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同盟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战败,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F斯顿伯格在《试验中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如下数据统计。据下表数据分析可知同盟国失败原因是
项目1914年1915年1917年
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
生铁222216255015
192116255816
394331346355851340

A.同盟国经济极端落后B.同盟国军事战略失误
C.同盟国内部矛盾尖锐D.国际力量不利同盟国
2020-11-2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人数统计。对此表数据理解正确的是
A.多国部队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B.多国部队高科技军事技术占优势
C.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
D.海湾战争是冷战时期的局部战争
2020-07-2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国民政府统计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日本《战史丛书・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为31486人。1938年至1940年武汉日军第11军作战伤亡统计为650639人。可见,武汉会战日军伤亡人数统计
A.国民政府官方的数据比较权威
B.日本战史为一手资料接近真相
C.还需补充其他史料佐证和甄别
D.史料来源宽泛且无法辨别真伪
2019-07-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945年中共中央在一份历史决议中指出:“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投降主义路线……拒绝执行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同志的许多英明指示……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1993年起,联共(布)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系统档案陆续开放,并被翻译介绍到中国。1999年,“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2年经过中共中央书记处审批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写道:“在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大革命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不少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指挥。”

——摘编自唐宝林《陈独秀全传》等


材料二三部党史著作对建党和大革命时期提到“陈独秀”的次数及其评价数据统计
著作名总次数肯定否定中性出版信息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党史对陈独秀在建党和大革命时期评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陈独秀评价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017-02-28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20周周测文综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读“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如下)。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时间1928年1930年1932年
纳粹党党员10.8万35万85万
国会议席12107230
国会名次921

A.“大萧条”的出现B.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
C.德国人的民族情绪D.希特勒出任政府总理
2022-04-0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安吉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读“纳粹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如下),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②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    
③德国人民的民族情绪        ④德意日结成军事同盟
时间 1928年 1930年 1932年
纳粹党员 8万 35万 85万
国会议席 12 107 230
国会名次 9 2 1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03-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情况统计表,表格中的数据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企业数工人人数/人产值/千卢布
1860年99116007954
1879年1874200051937
A.俄国农奴制的优越性B.农奴制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C.俄国实现了近代化D.战争促进了俄国工业发展
2021-05-22更新 | 659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读下表,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因素有

①“大萧条”的出现②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
③德国人的民族情绪④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20-06-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练习卷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材料   胡亚美,1923年出生,中国著名儿科专家。1941年她考入燕京大学医疗系,在燕京大学开始接受进步思想。她参加了抗议帝国主义暴行的游行和一系列学生运动。1946年胡亚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前,当时由于广大群众生活贫困,营养不良性贫血比比皆是。当时全国婴幼儿病死率高。1955年后,胡亚美选择研究营养不良性贫血。她走出医院,到学校、幼儿园、托儿所采集血样,亲自化验、计算数据,终于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当时,每年夏天婴儿腹泻病严重流行,病因不明,病死率高达20%。1958年,胡亚美查出了当时引起小儿腹泻病的病因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并制定了治疗方案。1962年,她总结出对严重脱水患儿的补液疗法,使病死率由20%降至1%。文革期间,尽管受到迫害,她依然坚持培养青年医生。1976年,胡亚美得悉5~14岁小儿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上升至第一位,其中白血病占了1/3。当时,白血病在我国无法医治,等待患儿的只有死亡。文革一结束,年近花甲的胡亚美开始了白血病研究。1977年,她制定出白血病治疗方案,并且不断改进方案。至1992年白血病患儿5年存活率(治愈)已达到7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挽救了无数病儿的生命。

——据《临床儿科杂志》2006年第24卷第2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胡亚美在儿童医疗方面的重要贡献,并分析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婴幼儿病死率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胡亚美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0-05-0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来看一组驻扎在海外基地的英国战舰数量变化的数据:1792年为54艘,1817年为63艘,1836年为104艘,1848年为129艘。以1848年为例,其中有31艘战舰部署在地中海,25艘战舰部署在东印度及中国的基地,27艘战舰在非洲西海岸打击奴隶贩子,14艘战舰在南美洲东南海岸保护商业利益,12艘战舰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随时巡逻,35艘战舰部署在英国周边海域…1897年,在维多利亚女王的”钻石庆典”上出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部队,以超强的阵容集结在斯匹特海德,只为了给这个国家的女王做专门的庆祝。超过165艘的英国战船,其中包括21艘一级战列舰、54艘巡洋舰…

到了19世纪末,新海军至上主义兴起,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海上力量迅速扩张。由于美国、智利、阿根廷海军的崛起,英国规队之前在北美一西印度群岛地区所拥有的优势已经消失殆尽,在北美它们已经被美国舰队“完全远远地超过”,而在西印度群岛它们比三支海军中的任何一支都弱。在美洲的东南海岸,英国的舰队也弱于巴西和阿根廷的舰队。之前在中国地区拥有的主导权已经转移给了日本。在1889年还远远强于法俄联合海军的英国舰队10年之后却“几乎不是他们的对手”。

1883年,英国的战列舰数量几乎和这些国家(法德俄意美日)战列舰数量的总和相当,即38对40。然而,14年后,这种比例已经被严重打破,变成62对96。…1901年,英国在中国海域拥有4艘一级战列舰和16艘巡洋舰。俄国法国联合海军则(在中国海域)拥有7艘一级战列舰2艘二级战列舰、20艘巡洋舰。……到1919年,(海军)主导权已经偏向美国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英国不得不放弃在远东的诸多利益。到1939年9月其在中国地区的兵力仅剩4艘巡洋舰、1艘鹰号航空母舰、1支驱逐舰中队。

——摘编自熊显华《海权简史一海权与大国兴衰》


(1)依据材料结合史实,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下半叶英国战舰数量的激增说明了什么?
(2)依据材料结合史实,分析指出19世纪末以后英国海权衰落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