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近代中国社会及思想的变迁】

材料1   梁启超教育子女“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针对当时学校偏重西学的状况,梁启超注意在课外增加儿女们的国学陶养,指导他们阅读国学书籍,也请家庭教师补习国文。……梁思成说过:“我非常感谢父亲对我在国学研习方面的督促和培养,这对我后来研究建筑史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

材料2   博望通西域之役,其功在汉种者有三:(一)杀匈奴猾夏之势:……张博望首倡通月氏结乌孙之议,卒以断匈奴右臂……及孝武末世,遂至匈奴远遁……自今以往,如有能继博望之精神以对于外种者乎,则世界之历史,安见为阿利安种人(注:白人)所专有也!

(二)开欧亚交通之机:……盖中国希腊两文明种之相接近实起于是,是黄种人与阿利安种交通之起源也。……而沟而通之者,实始博望,博望实世界史开幕一大伟人也。(三)完中国一统之业:……遂开滇池,达交趾,卒使数千年为国屏藩。虽其事不专成于博望,而创始之功,实博望尸(注:掌握)之。

——梁启超《张博望班定远合传》,1902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家庭教育主张。结合学分析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张骞历史功绩。依据材料及结合所学评析梁启超观点。
2022-05-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三校2022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军力不足,二是财政困难。甲午战争败于东方小国日本,也促使清政府反思自己的政策,下定决心进行改革。采用西法编练了新建陆军和自强军,还在一定程度上重整海军,恢复了部分海军实力。同时,还兴建军事工业,改进武器装备,兴建武备学堂,培养军事人才。吸引民间投资,甚至设立商务局,推动民间工商业的发展。还兴办一些新书院和改良旧书院,增设了经济特科和武备特科。洋务派既熟悉洋务,又掌握实权,因此在改革中都既是改革方案的制定者,又是改革方案的实行者。

——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维新前清政府的改革研究》

材料二   康有为在向光绪帝进贡的《波兰分灭记》中,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一曰,改宪法而图维新。二曰:任客卿以办新政。三曰:拔通才以济时艰。四曰:设经济以理财政。五曰:变衣服以易人心。这并非完全是波兰改革家们当时所采取的行动,其中大多是康有为从中国的变法运动的实际需要出发,以表达十九世纪末叶中国维新派的心声。

——摘自孔祥吉《从〈波兰分灭记〉看康有为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主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甲午战后到戊戌变法前清政府挽救统治危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有为在戊戌变法时期的政治主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界才是占压倒优势地支持建设这支舰队的。他们既对在这种建设中能获得的利益感兴趣,而且也对这支舰队能用于帝国主义目的的服务及其血腥感兴趣。克虏伯的发展是严重依赖于政府合同的,因此,它也像其它的钢铁、造船和化学利益集团一样,有着直接的利润上的动机。但对建设海军的热情并不限于重工业部门,新兴的工业部门如通用电气公司、西门子电气公司等……也是舰队的热情支持者。……使英国逐渐将德国视为最危险的敌人。

——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工业化进程研究》

材料二   威尔逊在1917年4月参战演说中提出:做出这场战争的决定与不幸的旧时代的战争决定一样,人民的意见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尊重,之所以挑起与发动战争是为了迎合王朝中的一小撮野心勃勃的人们的利益,他们长期以来把人民视为走卒和工具……只有自由的民族才会将他们的目标和荣誉系于一个共同的目的,并将人类的共同利益置于他们的狭隘的利益之上。

——(加)卡列维·霍尔斯蒂《和平与战争-1684-1989年的武装冲突和国际秩序》

列宁认为“当前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到这个最高阶段,社会生产力和资本的规模业已超出单个民族国家的狭隘范围。这一切促使大国竭力支奴役其他民族,去抢夺殖民地作为原料来源和资本输出的场所。”

——《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94页


(1)利用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英国逐渐将德国视为最危险敌人”的主要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威尔逊和列宁关于一战爆发起因的各自观点。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予以评析。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年初,英国统治阶层内部就外交政策出现分歧:以丘吉尔为代表的一派主张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抵抗法西斯的扩张;以张伯伦为首的一派则认为德国的扩张性如果被束缚,一旦爆发将有巨大破坏性,主张与其和解。同年5月,张伯伦出任首相后,便把与德国的“和解”作为英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其设想有四点:允许德国合并奥地利、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波兰的但泽市和但泽走廊;允许德国在东欧和东南欧享有优先权,但要实行“门户开放”;同意归还德国原有的殖民地;以上变革必须以和平的方式实现。同时英国还设置障碍导致英、法、苏三国谈判归于失败;派外交人员与德国进行秘密谈判,意图缓和两国关系。英国的外交政策事与愿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二战于1939年9月爆发,张伯伦于1940年5月被迫下台。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伯伦政府外交政策的实质及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张伯伦政府的外交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成了我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地主阶级以此作为维系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宇文泰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在革新政治的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恒以反风俗,复古始为心"的革新运动。魏丞相泰于行台置学,取丞郎,府佐德行明敏者充学生,悉令旦治公务,晚就讲习,学习儒家经典。还在京师设立国子学,以儒宗学府,为当世所推的卢诞为国子祭酒,讲学授经;又"置学东馆,教诸将子弟";为了广泛宣扬儒学,字文泰组织儒家学者对经籍进行整理、注疏。如樊深撰有《孝经》《丧服问疑》各一卷、《七经略同说》三卷,乐逊著有《孝经X论语X毛诗》左氏春秩序论》十余篇,"自西迁以来,礼乐散逸,丞相泰令左仆射周惠达、史部郎中北海唐瑾损益旧章,至是稍备"。随后,又组织深通儒家礼仪规范的学者多次修订。"晋氏以来,文章竞为浮华,魏丞相泰欲革其弊。"大统十一年(545年),泰命苏掉"作《大语》,宣示群臣,戒心政事,乃命'自今文章皆依此体'"。字文泰此举意在"以正文体浮华之弊",对保持北方固有的朴实文风,不能不说起有积极作用。若就影响而论,更是开唐代古文运动之先声。

——摘编自施光明《字文泰改革评析》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宇文泰改革在文化领域内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字文泰文化改革措施的重要意义。
2021-01-06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年上半年,中英两国就经济援华谈判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英国的做法使中国政府果断地把外交的重点放在美国身上,积极争取美国的对华援助。同年,德国在欧洲的侵略活动日益增强,美国政府不断收到日本与德意进行联系,加紧组建轴心联盟的活动迹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认识到不能把中国仅仅当作受害国,而是作为世界上的一部分,成为东亚制衡日本的因素。193811月,日本政府发表第二次"近卫声明",提出了所谓的"东亚新秩序",这完全与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相背离。面对日本在东亚如此翼张的侵略,美国在1938年底迈出了援华制日的第一步,决定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的商业贷款,称为"桐油贷款计划"。蒋介石专门致电胡适,"借款成功,全国兴奋。从此抗战精神必益坚强,民族前途实利赖之。"虽然"桐油贷款计划"开启了美国有限援华的大门,但是美国因不想被卷入战争而没有采取能够直接遏制日本在东亚侵略活动的有效措施,对直接遏制日本实行"东亚新秩序"几乎没有起到作用。

——摘编自付秋香《19371940年间的美国对日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8年美国对中国实施"桐油贷款计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美国的"桐油贷款计划"。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材料   包世臣是嘉道年间学风转变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在1800年前后包世臣的经世思想即已形成并趋于成熟,其标志是1801年他《说储》上下二篇的成书。这至少要早于龚自珍和魏源的经世思想的形成20年左右。就包世臣的经世思想来看,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批判旧学,摆脱汉学、宋学的束缚;二是强调学以致用,重视社会实践。这两个特征也正是嘉道时期学风转变的显著标志。包世臣的经世思想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发生影响:一是入幕;二是交友;三是著述。包世臣对于嘉道时期学风的转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是继承了“清初诸老”的“实用之学”。所谓“启下”,是开启了嘉道时期的“经世之学”

——摘编自郑大华《包世臣与嘉道年间的学风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包世臣经世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包世臣经世思想的历史地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在中国传统的史学评论中是被基本否定的。南宋的吕中说:“引用小人自安石始”。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说:“夷考宋政之乱,自神宗始。”“是安石之法,未足以致富,政之祸,唯其杂引吕惠卿、邓棺、章停、曾布之群小,以授贼贤周上之秘计于(蔡)京,则安石之所贻败亡于宋者此尔。”直到近代,主流思想才开始肯定王安石的变法思想。邓广铭先生认为王安石变法“为天下理财的成效:发展了生产,扭转了积贫的局势”。漆侠先生认为王安石变法“改革和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

——摘自李瑞华《王安石变法研究史》

材料二   王安石经济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这与近现代经济法思想颇为相似,而其中的青苗法和市易法与近现代经济法最相似:青苗法近似近代的政府开办银行,市易法近似近现代政府开办金融控股公司。

——摘自周小明《从经济法视角评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王安石变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元明鼎革,社会生产遭受巨大破坏,流民成为明代突出的社会问题。宣德年间,吏部奏请原先设有巡抚侍郎的河南、山东、山西、湖广、浙江、江西各府州县额外增设抚民官和佐贰一员,以辅助各级官吏安置流民,勘实户口,登记钱粮。正统年间边患日益加深,流民迭起,政府遂强化抚民官的权力,招抚流民垦荒置业,恢复生产。流民浪潮暂时平息后,朝廷下诏称“抚民官于民无益有损”“悉令回还吏部”。土木之变后,大量中原流民南逃,流民起义席卷四省。明廷重兵平定后认为“虏寇不过边境之患。流民则为心腹之疾”,遂将抚民官的设置区域由北方五省逐渐转移到荆襄地区,并进一步扩展到沿海沿边和边疆民族地区。万历后期至明亡之前,明廷派遣总督、巡抚执掌地方,基本取代抚民官的角色。

——摘编自朱绍祖《明代抚民官的设置及其兴废原因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流民问题的成因及抚民官设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明代抚民官设置现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材料: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爱因斯坦联同史怀哲和伯特兰罗素一起行动,以禁止核试验和核武器战争,在他去世的前几天,他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这一声明促使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召开。

爱因斯坦是和平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晚年成为民主社会主义者。他曾经说:“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摘编自【美】沃尔特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贡献。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爱因斯坦对待科学与战争的态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