。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重视预防疫病的,光是与医疗相关的场所就非常多,养济院、福田坊、将理院、安济坊、太医局……明朝的《痘疹世医心得》中写道:“至于疹子则与痘疹相似,彼此传染,但发过不再作耳”。

——摘编自尹媛萍的《中国古代传染病防治》等

材料二 近代欧洲国家建立了隔离检疫制度,但不利于海运贸易的发展,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容易造成禁运混乱。为此,1851年第一届国际卫生大会召开,试图在疾病控制和经济发展中寻求平衡。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多国公共卫生管理者召集在一起,因此这一年被视为“国际卫生”的起始点。随后,大会定期召开,但这种形式并不稳定,也缺乏约束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际卫生”的内涵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概念出现的积极意义。
2021-07-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泉州第一中学、南安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材料二   18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工厂主在自认为最有利于其经济活动的土地上任意建造厂房,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织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到19世纪早期,几乎所有快速增长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都达到了每英亩300人,低矮的工人住宅区到处都是水洼,被垃圾、度弃物和臭气所包围。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法案涵盖了对城市街道、住房、卫生设施和公共空间进行治理的内容,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物质环境实行管理的原则。随后,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住房与城市规划的一系到法案,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规划基本得到完善。英国是最早的工业化国家,却在工业革命之后,变得满目疮痍,成为环境污染问题最严重的地方,它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污染及其治理过程必会给我们一些教训的思考和经验的借鉴。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是达到一种经济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兼赢。

——摘编自戴鞍钢《城市化与“城市病——以近代上海为例》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出现的背景,分析英国城市治理取得成效的原因。
2021-06-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瘟疫侵袭人类,很早就有记载。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便有“疾疫”“疾年”等文字记录。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夏,“郡国大旱,蝗”,当时疫情严重,患者多。面对疫情,西汉政府专门腾出一些住宅作为隔离区,集中对病人进行治疗,并切断瘟疫的传染源,以防止疫病的扩散。同时,政府赐给在疫病中死亡的人安葬费,及时安葬死者,帮助其摆脱困境。随着对抗瘟疫经验的不断积累,古人对瘟疫的预防也日渐科学。……唐文宗时期,对于在瘟疫中死亡的人们,进行集体掩埋,以减少公共扩散,预防传染病的再暴发。用医治疫做得最好的要数宋代,此时出现了著名的中医典籍《太平圣惠方》《集验方》等,上面所载的一些药方,至今还被中医使用。明嘉靖年间创制了“济疫小饮子”,专门给民间赐药。

——摘编自雷高林《追溯古人抗疫》

材料二   中国近代防疫事业是在20世纪初才逐步兴起的。鸦片战争后,大量西方传教士来华,近代防疫思想、手段逐渐为民众、士绅及统治者所认可和效仿。清末新政正式将“防疫”确立为国家一项重要职能。但因国家机构不健全,民众缺乏教育,防治效果不理想。北京国民政府对防疫工作较为重视,颁布了一系列防疫法规、法令,成立了中央防疫处等机构,自主生产防疫制品。但由于连年战乱,政府更迭频繁,许多防疫法规没有在基层得到真正实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防疫事业得到较大发展。防疫法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专职卫生防疫部门从中央延伸至县乡,防疫宣传和教育有计划地推广,疫情报告制度基本确立。但是,由于当时外有强敌入侵,对内又忙于内战,故防疫建设存有种种弊端,防疫力量分布不均,大城市特别是都会城市防疫力强,中小城市差,乡村社会普遍缺乏近代医疗设施。

——摘编自谷永清《中国近代防疫述论》

材料三   生命重于泰山,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勇抗疫情。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怀胎七月的孕妇,从垂暮之年的孤寡老人到生活困难的残障人员……中国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终把特殊群体安危视作头等大事,不惜代价、不计成本全力畅通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

——摘编自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瘟疫防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近代瘟疫防治举措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现实,概括中国抗疫彰显“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的举措,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1-04-2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族繁衍数千年的历史,也是与疾疫抗争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能辨别出伤寒、疟疾、痒疥疾等传染病,抗击传染病的措施也已出现,进而以“制天命而用之”的昂扬精神,鼓舞民众防治疫病的信心。疫情发生后,本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的思想,历代政府会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救灾措施。唐大和六年春,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流传疫疾,文宗责成地方官员亲自下乡送药,向老百姓传播防治疫病的知识。发生疫病后,历代政府均要求地方官吏必须及时如实上报灾情,并且对上报灾情的时间和内容作了详细的规定。

——摘编自邓铁涛《中国防疫史》等

材料二:1910年,中国东北爆发了规模庞大的鼠疫疫情,并蔓延至京畿重地。清政府任命伍连德博士统管东北各省防疫事宜。伍连德在东北设立防疫局及防疫机关——吉林防疫总局。总局外设31处地方防疫局,为处置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颁布了《检疫规则》,包括了疫情报告检验、疫区隔离与阻断交通、强制消毒、疫尸及秽物处理、防疫奖惩及善后措施等。清政府通过报刊等新兴媒体力量大力倡导居民食用干净食物、饮用卫生水源、定期消毒杀菌、保持环境洁净。1912年,清政府在沈阳召开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为此后的国际防疫合作奠定了基础。并颁布第一部全国性卫生防疫法规——《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至此,国家层面的公共卫生体系初具雏形。当然从整体上看,清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受制于人才和财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极为滞后。

——摘编自余新忠《中国近代防疫体系的制度构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防治疫病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代防疫措施相比,清末防疫体系有哪些不同,并简要评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元始二年,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疫病随之而来,皇帝下诏:“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东汉延熙五年,名将皇甫规率领军队征讨陇右地区,军中不幸发生疫病,皇甫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这里的“庵庐”指的就是军队建立的临时性隔离医院。除了隔离之外,两汉时期的医家也总结了一些治疗疾病的药方。

——摘编自邓铁涛主编《中国防疫史》

材料二 宋元时期,国家曾对瘟疫的救疗采取较为积极的政策,不过到了清代,国家政策逐渐转向消极,江南地区大多数明初建成的忠民药局多废而不用。面对瘟疫,更多的是地方父母官采取设局延医诊治、制送药九、掩埋尸体、隔离病人、加强卫生管理等疾疫救疗措施。而以乡贤为主导的地方绅富集团和民间社会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则更为积极主动地进行瘟疫救治,除了临时性的瘟疫教疗,社会还常常举办一些经常性的救疗活动。嘉道以后,江南日常救疗设施数量激增,并由纯粹的慈善机构逐步向经常、普遍的以诊治疫病为主要目的的设施演进。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当时的人还丰富与发展了“卫生”一词的含义。

——摘编自余新忠《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时期的防疫措施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瘟疫救疗的特点。
2021-01-15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根据材料及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宋史·五行志》中记载,在整个两宋时期,发生在江南地区的疫病大概有29次。南宋152年间,平均每五年就出现一次,其中有26次发生在江南地区。杭州取代汴京成为宋朝的首都以后,也成为新的流行性疾病的多发区,苏轼曾评价杭州的流行病指出,杭(州),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从时间的分布上看,从1142—1190年的48年中共发生13次传染病流行,平均每4年一次; 1195—1211 年的16年中发生了9次,平均每2年就有一次瘟疫。两宋尤其是南宋时期传染性疾病大多发生在夏秋之际,23次有明确月份的记载,其中有15次疫情是发生在这个季节,约占65%。神宗熙宁八年(1075 年)南方大疫,两浙贫富皆病,死者约十之五六浙西路死者五十余万人。高宗绍兴元年(1131 年),浙西大疫流行,平江府以北的河流中流尸无算

——摘编自尹娜《两宋时期江南的瘟疫与社会控制》

材料二     流行病的灾难,促进了医学卫生的各种研究和观察,为近代卫生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以1845年中英《上海土地章程》的颁布为起点和标志,公共租界开始了其公共卫生建设的进程。此外,工部局还颁布了一些法令法规,以使公共卫生管理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上海洋泾浜北首西国租界田地章程后附规例》第42条涉及到沟渠、建造房屋、街道清洁、挑除垃圾污秽、查视地方污秽、查视房屋污秽等内容; 1901年工部局起草《公共卫生细则》,以实行传染病的强迫性通知和传染病人的强迫性隔离。20世纪2030 年代上海华界的公共卫生事业,不论在组织、体制、法制还是关于传染病的现代防疫措施上,均已达到了相对完善的水平。

——摘编自刘雪芹《近代上海的瘟疫和社会》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20多年里,通过政府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大力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在发生疾病风险时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费用保障。全国绝大多数居民都能够得到最低限度的医疗卫生服务,确保了医疗卫生服务在全国范围的公平供给。

——摘编自牟海林《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疫情发生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2020-12-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代……已经产生注病观念,这是一个进步。病情久延,反复发作,或注意旁人者,均被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称为注病。

《诸病原候论》卷24生注、死注、食注、殃注一览表


——摘编自于赓哲《弥漫之气:中国古代关于瘟疫的思维模式》

材料二19世纪后半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一系列公共卫生问题日益显现。公众对城市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加之霍乱等瘟疫的频繁爆发,推动了政府干预公共卫生。19世纪30年代,英国在流行病肆虐的恐慌中,开始出现政府干预控制疫情的迹象。《1848年公众健康法》是英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干预公共卫生,明确国家和政府在维护公共健康中的职责与作用,提出建立卫生管理机构的必要性。英国从1841年就开始免费实施疫苗接种,政府直接参与推广,这属于英国首次开展的持续性公共卫生活动。为了规范防疫制度,1867年英国制定新的《防疫法》。1865年,英国开始着手组建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的研究体系,该研究着眼于疾病病因理论和化学原理。这种科学的预防与控制疾病,推动了英国的公共卫生朝着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赵玉兰、吴俊《英国公共卫生运动的领导者:约翰·西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对瘟疫及其传播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及主要举措。
2020-12-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新草桥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设巫祝,负责驱除疠疫;人们通过表演“傩”戏,取媚神祇。西汉元康二年宣帝诏:“其令郡国被灾甚者,毋出今年租赋。”东晋葛洪著《肘后方》,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最早记载天花、恙虫病。《唐律疏议》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明代隆庆年间宁国府天花流行,当地医师用人痘接种法进行防疫。英人琴纳发明的牛痘接种法于嘉庆十年传入我国,并逐渐取代人痘接种法。

——摘编自梁峻《中国古代防疫资鉴》

材料二   与中世纪相比,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呈现明显世俗性特征。在伊丽莎白女王(15581603年在位)前,英国深陷内乱,中央政府无力应对疾病,防疫措施很大部分来自欧洲大陆国家的经验。为应对1665年大瘟疫,尽管有信徒对防疫措施进行抵制,伦敦市政当局强制推行诸多措施来防控疫情扩散。后来英国王室专门在牛津大学建立国家公共卫生指导中心,为国家防疫减灾提供医学咨询。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特点》

材料三   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表示:“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及相关国家通报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了大量支持和帮助。”多家海外媒体在报道中指出,中国为应对疫情采取的措施快速、高效、有力。德国《世界报》网站刊文指出:“面对紧急形势,中国制度发挥出巨大效力。”

——摘自《人民日报》及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疫情防控措施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影响近代英国防疫的因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疫情防控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康熙帝在位61年,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抗疫大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登基之后,幼年的惨淡经历使其深深明白天花对大清王朝的威胁。在总结了前人防痘经验的基础上,他开始由过去被动防御而转为主动出击防治天花。在康熙的倡导推动之下,清朝天花防治开始走向科学化与系统化的道路。他在太医院下专门设立了痘诊科,并在普天之下广征名医。北京城内还设有专门的“查痘章京”,负责八旗防痘事宜,可见,康熙将这件事情是当成一件大事来抓的。

——《看历史:透过细节看中国转变》

材料二   康熙十六年(1677)出巡塞北的途中,在热河发现了一个理想的避暑地方,决定在此建立一个避暑避痘的行宫。随即,康熙皇帝规定:以后凡是没有出过痘的蒙、藏、回、维等上层贵族,想要觐见皇帝,可以在天高气爽的秋天。七月到热河,九月随皇帝入围场秋狩,同时觐见皇帝。这样既避开了痘疫发作期,同时也达到了亲合少数民族各藩的目的。

——《雄才大略的康熙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康熙帝对于抗击天花的态度,并概括其采取的相关举措。
(2)据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建立热河避暑行宫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康熙为了实现此政治目的,对于少数民族上层采取的措施及其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宋史·五行志》中记载,在整个两宋时期,发生在江南地区的疫病大概有29次。南宋152年间,平均每五年就出现一次,其中有26次发生在江南地区。杭州取代汴京成为宋朝的首都以后,也成为新的流行性疾病的多发区,苏轼曾评价杭州的流行病指出,“杭(州),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从时间的分布上看,从1142-1190年的48年中共发生13次传染病流行,平均每4年一次;1195-1211年的16年中发生了9次,平均每2年就有一次瘟疫。两宋尤其是南宋时期传染性疾病大多发生在夏秋之际,23次有明确月份的记载,其中有15次疫情是发生在这个季节,约占65%。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南方大疫,两浙贫富皆病,死者约十之五六”,“浙西路死者五十余万人”。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浙西大疫流行,平江府以北的河流中“流尸无算”。

——摘编自尹娜《两宋时期江南的瘟疫与社会控制》

材料二   流行病的灾难,促进了医学卫生的各种研究和观察,为近代卫生学的发展铺平了路。以1845年中英《上海土地章程》的颁布为起点和标志,公共租界开始了公共卫生建设的进程。此外,工部局还颁布了一些法令法规,以使公共卫生管理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上海洋泾浜北首西国租界田地章程后附规例》第42条涉及到沟渠、建造房屋、街道清洁、挑除垃圾污秽、查视地方污秽、查视房屋污秽等内容;1901年工部局起草《公共卫生细则》,以实行传染病的强迫性通知和传染病人的强迫性隔离。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华界的公共卫生事业,不论在组织、体制、法制还是关于传染病的现代防疫措施上,均已达到了相对完善的水平。服务体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确保医疗。

——摘编自刘雪芹《近代上海的瘟疫和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疫情发生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特点及原因。
2020-11-1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