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寒晖,人民艺术家,与洗星海、聂耳并称“音乐三杰”。1925年,张寒晖在北平国立艺专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寒晖用古老民歌《三国战将勇》的曲谱填写了《可恨小日本》,还以《满江红》的曲调填写了《告我青年》,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1936年夏,张寒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恋。他利用家乡独特的地方戏——定县秧歌中凄惨的“大悲调”,结合慷慨激昂的河北梆子进行谱曲,创作了震撼人心的歌曲《松花江上》,一经面世,即被疯狂传唱。之后,在陕西省委接应下,他进入陕甘宁边区。从陇东民歌《磨炒面》的曲调中得到灵感,1945年他填词创作了著名的《军民大生产》,曲子清新明快,歌词生动活泼。该歌曲后改为表演唱,并设计了一套舞蹈动作,在前线慰问时,受到了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

——摘编自延安日报《张寒晖:人民艺术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寒晖音乐创作成就突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艺术作品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意义。
2023-11-13更新 | 148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停战车厢

材料

在巴黎东北部的贡比涅森林停着一节编号为“2419D”的车厢,这节车厢极富传奇色彩。据说它曾是拿破仑三世的御用车厢,但18709月拿破仑三世在与普鲁士的色当战役中战败被俘,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幕。19181111日,法军最高司令福煦元帅作为战胜国的代表,在这节车厢中与德国代表签订了停战协议。之后它正式以“停战车厢”之名,进入象征法国军威与战功的荣军院,接受人们的致敬。而在1940621日,这节车厢又被德国人从博物馆里拉出来,做为法国停战役降文件的签署地,并被当作战利品运回德国,变成德国民众瞻仰的“爱国主义景点”,直到德国战败前夕被战火焚毁。

19509月,法国政府将一节与“2419D”号车厢同一生产批次的车厢,布置成“停战车厢”原来的模样,重置于贡比涅森林。与此同时,“舒曼计划”开启了西欧以煤钢联营为序幕的经济、政治合作进程。此后针对这节“停战车厢”的纪念,则更多地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追忆与反思,对过往的包容和理性。201811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停战车厢”前共同参加了一战停战百年的纪念活动,携手跨越历史恩怨,开创了合作的新篇。

——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停战车厢与法德关系”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5-10更新 | 538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西会通”

汉代《九章算术》有部分内容总结了我国古代几何学的成果。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评价说:“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最重要的实际问题。‘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与此不同的是,欧几里得所著《几何原本》从定义和公理出发,经过严密的论证,证明了所有几何学定理的正确性。

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1607年,他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出版。随着更多西方数学著作被引入,大批“会通”性新式数学著作涌现。此类著作借用西方数学形式逻辑和公理化体系对中国传统数学进行梳理和阐释。例如《测量异同》《勾股义》《中西数学图说》等。大量数学图形、公式、定理出现在明末数学著作中。明清易代,以徐光启为代表开启的中西文化交流被中断。

——摘编自《理性的启蒙 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科技思想发展管窥》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明末中国数学领域的“中西会通”现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甘地所处的时代是英国殖民统治者用工业社会的文明猛烈冲击着印度农业社会文明的时代。甘地多次悲愤地宣布,英国用廉价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从饥饿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手中抢走了最后一碗饭。他指出,西方经济秩序建筑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它使社会生活变成缺乏道德伦理规范的纯物质利益的东西。甘地把手纺车当作复兴印度的物质武器。他认为,手纺车是印度文明的象征,体现着农村经济在道德方面的“合作精神”,在他看来,振兴农村经济的关键在于用土布对抗洋布。恢复手纺车不仅可使农村经济自给,而且有助于印度自治。甘地为这个运动奔走宣传了20多年合,他认为这是非暴力抵抗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编自彭树智《甘地的农村经济思想及其道德观》

(1)根据材料,概括甘地提倡手工纺织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甘地提倡手工纺织运动的作用。
2022-04-21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时代巨变的潮流中,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际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嵩焘是1875年清政府向西方国家派出的第一位驻英公使。他把从上海到伦敦途中见闻记入日记《使西纪程》,并抄寄一份给总理衙门。书中主张中国应研究、学习西方。这份2万余字的日记在刻版刊行后,遭到士大夫的攻击谩骂,有人参劾郭嵩焘“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有人更指责他是有“三大罪”的汉奸,这“三大罪”是“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慈禧太后发布谕旨严厉申斥郭嵩焘,下令毁弃《使西纪程》刻版,并禁止流传。

——摘编自孟泽《洋务先知——郭嵩焘》

材料二   1871年出任日本驻美国第一任大使的森有礼,在办理交涉事宣之外,访查美国“立国兴学”的途径,向美国各部长、国会议员和大学校长发出照会,列出若干问题,请他们回答,然后将复件译为日文书籍,题目为《文学兴国策》。该书被送交日本政府,引起重视,在认真研究后付诸实施。

——摘编自刘克敌《教育的使命与文学的使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使西纪程》被禁的原因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文学兴国策》引发重视的原因。
2022-05-30更新 | 31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文物事业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知识分子还遵循北宋以来逐渐形成的金石学传统,将“金石”类文物作为研究材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金石”类文物包括青铜器、石刻碑碣以及简牍、封泥等带有文字的可移动和不可移动文物,可供人鉴赏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审美和历史价值。多为私人收藏,具有较强的私密性。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提出要发挥文物开启民智的作用,就必须让民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也就是仿效西方创办博物馆,提倡文物公有。康有为还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张謇也提出了类似主张,并于1905年在江苏南通建立了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梁启超强调了地下埋藏物对研究历史的重要性。五四运动后,国人文物主权意识不断高涨。1927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考察时“拟用飞机将所得之材料运往外国”,此举立即遭到学术界的强烈反对。北京学术界成立了“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要求采集物“绝对不得运出国外”。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

——摘编自臧志晗《中国近代文物观念演变简史》、李建《民族觉醒下近代中国文物保护思想的嬗变》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金石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19世纪末到20世纪早期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
2022-01-21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在所有被他征服的地区都贯彻了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却仍在许多地方获得了普遍支持。虽然资产阶级和许多知识分子也都赞成这些变革,但事实上是它是一种外来统治,如有必要它即可凭武力强加。拿破仑的非法国臣民终于渐渐对征用、赋税、征兵、战争感到厌倦,虽然法国统治通常意味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人们对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印象比对其质量印象更深刻。其实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人已经成为民族主义者,而且他们的民族主义也已经发展成为反抗拿破仑统治的运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谈谈你对拿破仑战争的认识。

材料二   在战争期间和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明确表示,不愿意支持英国和法国维持殖民帝国。苏联也在原则上反对殖民帝国。二战后英国继任的首相艾德礼意识到,给予殖民地独立,比不得不面对大规模暴动更好,随着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太阳终于在大英帝国落下。英国和法国将政府、文化和语言的重要传统留在非洲、亚洲和中东。在许多殖民地,受过教育的活跃团体随时准备着争取独立,在实现独立后,他们也准备好成为新国家的领导人。但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和苏联为在这些年轻的国家扩展自身影响力而激烈竞争。到了1980年,联合国的154个成员中有一半以上是1956年以后加入的。

——(美)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下)》


(2)阅读材料二,充分提取信息,结合所学,说明战后初期殖民地国家获得的发展与面临的阻碍。
2022-06-12更新 | 336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零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治以前,受朱子学影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时期,日本对王安石的关注提升。有人认为,当时日本国势与赵家相类,外患不在辽夏之下。后来,随着国家主义思潮膨胀,思想界对王安石的评价发生根本变化,赞扬其辅佐神宗,务在富国强兵。有人将宋神宗比拟为振兴王权、宣扬国威的路易十四,将王安石比作法国重商主义的典范范柯尔贝尔。更有留学西欧的学者引王安石为知己,认为其经济政策一改中国传统的退守主义,变为扩展财源的积极主义;取市易、青苗、均输等干涉主义手段,使国家握有利权;义取之以道,兴实利与人民,令国民不被其害。破空前古,正与当时泰西经济观念相同。

——摘编自张呈忠《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王安石变法研究》等


(1)据材料概括说明明治时期日本思想家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认识产生的原因。
2021-12-27更新 | 3197次组卷 | 21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北京专用)

9 . 世界卫生组织(缩写WHO,中文简称世卫组织)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该组织是国际公共卫生合作史上第一个具有全球维度的卫生组织,是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

1851第一次国际卫生会议在巴黎召开,目的是制定国际卫生公约(未成功)。
1902肯尼亚和菲律宾分别爆发的鼠疫和霍乱造成10万人死亡;在19世纪的最后20年中,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1919国际联盟组织宪章第23条规定,成员国“将努力采取措施,加强对疾病防治和控制的合作”。
1945秉承“各民族之健康为获致和平与安全之基本,须赖于个人与国家间之通力合作”,在巴西、中国代表团强力支持下,世卫组织议题加入联合国宪章。
194847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成立。624日第一次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开幕,53个国家政府的代表团参会。

——本文摘编自《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国际机制分析》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促成世卫组织成立的因素有哪些?

不结盟运动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冷战时期,从最初的25个会员国发展至今包括了近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涉及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5%左右。

不结盟运动主要会议决议

20世纪
70年代
《卢萨卡宣言》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决定建立常设的部长级协调局和不结盟国家驻联合国代表协调局,规定此后每三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
20世纪
80年代
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
20世纪
90年代
要求建立一个以和平、公正、平等、民主、完全尊重国际法则为基础的新国际秩
序。
(2)依据材料说出半个世纪以来不结盟运动发展演变的特点。简述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2022-05-31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22届高三保温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拿破仑

材料一   1806年拿破仑发布《柏林敕令》,禁止欧洲大陆诸国与不列颠岛进行任何贸易,这是大陆封锁政策开始的标志。拿破仑深信断绝了对外贸易,英国就会陷入经济紊乱,不打自垮。考虑到法国是农业国,工业基础不如英国,拿破仑提出“不能忽视英国的商业在海外占据优势这一事实,因为它是海上霸主,法国在欧陆上是强大无比的,所以应竭力使法国的商业在大陆上占据优势”。

《柏林敕令》颁布后,英国开展反封锁,禁止与法国及其盟国的贸易,抢占法国及其盟国的殖民地。英国对外贸易反而不断上升。

拿破仑并未与欧洲结成“大陆共同市场”,而是禁止欧陆各国从英国及其殖民地购买工业品、生活用品,并禁止向英国出售农产品,同时必须向法国购买工业品和提供原料。各国深受其苦,纷纷通过走私贸易等方式进行反抗,导致英国工业品和殖民地货物大量充斥欧洲。面对日益猖獗的走私活动,拿破仑加强了对欧陆的军事占领,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更加强烈的反抗。

——摘编自黄振《“大陆封锁”与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1)阅读材料一,概括拿破仑实行大陆封锁政策的目的。
(2)有学者认为,大陆封锁政策无法阻挡现代化的潮流,在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任何壁垒、垄断不仅伤害他者利益,也是自我摧毁。请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阐述。

材料二   革命者之言民权自立,不过因人心之所乐而因以饵之,以鼓动大众,树立徒党耳!假令革命果成,则其魁长且自立为君主,而改行压制之术矣。不见法之拿破仑乎?始则专倡民权……复自为君主。

——1902年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革命书》

有大儿华盛顿于前,小儿拿破仑于后,为吾同胞革命独立之表木(意:模范)。嗟呼!嗟乎!革命!革命!

——1903年邹容《革命军》

昔始皇帝创无限专制君主制,其子二世亡之。那破仑一世破坏法兰西共和,帝制自为,身败名辱。其犹子那破仑三世仍明目张胆,蹈其覆辙。今堕地呱呱之中华民国,在朝之魔王袁世凯一世方死未死,而在野之瞀儒袁世凯二世方生,一何中外古今之史例巧合若斯也?

——1916年陈独秀《袁世凯复活》

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

——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


(3)以“拿破仑在近代中国的形象变迁”为主题,解读材料二。
2021-04-11更新 | 18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