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推行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是“政府对于人民的重要责任之一,在人民方面,本为应享之权利之一种”。随着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到来,特别是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市场之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福利支持的功能变得式微,福利保障这一问题被推向了社会和政府。洪仁玕、康有为和孙中山等人都提出来建立福利制度的方法。民国建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升………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在专为劳动群体创立的“浦东新”内,进行了诸如改良居室、提倡卫生、普及教育等一系列的福利实践活动。………公务员作为国家政权机构的工作人员,如果其都没有或者福利得不到保障,那么显然国家机器不能顺利运转。

无论是早期的北京政府还是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都对公务员的抚恤做出了立法规定,并做出了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的制度性安排。公务员福利制度迎合了广大有志青年职业选择时追求稳定的心理。国民政府关于公务员福利制度的立法和以及公务员福利制度运行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稳定庞大的公务员队伍,进而实现国家的管理功能………。

——摘编自王磊《民国时期公务员福利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建立公务员福利制度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公务员福利制度贯彻落实不到位的原因。
2020-05-1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青岛平度市高三3月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乔治·凯南(1904-2005).美国外交家和历史学家,1931年出任美国驻苏代办,期间他对苏联领导人逐渐形成不信任感。1946年2月22日,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出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报,对苏联提出“遏制”战略。他提出,苏联由于地缘政治及意识形态的原因一定会采取与美国对峙的政策,但由于在二战中遭受巨大损失和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相对于资本主义经济仍处劣势,苏联绝对不会冒险扩张。他认为美国对苏政策应该是:终止合作、教育美国民众了解苏联的真相、防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扩散。而且凯南还特意提到帮助欧洲战后重建工作,培养欧洲的反苏阵营以此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他还精准地预见到社会主义阵营必将分化。美国政府高度重视这封电报,马歇尔和杜鲁门以此为基础一手构造了冷战时的美国外交。

——奥森·斯坦丁《“遏制”之父一乔治,凯南传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乔治·凯南发出“遏制”电报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乔治·凯南。

2018-05-1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18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506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七中学2017年普通高考模拟测试文综合(历史部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这一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这一论断的背景是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B.迫使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C.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D.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2021-12-1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普通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01年法国电影《兵临城下》上映,影片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为背景,色调以灰色或者是暗灰色为主,营造了残酷的氛围,给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这反映了
A.法俄关系的改善B.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C.欧洲一体化发展D.冷战态势下人的矛盾心理
6 .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英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对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英国女性就业增长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

材料二   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有人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让她们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19世纪70年代后,妇女选举权问题在英国导致了一场持久的全国性的社会运动,各种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不断涌现,运动也从温和走向激进,并在一战前达到高潮。……《1918年人民代表法》最终出台。根据这部法案,英国的选民人数增长3倍,从战前的770多万增加到2140多万,其中女性选民840万。

——摘编自薛永生《论一战与英国妇女选举权的实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期间女性就业情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背景。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法国革命和旧制度之间的斗争具有普遍性,它是阶级对阶级的战争,民族情绪起初似乎还没有起作用。而且在18世纪里,人们并不认为这种情感是重要的。君主们和各分支的贵族构成了一个统治者的世界性的社会;他们不考虑各民族的起源特性,把各民族当作交给他们看管的羊群一样彼此瓜分;当时有国家没有民族。

法国革命号召人民起来治理自己,根据同样的原则,它确实也唤起了民族的意识。革命党人自豪地把自己称作“爱国者”;对他们来说,法国是“民族”。然而当革命一开始时,他们深信一切民族都会欢迎法国的福音,并且相信,这样一来,文明就会保持它的普遍性,他们没有想到各民族会变成敌人。

—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各国民族意识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历史作用。

2018-09-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平度一中2018届高三5月份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政府在扬州设局劝捐,其亩捐按地亩肥瘠和业田多寡,照地丁银数分别抽捐。同时,对米行商贾推行捐厘之法,规定每米一石捐钱五十文助饷,称为厘金制度。至光绪十一年,厘金制度已遍行全国。捐厘推行之初,因议定用兵,各省得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酌量抽厘,各省厘金制度“各自为政”。以至后人称厘金是无法度可守的税制,并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各地抽捐机构有江北粮台、江南粮台、漕河总督和袁甲三军营四个系统。捐务名目有指捐、借捐、亩捐等几十种。厘金制度的商税仅对中国商人征收,以致“弹丸一隅”之地,“此去彼来,商民几无所适从”。直至1931年厘金制度才被取消。

——摘编自《中国近代税制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厘金制度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厘金制度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自古为中国领土。自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苏联边防军先后16次侵入该岛,干涉中国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阻止中国边防部队执行正常巡逻勤务,打伤中国边民和边防战士多人。中国一再严正要求苏联方面停止其武装入侵活动,苏联却置若罔闻。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侵入珍宝岛,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打死打伤6人。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将入侵的苏军逐出珍宝岛。15日,苏联边防军又3次入侵,被中国边防部队击退。17日,苏联边防军100多人在坦克支援下再次入侵珍宝岛,中国边防部队在炮火支援下猛烈反击,将入侵苏军大部歼灭,取得了珍宝岛战役的胜利。

——摘编自《中苏关系史料汇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珍宝岛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珍宝岛战役的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上,中国虽然宣布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真正派出军队参战。真正卷入战争的中国人,是14万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

在欧洲战场上,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在德国的步步紧逼下损失惨重,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源危机。……为了更多的欧洲人从工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前线参战,英国和法国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廉价又丰富的人力资源。……1916年至1918年间,英法两国在中国共招募华工14万人左右。按照最初约定,华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并不参战,但事实上华工的工作几乎都是处于最前线。他们到欧洲后多从事挖掘战壕、筑路、救护伤员等战勤和战斗工作,约两万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有的只有工号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中国劳工旅的大多数人在1919年和1920年回国,留下来的三千人在欧洲扎下了根,构成了当时法国和比利时华人社会的核心。

李肇星在凭吊一战赴欧华工墓地后表示,许多一战华工战后成为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为中法友谊做出贡献。

——摘编自光明网《14万中国劳工参加一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劳工旅”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劳工旅”的历史贡献。
2018-01-24更新 | 418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