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9年,浙江某高中师生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收集“新中国老物件”活动,同学们把家传老物件带到学校集中展示和讲述其背后故事,在校园里刮起了阵阵“古董风”。这些老物件诉说了每个家庭的历史,也折射了新中国七十周年的风风雨雨。这说明
A.口述史料比文献记载更具史学研究价值
B.新中国史研究须借助百姓的家族史记述
C.宗法观念依旧深刻影响国人的思维方式
D.实物史料可以成为史料实证的重要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面是当时中日两国公开出版物刊载的关于马关谈判议和的手绘场景图,这组图片
A.一手资料,史料价值高
B.客观真实反映历史事实
C.主观想象不具史料价值
D.掺杂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3 .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
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
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2019-01-30更新 | 204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届甘肃肃南县第一中学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后汉书》记载,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2017年8月,经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中部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也解决了长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猜测。这表明
A.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
B.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
C.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D.历史记载必须以考古研究佐证
2018-03-13更新 | 455次组卷 | 27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五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2007年7月,《张学良口述历史》出版。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口述历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A.当事人的所见所闻,是价值很高的一手史料
B.通用于缺少文献资料的特定领域和问题
C.对政治制度史和经济史的研究作用很大
D.是对文字记载历史的唯一补充
2016-11-27更新 | 6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甘肃省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意大利口述史学者波特利记录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1949年,意大利一家钢铁厂的一名工人,在参加反对意大利加入北约的游行示威活动时,在冲突中被警察枪杀。可是在20年后,波特利对诸多亲历者的采访中,很多人把此事发生的背景,记成了是在1953年反对资本家解雇和开除工人的抗议活动中。波特利认识到,比起把枪杀事件和北约联系起来,工人与资本家、与作为资本家代理人的国家的对抗,对受访者来说,才是更加广泛、更加普遍、更有意义的经历,也更能把他们战后的经历解说为融贯的一体。这主要说明(     
A.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
B.即便是对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C.运用史料需要秉持大胆怀疑、多源互证的原则
D.亲历者的口述回忆是重要的史料
2022-03-26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要用历史资料探究历史问题,首先要能够分辨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以下各项是与二里头文化遗址相关的内容,其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
①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农具有石铲、石镰、蚌铲等
②主要农作物是粟、黍之类
③从上述考古发掘情况看,当时的居民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④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A.①②B.③C.③④D.④
8 . 下面为河南汲县山彪镇大基出土的战国“嵌错水陆攻战纹铜鉴”图(局部)。此图

A.可用作研究海战的史料B.开创了青铜装饰艺术的新格局
C.描绘了古代的战争场景D.反映了战国时期战争主流形式
2020-05-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材料   岑仲勉(1886—1961)广东顺德人,著名历史学家。少时在私塾接受教育,后考入两广大学堂,最终毕业于北京高等税务学校。自1921年起,岑仲勉在史学界崭露头角,发表数十篇颇具水平的历史文章。在陈垣推荐下,于1937年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由于时代原因,他随史语所长期辗转各地。为响应国家治理黄河决策,岑仲勉写出了50余万字的《黄河变迁史》,并说:“黄河尚可根据马列主义的原则来改变,人们更应该用马列主义来改造自己。”从1948年开始,岑仲勉担任中山大学蒙古史、隋唐史教学工作,利用研究资料和讲义完成《隋唐史》编写。此外,还出版了《突厥集史》和《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直到去世时仍有六部专著在中华书局审阅中。

——摘编自孙巍《岑仲勉学术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岑仲勉在历史研究领域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岑仲勉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0-03-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2019-06-08更新 | 5239次组卷 | 3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