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下列材料节选自《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徐蓝主编)的目录。阅读材料,完
成下列要求。

材料第一编近代早期的世界全貌

第一章相对隔绝的世界

第二章世界初步连成一体

第二编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资本主义的诞生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初步发展

第二节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一、尼德兰革命二、英国革命三、美国革命四、法国大革命

第二章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扩展

第一节工业革命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扩展

一、资本主义的初步完善1.英国的自由主义改革2.法国共和制的确立3.美国内战和南部的重建

二、资本主义的地域扩展1.俄国农奴制改革2.日本明治维新3.德国与意大利的统一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全球优势


请根据以上材料,从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3-01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2023届高三区域性规模化统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时珍(1518~1593)自幼对医学感兴趣,后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广读天下医书。蕲州遭逢大疫,李时珍父子为民众治病,“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经此磨炼,医术愈精。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撰成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16部、60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仔细描述每味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用、方剂等,精心绘制药图。历时近30载,“稿凡三易,然后告成”。

——摘编自唐明邦《李时珍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所体现出的研究方法,并分别予以简要评价。
2022-06-16更新 | 4738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民族中学2024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治,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为此唐太宗采取了
A.开明的民族政策B.互惠的开放政策
C.公平的选官政策D.严密的监察政策
2022-03-06更新 | 188次组卷 | 4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①汉代贾谊评价:“秦王……废王道,立私法,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②李贽评价:“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③唐太宗则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唯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请回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任选一种观点对秦始皇进行评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史书》中指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善理财者,民不益赋而国用饶。”这说明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调控国家经济开辟政府财源B.控制地方财富加强中央集权
C.增加军费开支解决边患问题D.扩大民间税负支撑财政运转
2021-02-20更新 | 788次组卷 | 3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这一“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
A.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B.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
C.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D.措施中没有涉及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材料   在恐夷氛围中,作为朝廷封疆大吏的丁宝桢(1820—1886年)提出了他的御侮边防思想。丁宝桢对“西洋以通商为主,苟驾驭得宜,一时尚无战争”“日本立意窥视中国,数年之后必将与我开衅”有着清醒的认识。而沿海“天津则必争以为要抉之地,上海则必据以为根本之图,而其中间寄屯粮草、转运煤水,缓急可便于接济者则必在山东”。丁宝桢认为“海防应办之事大要实不外练兵,简器造船三大端,而筹饷为兵器船三者之根本,用人持久又为兵器船三者之实用”,他明确地认识到,清王朝已经腐朽的原有军队,不可能守住海防,必须加以整顿和改革,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海军队伍。

——摘编自陈朝祥、杨秀莲《丁宝桢边防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概括丁宝桢的边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丁宝桢的边防思想。
2020-04-26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大理新世纪中学2021年高三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二战期间,军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和两栖 作战提供了技术基础。随着飞机制造技术和火控、瞄准技术的发展,舰载飞机成为海上主要火力突击力量,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支配力量。水下舰艇制造技术不仅使海军拥 有了新的海战力量,并且潜艇在攻击港湾和对陆地实施封锁中极具军事价值。雷达、声呐及其他电子通信等方面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指挥控制系统,并由此产生了指挥舰。新型的登陆舰和水陆两用坦克更加增强了登陆作战的攻击力和有效性。海上军事技术的发展.最终促使海上大型特混舰队出现。这样,军事技术便从作战手段上规定了太平洋战争的基本样式,先是大规模海上决战,而后向登岛作战发展,登岛作战取决于海战的结果。在欧洲战场,由于德军海上力量不足,盟军的登陆作战主要表现为航空兵和舰炮对登陆的火力支援和大规模运输兵员和物资。由此可见,盟军在太平洋战争和欧洲登陆作战中主要采用的作战样式,很大程度上是由海上军事技术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摘编自李元奎等《科学技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及形态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海上军事技术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盟国海上军事技术发展对二战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
B.苏联军事政治力量空前增强
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
D.国际格局演变成为两极格局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埃比尼泽·霍华德是一个英国皇室记者,城市规划是他的爱好。他观察了19世纪晚期伦敦穷人的生活状况,他认为让如此众多的人拥挤在一起是对自然的亵渎。霍华德开出的城市改革药方是推倒重来,重新分布城市周边乡村的人口,方法是建立花园城市。在那儿,城市中的穷人需要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因此工业要在花园城市中建立起来。花园城市要被一圈农业带包国着,工业被部署在规定区域里,学校、住宅区和绿化带放在生活区,城市中心公共区域里则是商业、俱乐部和文化设施等。城市及其绿化带在整体上应由一个政府相关部门控制。人口应控制在3万以内。二战以来,英国和瑞典按照花园城市的原则已建了不少卫星城市,美国大萧条时由政府资助的绿化带城镇也是按照这个思想来建的。那些对花园城市概念没有兴趣的城市规划者在思想上也深受其无处不在的原则的影响。

——摘编自黄小凡《百年前城市病的拯救者们》


(1)根据材料,概括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