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沈奏廷(1904—1963年),浙江余杭人。1924年考入交通部南洋大学铁路管理科,在校期间学习勤奋,善于钻研。1928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公派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并在铁路公司实习,学习和观摩铁路运输管理,收获了很多宝贵经验。归国后在多个岗位历练,后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编写高校教材和进行学术研究,培养了大批人才。沈奏廷曾言“铁路学术纵复,虽竭毕生之力,亦不能穷其玄奥”。他主张效仿国外先进经验,以迅速改变落后的铁路运输状况;不盲从于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倡洋为中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聚焦铁路运输管理实际,务求实效。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主讲多门课程,为新中国铁路运输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黄华平《沈奏廷:中国铁路运输学科的开拓者》

(1)根据材料,概括沈奏廷对中国铁路运输学科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沈奏廷取得成就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城市建筑体系,主要包括影响广泛的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以及东亚建筑。此外还有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与东南亚建筑、古代美洲建筑等。


——摘编自杨昌鸣、曹昌智主编《中外建筑简史》


世界文化名城遗留下诸多举世闻名的建筑,选择材料中的一处建筑,并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以建筑名称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通过内战初期的战争实践,克伦威尔发现王军取胜的主要因素在于发挥了骑兵的优势,而议会军的缺点在于士兵缺乏作战的精神力量,士气不高,缺乏严格的军事训练,纪律涣散。针对此情,克伦威尔对军队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重要改革:军队里的升迁按其军功大小而不按出身贵贱;利用宗教的感情,对军队实行精神教育,使其认识到打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金钱,更重要的是为了信仰,这种指导思想下选出的官兵多数是虔诚的、正直的、敬畏上帝的清教徒,同时,对于士兵中出现的违纪行为则给予严惩,他还注意吸收十年战争期间瑞典骑兵和鲁波特骑兵战术的经验和教训,扬长避短,加以改造,使军队作战能力大为提高。经过改革的议会军在马斯顿荒原战役和纳斯比会战中大获全胜,为日后结束内战和夺取政权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康德民《关于克伦威尔的评价》


(1)根据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军事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克伦威尔军事改革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期以前,俄国的检察机构一直没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检察官的权力也是时大时小。检查机构腐败横行,效率低下。1864年,司法改革法令正式颁布。总检察官负责管理全国的检察机构和参政院检察长办公厅,用司法部大臣推荐、沙皇任命的检察官员取代原来地方的司法监督官。检察官员必须兼具学历要求和司法工作经验,司法部大臣可以随时将某一位不称职的检察官免职。按法律规定,检察官将是所有刑事案件的公诉人,有权对法院的判决向上一级法院提出抗诉,还负责监督所有刑事案件的调查和法院刑事判决的执行。司法改革创建了一种近乎理想的检察制度,其发展是卓有成效的。

——摘编自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1864年检察制度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俄国1864年检察制度改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四月戊子,于“邺城毁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魏所受汉传国玺’。”另据考古发现,北魏迁都洛阳后其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治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B.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
C.统治者注重强化政权的正统性D.实行民族平等与团结政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二十年代,欧洲就有一些人主张坦克战,如法国杜芒克曾指出:"如果确定某日零点实行动员,在波尔多地区的装甲部队6小时后便可到达塞纳河。"1925年,参加过凡尔登保卫战的戴高乐发表了《我国战争原则的方向》一文,反对"静止防御理论"。19345月,戴高乐的专著《建立职业军》问世。在书中,他指出法国的心脏巴黎对任何来犯之敌敞开着大门,因为巴黎周围的平原开阔平坦……唯一可靠的防御措施不是构筑要塞,而是建立一支由10万人组成的分编成6个机动装甲师的精悍的职业军。虽然《建立职业军》一书成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先进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但当时戴高乐的见解仅有极少数人表示支持。当时,该书在法国仅售出750本,但是随后被译成德文,引起了德国纳粹军的极大兴趣。

——摘编自郭华榕《20世纪30年代法国军事辩论的惨痛教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戴高乐《建立职业军》问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军事理论受到冷遇的后果。
2022-12-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列宁曾指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哲学没有任何的单独存在的权利,它的材料分布在实证科学的各种不同的部门中间"。列宁在此强调马克思主义(     
A.带有鲜明的批判色彩B.推动现代科学发展
C.应符合俄国基本国情D.具有科学性的原因
2022-12-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26年9月25日,《国际联盟禁奴公约》将“完全消灭一切形式的奴役”作为固定目标,这也适用于《当代奴役问题委员会报告》中所列的其他奴役形式。1931年,国联设立了几个专家委员会,审议关于奴役的资料。国联的做法(     
A.推动了战后世界和平B.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
C.使人权问题得以解决D.加强了国际间的合作
2022-12-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严济慈(1901―1996年)生平

1901年严济慈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
191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师从数学家何鲁、熊庆来,物理学家胡刚复等人。
1923—1927年1923年去法国巴黎大学学习,仅用一年时间,就同时考得巴黎大学3门主科微积分学、理论力学和普通物理学的文凭;于1925年夏获数理硕士学位;1927年获博士学位。严济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精确测定石英压电定律“反现象”的科学家,也成为第一位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1930年严济慈回到北平,任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兼镭学研究所所长,开创了中国的放射化学研究。30年代是严济慈科学生命力最强盛的时代,他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的效应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成果,在美、英、法、德各国科学期刊上发表了53篇论文,奠定了中国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1937—1945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严济慈公开提请世界舆论谴责日本侵略者,并在昆明领导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全体人员,全力从事军需用品的研制工作。他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光学
工人,为后来新中国第一个光学精密仪器研究所的建立创造了条件,是我国光学仪器工作奠基人之一。
1948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出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和北平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长。
1958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开学后,亲自讲授普通物理学和电动力学,一讲就是6年。后来根据讲义出版了《电磁学》《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等书。
1980年担任中国科技大学第二任校长,着手进行学校南迁和恢复工作,为新中国培养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博士。还与李政道教授合作组织中美联合招考赴美物理研究生项目,
为科研人才赴国外深造创造条件。
2012年一颗国际永久编号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严济慈星”,以纪念他的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济慈为中国科学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严济慈被称为“科学之光”的原因。
2022-12-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重点高中新百年竞优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在1922年第一次不合作运动中,甘地大力提倡农民开展手纺运动,抵制英货,结果使英国纺织品的进口下降了28%,而印度自产的纺织品却猛增27%。这一结果表明(     
A.不合作运动增强了印度的民族自信心
B.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较大软弱性
C.非暴力原则限制印度群众运动的发展
D.甘地的方法完全代表了国大党的利益
2022-12-12更新 | 285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重点高中新百年竞优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