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艾森豪威尔于1953年1月20日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对于如何处理朝鲜战争仍一筹莫展,因为美国当时可做的选择其实非常有限:或以扩大战争的方式胁迫中国、朝鲜做出妥协,力求翻身;或延续前政府边谈边打的局面。美国最终放弃了前者,选择以“体面的”方式结束战争。事实上,1952年至1 953年初的几个月间,艾森豪威尔及其幕僚就曾先后提出并研究过两种扩大战争的方案。第一种方案是以常规战争的方式扩大战争,第二种方案则是投入使用核武器。鉴于冷战初期核武器技术的发展以及削减防务预算的诉求,艾森豪威尔对于使用核武器的态度较之杜鲁门更为积极。但以参谋长联席会议为代表的美国军方却对使用核武器的态度相对审慎。在军方这一态度的影响下,艾森豪威尔直至战争末期也未能就使用核武器的问题做出决断。

——摘编自方秀玉、卫艺璇《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停战决策的制定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朝鲜战争“一筹莫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朝鲜战争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2 .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为权力主体,按君主立宪政体,君主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也确认了臣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有人身、居住、言论……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对这两部法律文件,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两者都没有真正实施                                  ②都体现“主权在民”的理念
③都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两者实行不同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9年1月,英国政治漫画家大卫洛(David Low)在伦敦《标准晚报》上发表漫画(见下图)。此漫画意在(     

   

A.抨击德国对外侵略的嚣张气焰B.揭露英意勾结瓜分埃塞俄比亚
C.批判英国政府推行的绥靖政策D.说明英德两国矛盾冲突的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8年,列宁在分析了俄国经济的具体状况后,提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将极其可靠地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而立于不败之地。”这一主张(     
A.符合国内革命战争的需要B.集中财物推动政权巩固
C.促成新经济政策即时出台D.体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2023-05-05更新 | 56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达(13321385),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元末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先后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1367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军常遇春一起挥师北伐中原,次年攻入大都,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后又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死后大明帝国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军中,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改变。各位将领遵奉其令都凛然畏惧,而在太祖面前则恭敬谨慎像不敢讲话一样。善于安抚将士,与下级同甘共苦,将士无不感激他的恩德愿意报效尽力,因此,兵锋所向无不克敌制胜。他更能严格约束部队,所攻克的大都会、省会、府城县城等,均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战乱之苦。

——摘编自陈梧桐《明朝第一开国功臣徐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达的主要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达能够建功立业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太宗曾对臣下说:“炀帝之世,内外庶官,务相顺从……及天下大乱,家国两亡,虽其间万一有得免者,亦为时论所贬,终古不磨。”据此可知,唐太宗(     
A.宽减赋役,藏富于民B.鼓励进言,虚怀纳谏
C.发展科举,广纳俊才D.增设宰相,集思广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艾森豪威尔第一届政府时期对外援助并不积极,但基本上维持了杜鲁门政府经济、技术援助的规模。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即第二届政府时期,开始更多地关注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由强调军事援助,逐渐演变为突出经济援助和经济建设。这些变化(     
A.说明美国改变了冷战的思维B.反映出美苏由对抗走向缓和
C.旨在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D.加重了美国冷战的经济成本
8 . 孔子重视礼,主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庄子认为“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两者对礼的认识反映了(     
A.阶级立场的不同B.统治阶级的要求
C.思想主张的趋同D.目的上的相通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杜佑(736——812),出身于仕宦世家,他十八岁开始从政。在淮南经历了十三年,杜佑到淮南时,遭逢早灾,饥荒严重,他一面下令富户出售粮食,救济灾民:一面革除苛捐杂税,安定社会,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休整旧有的雷陂,还开凿了胡渠,……稻子产量很高,于是淮南兵精银足。杜佑生平好学,手不释卷,公事之合,……完成了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通典》。《通典》凡二百卷,分有九门。以……职官、礼、乐、民、刑、州郡、边防,每门又各分子目,专叙历代典章制度。《通典》整合历史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分门别类,为史书编撰提供了新的素材。《通典》综合历代史志中有关典章制度的资料,分门别类,竟委穷源,为史书编纂开辟了新的途径;杜佑还发展了史书自注的方法,不但可以补正文的不足,而且指出材料的出处,便于稽考;“酌古之要,通今之宜,既弊而思变”;反对墨守成规……这就可见社佑从历史的发展变化中,认识到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定征度上冲破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思想的桎梏。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总结杜佑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阐述《通典》的重要价值
2023-04-03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3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35年3月,苏法两国在巴黎签订了《苏法互助条约》,翌年生效,有效期为5年。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当苏法任何一方成为欧洲国家的侵略对象时,两国保证立即相互进行支援和协助。该条约(     
A.反映了国家利益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对立
B.体现了绥靖政策已在欧洲局部地区出现
C.有利于苏联打造和平环境完成一五计划
D.推动了德国纳粹党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2023-04-03更新 | 45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