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895年四五月间,《马关条约》已经签订,但尚未批准换约。消息传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1300名上京赶考的举人“公车上书”,要求皇帝下“罪己之诏”、“明罚之诏”、“求才之诏”,拒和、迁都、变法。这表明,当时
A.变法的社会基础广泛B.革命成为了时代的主流
C.救亡图存的呼声高涨D.封建正统思想地位动摇
2 .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B.发展新兴封建经济
C.富国强兵增强国力D.正式废除井田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推行的一项改革措施,孝文帝推行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拓跋拔拔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
汉姓长孙
A.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B.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
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
2020-11-12更新 | 14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2016学年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二中高二4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史书记载,孝文帝“始班俸禄。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增调外帛二匹。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吏治清明B.粮食产量增加
C.极大地满足了农民的要求D.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徐梁伯的《应该重新评价“孙中山让位”》提到了有关孙中山“让位”的两种声音:一种认为这是孙中山一生中的“最大污点”。一种认为这是孙中山的“伟大之处”。下列有关让位原因的分析不能论证孙中山“伟大之处”的是
A.争取袁世凯加速推翻清王朝
B.捍卫共和不恋权位
C.在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之下
D.维护南北双方统一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2019-06-08更新 | 5241次组卷 | 3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这场战争(一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文中的“开端”是指
A.社会主义运动
B.和平主义思潮
C.殖民主义扩张
D.民族解放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之所以说梭伦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的必然,原因是
A.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渐趋激烈
B.贵族政治已成为雅典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的障碍
C.雅典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并提出分享权利的要求
2019-05-18更新 | 267次组卷 | 25卷引用:青海师大二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I:历史土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旧中国高校主要分布在经济基础好的沿海地区及大城市,在院系、专业设置方面,较偏重人文学科。1950年,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召开,提出人才培养应“专、快、多”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通才教育”转换为“专才教育”。1952年,教育部提出高校院系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院校”,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的统一领导。

通过院系调整,综合大学数量从1949年的49所下降为1953年的14所,专门院校增加50余所;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由1949年的3万余人增加至8万余人。理工类院校比例大幅提高,门类齐全的工科专业体系初步形成。高等师范院校独立设置,为基础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院系调整工作中,盲目仿效苏联模式,推崇“专才教育”,批判“通才教育”,使高等人才的培养走进“误区”;严重削弱了人文社会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摘编自郑璐《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评价与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影响。
10 . 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使秦国走上了封建化道路,商鞅变法成功的因素
①顺应历史潮流
②商鞅不畏权贵,执法如山
③确立了百姓对商鞅的信任
④商鞅以法家思想消除变法的思想障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19-05-01更新 | 218次组卷 | 20卷引用:青海师大二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