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乡村振兴目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早在近代时期,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就曾在部分地区开展过乡村建设的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世纪前期,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民大革命等运动先后失败……西方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人成为机器的附庸、残酷的战争等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反思。一批知识分子将目光转向农村,想通过乡村建设达到改造中国的目的。19311937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地区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得到了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他以其对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独特认识,借鉴西方近代化中团体组织、科学技术的优长,提出了一整套社会改造的构想,涉及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其中"改造旧文化,创造新文化”和建设乡农学校,是他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实践载体,这与他将近代中国和农村衰败的根源归结为“文化失调”有关。除此之外,他也重视知识分子与乡贤在组织、领导和参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崇尚贤智”成为乡农学校运作的基本原则。梁漱溟主持的这次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总体来说收效甚微,在日本全面侵华的冲击下戛然而止。

——摘编自《文化失调、组织再造与乡村建设》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要求:表述成文、逻辑严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5-2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5月自主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欲强国必须强民,欲强民必须强体”、“惟其以尚武之精神”,加强军队将士身体锻炼。1902年,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遵循“仿洋改制”,“德、智、体”三育并重,主张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体育,将体育普及于全体国民、服务于全体国民,积极倡导妇女不缠足运动,加强女子体育从而实现中国“人种”的改良。

——摘编自《康有为体育思想考析》

材料二   苏区到处都在进行体育比赛,发展红色体育运动……陕甘宁边区通过实行三三制、精兵简政、土地改革、大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进行根据地建设……延安军民自力更生办体育,一方面结合军事训练开展射击、制杀、投掷、越障碍、跑步等活动,另一方面开展各种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把适当的生产运动体育化,把大众习作的东两体育化。1942年李富春在《新华日报》上指出:每个人都要有能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要经常的进行……120师“战斗队”、抗大总校、“八办”等曾多次与国民党军队共同开展体育活动。

——摘编自《延安体育之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有为的体育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的性质并说明盛行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仿照以上问题,补充设计一个思考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外不平等条约关系的建立,某些原有的国内涉外法规,为条约规定所取代,《大清律例》不得不进行相应修改。例如鸦片战争后,美、法通过条约为其在华侨民取得在通商口岸的习教权,同治九年清朝删除 《律例》 中天主教治罪条例,规定奉教之人礼拜诵经等事“概听其便,皆免查禁”。经过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的创巨痛深,清政府由被动走向主动,开始借鉴和吸收西方法律,改变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制架构,逐步建立诸法并重、诸法分立的近代法律体系。例如,区分实体法和程序法,制订刑法、民法暨诉讼法,以及其他部门法,与世界法律相衔接。但“中外通行”方针侧重于“外”,如1907年开始起草的 《大清民律草案》,强调“采用各国新制”,没有很好地容纳本国民事习惯,当时便遭到猛烈抨击。民国初年,最终成为废案。

——摘编自李育民《中外条约关系与晚清法律的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法律改革进评述。
2020-10-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2021届高三10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蒲安臣(1820—1870),美国对华合作政策的代表人物。19世纪中期蒲安臣积极参加废奴运动,参与组建了共和党。1861年被任命为美国驻华公使。1865年8月,蒲安臣把《万国律例》送给总理衡门“参酌援引”,使新任普鲁士公使被迫让步。

1867年清政府准备派团出使外国,蒲安臣被任命为中国首任全权使节。1868年7月,蒲安臣代表中国与美国签订了中国近代首个对等条约《蒲安臣条约》。美国在条约中声明不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则通过这一条约得到廉价的华工,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此后,蒲安臣代表中国与英、法、普等国先后签订了类似条约,但俄国在会谈中竭力回避中俄领土纠纷等实质内容,令蒲安臣心情抑郁愁闷,不久病逝。清政府为表彰其担任驻华公使时及出使期“为国家效力”,授予一品官街并发放抚恤金一万两白银。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简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蒲安臣的经历反映的时代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蒲安臣的行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颁布的措施,既规定了政治方面的也规定了经济方面的调整。前者包括:①建立一个新的议事会即四百人会议,中等阶级有资格成为其成员;②使下等阶级具有在公民大会中参政的资格,从而给予他们公民权;③组建最高刑事法庭,面向所有公民,通过普选投票选出。经济改革对贫苦农民最有利,取消了现存的抵押契约,禁止今后再有债务奴隶的存在,限制任何个人可以拥有的土地数量。
——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在梭伦时代中等阶级及以上的公民可以参与哪些政治活动?
材料二     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瀚无际和飘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
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我们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2)根据材料二,归纳黑格尔眼中海洋民族的性格特点,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性格特点对古代希腊政治文明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首先是由其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决定的。因为自然环境不仅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也由此决定了-个民族文化特征和社会心理。
——李守福《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根源及其影响》
(3)归纳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简要评述此观点。
2015-07-29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平度第九中学高二下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卷
6 .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
——据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 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方法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要求:内容应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及评价。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字数在120字左右。
2014-05-26更新 | 5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山东青岛市高三4月自评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