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发展规模和与世界融合的程度

中国的发展规模与世界融合的程度
贸易中国自2013年以来一直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2017年占全球商品贸易的11.4%2017年中国的服务贸易仅占全球总量的6.4%左右
企业中国拥有110家《财富》世界500强上榜企业,数量与美国相当这些上榜的中国企业收入主要来自国内市场,海外营收仅占18%(世界500强企业的海外营收平均占比为44%)
资本中国拥有庞大的金融系统(全球第一大银行系统、第二大股票市场、第三大债券市场)跨境流动(美国的流动规模是中国34倍)和外资参与度相对有限(银行、股票和债券市场外资占比尚不足6%)
人员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留学生(在2017年高等教育阶段国际学生中占比17%)和出境游客(2018年出境游达到1.5亿人次,居全球之首)来源地人员流动的地理区域较为集中(约60%的留学生前往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移民中国的外国人仅占全球移民总数的0.2%
技术2018年中国以2930亿美元的研发支出位居全球第二仍然需要进口技术和进口知识产权,中国的知识产权进口额是知识产权出口额的6
数据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网民群体(规模超过8亿人),产生了海量数据中国跨境数据流动的规模有限,位居世界第八,仅为美国跨境数据流动的20%
文化中国正在大举投资以提升全球文化影响力,2017年全球票房排名前50的电影中,有12%在中国拍摄了内容文化影响力有限,电视剧出口额仅为韩国的1/3

——数据来源于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9年)


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 . 下表记录的某学生学习研究历史的过程,其中正确运用历史学习基本方法、论证过程科学准确的是
       第一步       第二步
A史实依据:1860年一1890年,俄
国生铁产量增加2倍,钢产量和棉
纺织业的产量增加3倍,煤炭产量
增加19倍,石油增加200多倍。
   提出观点: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查阅资料: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
   法颁布。
得出结论:德国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迈入资本主义阶段
C 摘引资料:1898年光绪帝颁布变
法诏书,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确定主题:《中国科举制的终结》
D收集数据: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中国已与苏联、朝鲜、保加利亚、瑞典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形成观点:“一边倒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A.AB.BC.CD.D
2020-04-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二诊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郭守敬

字若思,河北邢台人,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元中统三年(1262)起在元朝朝廷任职的半个多世纪里,郭守敬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中都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从1274年起,郭守敬参与制订授时历。治历工作一开始。郭守敬就指出:“历之本在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郭守敬根据自己的实际观测经验,针对浑仪的不足之处,做了大胆的革新创造,除了简仪以外,郭守敬为修历还设计和监制了其它许多新的天文仪器,包括候极仪、浑天象等9种。1279年,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天文测量。这次四海测量,其地域之广,规模之大,测得数据之精,不但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史上也是无可比拟的。郭守敬在青年时代就曾主持过家乡邢台的水利工程。在山东一带设计并主持贯通运河的工程,使南方的粮食直接运到通州(今北京通县)。后来他又主持修复了宁夏黄河灌溉网,他甚至探求过黄河之源。郭守敬在水利建设上具有多方面的重大的贡献,其中通惠河的整治,是最为后人称道的。

——摘编自樊善国《科学巨人郭守敬》

(1)根据材料指出郭守敬的主要贡献以及其所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对郭守敬的科学成就加以评价。

4 . “1859—1879年,注册棉纺企业的机器织机数量增长了46倍,而手工织机减少了23%。两种生产设备的比例为3.2∶1。”这些数据表明
A.农奴制改革后,俄国机器生产得到推广
B.农奴制改革使得俄国手工纺织缺乏人员
C.棉纺织业是农奴制改革后的新兴行业
D.19世纪中期,俄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根据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54年提出的“多来诺骨牌理论”,美国政府认为:“越南的沦陷将导致共产主义在东南亚、日本和菲律宾等地的进一步曼延,从长远看,可能会威胁到夏威夷和美洲大陆。”伴随着法军从越南撤出,在美国对社会主义阵营的遏制政策的指导下,随后的肯尼迪政府加大了在越南的兵力,直至里林肯·约翰逊上台后,美国将越南战争升级成为了全面的侵略战争……在美国政界,越南战争有着深厚的政治势力支持,特别是美国南部素来崇尚英雄主义和军事行动,极力鼓吹发动越南战争的政治家们大多是来自于南部……

1962年5月,曾效力于肯尼迪、约翰逊两界政府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飞抵越南,在没有收集到任何准确情报的前提下,他竟然乐观的指出:“所有数量上的统计……表明我们正在赢得这场找争。”

越南战争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有57000多美国人死于越南战场,还有30多万人受伤,甚至落下残疾。战争造成美国社会经济的衰败,从根本上削弱了美国对外战略力量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莫里斯《美国人眼中的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深陷越战泥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战对美国的影响。
2020-09-1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材料   1928年底随着张学良的“改旗易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中国政局趋于相对稳定。为巩固政权,富国强兵,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发展铁路的政策和措施。在新路建设方面,为了筹划和管理全国铁路建设,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颁布中国第一部铁道大法——《铁道法》,规定“凡关系全国交通之铁道以中央政府经营为原则;其关系地方交通之铁道,地方政府得依公营铁道条例经营之”。在这些法律、法规的引导规范下,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一个以南京为中心,以西南和东南为规划重点的庞大而又系统的的铁路规划。

在旧路整理方面,南京国民政府从铁路财政、铁路经营、铁路业务、铁路教育、铁路技术等方面进行积极整理。在铁路经营方面,注重对铁路沿线资源、物产的调查与统计,举办全国铁路沿线出产货品展览会,创设国货贩卖所,对农工商产品实行优惠价运输,发展铁路旅游,充分发挥铁路的经济功能。

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在全国范围内共修了九条铁路(主要有:杭江铁路、浙赣铁路、陇海铁路、江南铁路、京赣铁路、淮南铁路、沪杭甬铁路),总长度达3793公里(东北三省境内日本修筑的1600公里未计在内)。

——李长玲《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铁路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铁路政策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前期铁路政策改革的意义。
2020-04-2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重庆市江津中学、綦江中学等六校高三4月复学联合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7 . 约翰·科斯特洛在《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有如下统计记载,其统计的历史事件是(  )
日本损失:飞机29架,5艘袖珍潜艇。
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损失:
战列舰沉没加利福尼亚号、俄克拉何马号、西弗吉尼亚号、亚利桑那号
战列舰重伤马里兰号、田纳西号、内华达号严重受损、宾夕法尼亚号轻伤
其它舰只犹它号靶船沉没、另有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以及3艘其它舰只被炸伤
飞机损失232架
人员损失官兵约2400人死亡,其中约1000人死在亚里桑那号上,
近2000人受伤

A.西西里岛登陆B.诺曼底登陆
C.中途岛海战D.珍珠港事件
2019-01-30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年重庆一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据学者统计,东晋南朝时期,北方南渡人口约有90余万,占到当时北方人口的近八分之一,南方人口的近六分之一。南迁人口多聚集于荆扬地区,以三吴为最。如何安置和管理流民,成为南方政府面临的至关重要的现实问题。寄居江南的东晋统治集团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辖区的大江南北流民比较集中的地区,以流民原籍的地方机构名称,设立侨州郡县,并由侨姓大族担任侨置机构的官员,规定侨流人口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减免赋役负担。据《隋书·食货志》记载,晋元帝大兴三年,“立怀德县”于建康,安置随司马睿渡江的琅琊国人,这是最先侨置的地方机构。其后又侨置徐、青、冀诸州郡县于大江南北。……由于流民散布“百郡千城”,“民单户约,不可独建”,不得不跨郡侨置,所以侨州郡县的设置情况比较复杂,造成地方机构的混乱和户籍管理困难。

——摘编自景有泉《东晋南朝时期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设侨州郡县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晋南朝设侨州郡县的影响。

2018-11-13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是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以来的局部战争,复杂多样。有的被称为“冷战”下的“热战”,有的被称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有的被称为现代高科技战争。
(1)试各举一例这些类型的战争。
材料二   (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虽然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战争时起时伏。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发生过120多次较大的战争,死亡人数约1 200万。
     材料三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是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妄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
     材料四     和世界大战相比,局部战争似乎对人类的威胁较小,但有统计表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共发生大小280多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平均每年6次以上,造成的总损失远远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仅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3年报告,自1990年以来,就有200万儿童死于战争,600万儿童受伤或致残!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的和平事业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有哪些?
(3)结合当今世界的主题,就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1年海湾战争形势图

材料二   海湾战争参战各方伤亡情况统计
       参战方
伤亡人数
伊拉克军队美军其他国家军队
战斗伤亡非战斗伤亡
死亡约2万人148人138人192人
受伤约8 万人458人2978人318人
材料三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与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 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 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 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 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 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材料四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子武器肯定会被运用, 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 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 而我们号召它们, 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与意图。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
(3)材料四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一宣言产生怎样的影响?
(4)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挑战, 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