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在一战期间的一次战役中,法军在撤退中发现德军因进攻过快而使两个集团军之间出现空隙,便及时调动军队转入反攻。这样,德军拟议中的运动战逐渐打成阵地战,从而基本奠定了一战的战争形式。据此推知,这次战役发生在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22-03-25更新 | 207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山东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出身农家,从小就十分关心农事。他利用空闲时间,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设置试验田,进行各种农业生产技术的实验。同时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徐光启创作和翻译许多农学书籍,其中以《农政全书》最为著名,这本书基本上涵盖了成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知识,还贯穿着徐光启的“农政”思想,包括:第一“富国以农”“理财莫先于务农”的思想。第二,移民垦荒和兴修水利。第三,在农业技术方面,首先打破了我国古代农学中“风土”思想的局限。第四,提高了南方的耕作技术,推广了甘薯的种植经验。第五,徐光启还总结了蝗虫灾害发生的规律,并提出了治理蝗灾的办法。《农政全书》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的生产经验,是农业技术的集大成之作。

——摘编自《徐光启农业思想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农政”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徐光启的“农政”思想。
2022-03-24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以下是国际秩序发展史上重要事件的节选。

材料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1651年,英国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保护本国贸易。为了迫使荷兰接受《航海条例》,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对荷兰的战争。

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关税主权。

19147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28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945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1947年,23个国家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中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国际秩序”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4 . 左宗棠述评

材料一   1885年左宗棠去世后清廷发布上谕:大学士左宗棠,学问优长,经济闳远,秉性廉正……同治年间,剿平发逆及回、捻各匪,懋建勋劳。穆宗毅皇帝深资倚任,……授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朕御极后,特命督师出关,肃清边圉,底定回疆,厥功尤伟。……上年命往福建督办军务,劳瘁不辞。……讵意未及就道,遽尔溘逝。披览遗疏,震悼良深!

材料二   谭嗣同在《致贝元徴书》中说:“历观近代名公……更事既多,识力乃卓。”“左文襄晚达,故沈观最久。其请造轮船之疏曰:‘彼既巧,我不能安于拙;彼既有,我不能傲以无。’所至辄兴创机器,信知所先务矣。”邹容在《革命军》中讲左宗棠“忍心害理,屠戮同胞,为满人忠顺之奴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左宗棠的主要活动。
(2)上述材料中对左宗棠的评价有哪几种观点?简要分析其理由。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璁大力支持嘉靖皇帝“继统不继嗣”,嘉靖七年(1528年)提拔他为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张璁入阁机要间推行改革:调整内阁翰林,开创了“科道官员互相弹劾”的规定,每年令巡按御史及按察司管,对地方官考核上报吏部查实。为了整治宦官干政,在全国清查贪污舞弊,同时大规模裁员,罢黜镇守太监之职。坚决清理庄田,查勘京畿勋戚庄田528处,计57400余顷,其中26000余顷分别还给业主。在二些地区推行“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的“一条编”的赋役制度。倡行“三途并用”,强调用官不只是进士还有举人和贡生也要提拔使用,推行“内官外放”把京官调到地方锻炼。张璁是“嘉隆万大改革”的总设计师,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是对张璁变法的延续和深化。

——摘编自百度百科《张璁变法》


(1)根据材料概括张璁变法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璁变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恩格斯这样评价马克思的《资本论》:“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做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各地的工人阶级都越来越把这些结论堪称是对自己的状况和自己的期望所做的最真切的表述。”这是因为《资本论》
A.宣告了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B.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秘密
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肯定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
7 . 在伏尔加河下游的交通枢纽的会战中,苏联红军本着“要么守住城市,要么战死在那里”的精神,与纳粹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这次会战成为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之战,被称为“红色凡尔登”。该战役的胜利
A.导致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B.使苏德战场形势发生根本性转折
C.打破了德国法西斯不可战胜的神话D.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世纪60年代,英语逐渐取代荷兰语,成为日本知识分子使用的主要西方语言。1867年后,日本对词典的编纂渐趋重视,出版了大批高质量的英日、法日、俄日、德日等词典。这表明,日本向西方的学习
A.以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B.以外语学习为重要内容
C.受到了欧洲列强的牵制D.着眼于吸收各国的长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下图为二战期间五国军火生产情况,其中的变化反映出

1940~1944年五国军火产值(单位:10亿美元)
A.美国军事优势逐步确立B.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建立
C.冷战对峙态势初步形成D.多极化世界格局已出现
2021-10-07更新 | 3727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