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485年,孝文帝颁布“罪己诏”:发生灾荒,“百姓无辜,横罹艰毒”,“天之所谴,在予一人”。 诏书从用人、吏治、刑法、赈济、赋役、人口、生产等七个方面对现实政治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新的要求。此举旨在(     
A.巩固儒学地位B.推进新政实施
C.务求人事周洽D.标榜改革成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戊戌变法期间,日本出现了“亚洲主义”复兴的局面,即以日本为盟主,与中、朝等亚洲国家合作共同抵抗西方列强入侵。戊戌政变后,日本政府彻底否定了“亚洲主义”路线,而将中国视为怀柔与瓜分对象。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失败
A.推动了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B.促进了日俄同盟关系的形成
C.掀起了日欧瓜分中国的狂潮D.影响了日本对外战略的调整
2021-05-11更新 | 379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北魏明元帝(409-423年)设中书学,以汉人索敞为中书博士,其学生“前后显达至尚书、牧守者数十人”。到孝文帝时,有记载的88位中书博士,只有一位是鲜卑贵族;42位中书学生,只有三位是鲜卑弟子。这些中书博士和中书学生“皆冠冕之胄”。北魏设置中书学意在
A.笼络汉族高门巩固统治B.教育鲜卑子弟全面汉化
C.模仿南朝建立门阀统治D.团结鲜卑贵族推进改革
4 . 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曾多次发起关于“祭祀之礼”的讨论。太和十九年,朝集公卿,以“《周官》祀昊天上帝于圜丘,礼之大者”为文献支撑,取消了北魏的西郊祭天,祭天于南郊圜丘。之后,这一祭祀制度在北朝得到了继承。这一举措
①放弃了对鲜卑族崇拜天神的祭祀   ②是孝文帝推行汉族礼仪制度的表现
③是依据周礼进行的政治文化改革   ④有利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05-05更新 | 62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所谓府、史、胥、徒;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
A.托古改制的策略B.恢复周制的意志
C.尊崇儒学的思想D.继承传统的决心
2021-05-05更新 | 1018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世纪末,美国国务卿发照会提醒英国的内阁:“根据《门罗宣言》,美国总统有权利也有义务调解英属美洲殖民地的纠纷。”这个严正声明引起了英国内阁成员的哄堂大笑。这一政治现象折射出
A.英国殖民霸权地位遭受挑战B.英国无意干预拉美独立国家事务
C.美国意图争夺欧洲霸权地位D.美国经济相对于英国的劣势明显
7 . 中国政府发布布告:“自去年九月,德意志、意大利与日本订立三国同盟以来,同恶共济,已成一侵略集团……最近德、意与日本竞扩大其侵略行动……中国政府与人民对此碍难再予容忍。”该布告
A.出自《自卫抗战声明书》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表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D.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下发布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