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2022-06-16更新 | 13657次组卷 | 93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述材料
A.表达了家国情怀B.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的秘密
C.体现了唯物史观D.指出了进化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3 . 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神树、金杖以及“撞脸”奥特曼的青铜人头像等文物(制作年代距今约3000年至3200年),显示出与中原文明孑然不同的特征。但据研究,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双耳所饰的云纹、青铜神树的夔龙纹等,又都是当时中原青铜器常见的纹饰类型。这表明,商周时期
A.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B.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C.青铜器富有生活气息D.存在长距离文化交流
4 . 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前此轮差职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交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免役钱。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刺激海外贸易的发展B.遏制地主势力的膨胀
C.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D.大力地加强人身控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宝祐四年(1256年),吴潜受命沿海制置使,判庆元府。当其时,蒙古沿南宋过境陆续建立起一批进攻据点。为此朝廷多次下令措置、防遏海道。……海水军于绍兴二年(1132年)随沿海制置司设立而置,至吴潜制明州时,水军新旧总额为六千人,但常阙数百人,实际所管之兵仅五千人。水军衣粮皆由庆元府供给,券钱则分为二,新军二千人由庆元府给饷,旧军四千人则由通判厅支给。吴潜上任后招镇军额,事权归一。同时在定海水军之内……一层防线,加强防御警备。吴潜还于宝祐五年创义船法,令三郡所部县邑选各乡有财力者以主团结,并添置干办公事三员分莅其事。义船法行后,有效地动员了民力加入沿海防御体系当中,并借此举加强对沿海民船的管控。吴潜沿海制置三年有余,朝廷评价其“郡纲振饬,海道肃清”、“备竭勤劳”。

——摘编自朱文慧《御寇与弭盗:吴潜任职沿海制置使与晚宋海防困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潜海防措施实施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潜海防措施实施的积极作用。
6 . 下列中外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有(    
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⑤日本明治维新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世纪60年代,英语逐渐取代荷兰语,成为日本知识分子使用的主要西方语言。1867年后,日本对词典的编纂渐趋重视,出版了大批高质量的英日、法日、俄日、德日等词典。这表明,日本向西方的学习
A.以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B.以外语学习为重要内容
C.受到了欧洲列强的牵制D.着眼于吸收各国的长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太宗在其所著的《帝范》中说:“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由此可见,唐太宗
A.强调文治武功不可偏废B.告诫后世君主虚心纳谏
C.主张君主要量才而用人D.强调要提高官员的素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联合国发起国之一,英国在联合国的创建过程中精心准备并形成其联合国方案,且在1944年正式提交联合国筹备会议——敦巴顿橡树园会议。英国的联合国方案最大特点是基于丘吉尔的坚持:联合国应该带有某种区域性特征,最好是按照不同区域分别建立区域性委员会,管理与之相关的地区事务;退而言之,还可以在各区域委员会之上设置世界理事会,体现对于全球事务的关注。然而,英国最终放弃了其对于联合国的最初设计,转而接纳美国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方案。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举行,全体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及作为“宪章之构成部分”的国际法院公约。10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宣告成立。

——摘编自刘晓莉《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英国方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方案的实质并指出其未被采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联合国创建中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今陕西)人。班超年轻时胸怀大志,认为应像傅介子、张骞一样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公元73年,班超投笔从戎,跟随窦固等四路讨伐北匈奴。班超带领随从22年时间依次招纳了于阗、疏勒等国,平定了西域55个国家,威震远域。同时遣甘英使大秦(罗马),到波斯湾而返。公元95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公元1008月,班超回到洛阳,九月病故,终年七十一岁。班超一生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不仅维护了东汉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属国的联系,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卓越贡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班超的伟大成就。
(2)根据材料,简析班超取得成功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