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咸丰四年九月,曾国藩攻克武昌,咸丰帝闻讯打算任其为署理湖北巡抚。有人进言“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咸丰闻后“默然变色者久之”,遂收回谕令,仅赏曾国藩兵部侍郎的空头虚衔。由此可知(     
A.地方势力开始挑战中央集权B.清廷对地方势力的矛盾心态
C.咸丰朝堂庸臣当道政治昏暗D.空头虚衔使曾国藩消极平叛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全面进攻,严重损害了英国在华的殖民利益。张伯伦抱怨说:“在当前欧洲有两个脾气暴烈的独裁者这种情况下,我们简直经不起同日本进行争吵”。同时他还认为日本不仅可以作为反苏的突击力量,而且可以作为英国在远东牵制美国力量的平衡器。英国报刊不断发表文章,宣扬日本的军事威力,直言日本能够迅速征服中国。英国军队主动从华北和长江流域撤出,把自己所占据的地盘腾出来让给日军,日军很快占领中国的大片领土。1938年,日本20.19%的进口物资来自英国。英国驻华大使卡尔,奔走于日本侵略军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积极进行劝降活动,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反对,英国的劝降阴谋才没有得逞。中国先后于1937年9月和1938年9月,两次向国联提出申诉,控告日本侵略中国,要求国联对日本实行制裁,英国操纵国联,否决中国要求对日本实行制裁的提案。日本占领广州后,中国与外界的水上交通已基本上被日本封锁,英国开始在缅旬公路上加以阻挠,切断中国从陆上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交通线,阻止外国货物运进中国,企图迫使中国屈服。英国还大谈中国军事力量的软弱,鼓吹中国难能抵挡住日本的侵略,散痪中国人民的斗志,以免影响英国在印度、缅甸及其他附属国的殖民统治。如果英国不压制中国的抗日斗争,日本不敢贸然扩大侵华战争,更不敢悍然发动太平洋战争。

——摘编自杨湘海《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1)据材料,指出日本全面侵华后英国采取的政策及具体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采取该政策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劳动英雄和先进生产者主要来自农业、机关和军队方面,劳模精神则是“为革命献身、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经验加创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劳模主要来自工业战线的基层,一线产业技术工人是主流,评选出来的劳模通常是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生产能力的“老黄牛式”的技术工人。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倪志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劳模精神的内涵则演变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林巧稚、陈景润、邓稼先等科研工作者成为代表人物。这一时期的劳模不仅具有无私奉献、拼命苦干的“老黄牛”精神,更强调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对改革开放事业的突出贡献。

——摘编自李珂《楷模与引领劳动模范评选制度的嬗变与省思》


根据材料概括评选劳模标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王安石在解释《礼记·王制》讲“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时,曰“孔子谓富而后教之者,民窘于衣食,固不可驱而之善也。故富之者,王道之始也。”此解释旨在(     
A.推动商业发展B.减小改革阻力
C.平均社会财富D.宣传儒学思想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吴有训(1897—1977年),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他对动手实验有农厚兴趣,且有顽强钻研精神。1921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1925年在芝加哥大学继续进行研究工作,证明了康普顿效应的普遍性,驳斥了对康普顿效应的各种否定。康普顿效应的发现是近代物理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有人把它的发现称为物理学的转折点。1925年,谢绝康普顿的挽留,回到中国。先在江西南昌筹建江西大学。1927年受聘为南京第四中山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1928年受聘为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梅贻琦、叶企孙和吴有训在国立清华大学提倡着重基础、着重质量、重启发忌灌输、理论与实践并重、民主办系、团结协作,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学方针。解放后,吴有训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摘编自沈慧君等《吴有训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有训的优良品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吴有训所取得成就的历史意义。
2022-11-08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东汉初年,中央军队以南、北军为核心,但由中央直接指挥的还有三支比较特殊的军队。建武六年(30年)“罢郡国都尉官”,取消郡国四种常备军和每年一度的都试制度, 郡国军队只用于维持地方治安。据《后汉书》载:“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未尝复言军旅”,“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去甲兵,敦儒学。”建武十三年(37年)后,相当于三公地位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还有前后左右将军不再常设,只在战时临时任命。南阳太守杜诗上书:“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刘秀采纳了杜诗的建议。但东汉地主豪强有为数不少私人武装(部曲和家兵),每年二三月份或八九月份,地主对他们的 私人武装进行战争训练。

——摘编自漆侠主编《大一统初期的变奏曲》


(1)根据材料,概括东汉光武帝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汉光武帝军事改革的影响。
2022-11-07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北碚之父”卢作孚

美国史学家费正清曾感慨地说,“中国的这些乡建运动尽管一时轰轰烈烈,最终都遭遇不佳,日本人的入侵把它们全部清除干净”。但费正清并不知道,由卢作孚主持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从二十年代一直延续,陶行知誉之为“(这)是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

卢作孚认为∶政府机关是用以管理经济建设的,法律是用以保障经济建设的,教育是用以培养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科学研究是用以克服经济建设所遭遇的困难的;乡村经济事业如没有同样的速度进展,亦必引起城市原料的恐慌;乡村不断供给城市人口,如因乡村教育缺乏,那不惟于城市文明没有帮助,反而妨碍不小,必将变成城市问题。

1927年,卢作孚任团练局局长,在北碚创办第一所高级小学、设立“民众教育处”,他提出“学生将来应侧重于职业方面之训练,将成绩通知各事业团体,以应各事业团体之需要。”他先后办有力夫学校、船夫学校、女子职业学校等民众学校十一所;建立北碚民众图书馆、民生公司图书馆;以民生实业有限公司为依托,成立天府煤矿公司、三峡染织厂、大明纺织印染厂、合川水电厂;创办峡区农村银行,附设消费合作社(1930年峡区农村银行发展为北碚农村银行,消费合作社改组成为峡区民众消费合作社);设置气象台,建立农事试验场和苗圃,修建公共水利设施开通合川—北碚—重庆嘉陵江航线,修筑北川铁路;修建北温泉公园、北碚公园、缙云山黛湖公园和北碚街心花园……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卢作孚乡村建设实验活动的重要价值。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晋之故封,太行持之,首阳起之,黄河迤之,大陆靡之……而侯之都居,大夫之邑建焉……以稼则硕,以植则茂,以牧则蕃,以畜则庶,而人用是富,而邦以之阜。

注∶大陆为大陆泽,太行山河流冲积扇与黄河故道的交接洼地。

晋献公娶大戎狐姬、小戎子、骊姬姐妹;任命狐突(白狄)为大夫;灭骊戎、耿国、虞国、虢国等,史称“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晋文公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流亡期间多年居于狄国,娶赤狄之女;城濮之战大败楚军,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开创百年霸业。
晋襄公史家称其“一是北伐人,二是南略楚国,三是东征卫国,四是西征秦国,五是重组六卿。”曾任命狐射姑(贾季)担任中军将。
晋成公与郑国结盟,多次援救郑国;联合白狄打败秦国,俘虏秦国将领。
晋景公柳梦之战、颖北之战击败楚军,邺之战被楚国打败灭赤狄潞氏、留吁、铎辰等;与众狄楷函会盟;公元前583年攻入楚国。
晋悼公重用吕相、士纺等人,惩乱任贤推行“和戎狄”的策略,无终之君向晋悼公“纳虎豹之皮”九合诸侯,将晋国霸业推至巅峰。
晋平公公元前552年同宋、卫等国结盟,再度恢复晋国的霸业;公元前541年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太原),占有太原盆地。
晋顷公时期赵简子(赵鞅)娶狄女,推行田亩制和田赋制度改革,六卿逐渐壮大赵简子、范献子将“刑书”铭铸于鼎上,史称“铸刑鼎”。
晋出公时期赵襄子娶西戎崆峒氏女公元前458年赵襄子杀代王,平代地韩、赵、魏三卿完全架空国君之位,晋出公客死他乡。
(1)阅读理解上述材料,从不同角度提炼出两个核心词。运用相关知识,阐释你的理由。

20世纪30~50年代,中国的乡村发生着社会财富分配的巨大变化,传统乡村固有的以分家析产和土地买卖为主导的地权分配被打破。

以下资料是来自山西兴县七村全面抗战爆发前(1936年)、抗战中(1942年)和开展土地改革后(1947年)的相关数据。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历史发展进程为以上三幅示意图排序,并说明理由。

山西是我国的煤炭储量、生产、外调大省。上世纪末山西正处于“放开搞活”迅猛发展阶段。1992年环境与发展领域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次国际会议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江泽民主席在接见出席《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的国际友人时也指出∶“中国政府有决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而今,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的大同,以光伏发电高端产业链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以“上不露天、下不落地”的全封闭式运营实现了“黑色煤炭、绿色开采”。2019年大同获得“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和“中国美丽城市”称号。从“煤都黑”到“大同蓝”,大同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参照。



(3)以“大同蓝”为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举措。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同年7月25日,他在关岛阐述美国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的“尼克松主义”,继而他又在1970年2月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主张美国“需要一个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尼克松的这些主张(     
A.表明美国综合国力的强大B.以调整欧美关系为宗旨
C.使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劣势D.受国内外局势变化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政策随着时代变迁而演变。下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政策的发展脉络。

时间政策演变基本情况
1949年—1984“一纲一本”政策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政权将教科书建设放在重要位置。1950年底,我国组建了专业教材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文革期间,人民教育出版社被解散,统编教材遭到全面禁止,教科书编写权下放至地方和学校;改革开放初期,教育领域拨乱反正,修订全国统编教科书,将教科书“国定制”治理模式进一步细化。
1985年—2000“一纲多本”政策的萌芽阶段为适应社会变迁和教育事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十年制和十二年制两版教材,这是“一纲一本”政策调整的重要标志。1986年,教育部设立教材审定委员会,提出有领导、有计划地实现教材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地区需要,各地教育差异性得到尊重;1996年,根据需要,国家教委对教材审定各方面作出详细安排和规定,教科书也从“国定制”变为“审定制”。
2001年至党的十八大“一纲多本”政策的落实阶段在民主开放的政策环境中,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发生较大变化。
1999年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教育改革进行全方位部署,“一纲多本”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实行国家基本要求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新课改着眼于不断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努力促进我国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十八大至今“一纲多本”政策的调整阶段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从国家意志的体现和国家事权的彰显角度重视教材建设的价值和意义。20173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办公室设在教育部;同年9月,中小学部分学科教材统一使用“部编本”;2019年,所有年级全部使用部编教材。“一纲多本”教科书政策的调整扭转了教材发行及使用过程中过于市场化的局面,有利于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方向,同时提高了教材质量。

——整理自卢德生、王垚芝《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科书政策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小学教科书政策演变”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立论有据,语言准确,逻辑清晰。)
2022-10-24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爱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