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名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遵循先代旧制
B.因时进行变革
C.加强思想控制
D.强化专制统治
2017-08-12更新 | 75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四中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卷
2 . 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和地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工业化道路各具特色。
(1)下列①~④体现了几个国家某阶段工业化的主要特点,请参照示范,将序号代表的国家在下方《一带一路》中的相应位置标示出来。
示范:德国⑤国家统一推动工业化进程
①初步建立了民族工业,但未实现民族独立
②回归传统,拒绝工业发展,排斥西方文明
③改革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工业化进程缓慢
④民族独立后,用国家干预的方式发展工业

(2)围绕工业化的主题,从背景、措施和结果等三方面说明日本是如何实现社会转型的?
以下材料摘编自《我国国内工业总产值动态分析》《中国近代化历程》

材料一   《1952—2002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化的启动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启动阶段转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启动阶段,使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跨入了新阶段。1952年至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3.5%。其中,1967年至1976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5%,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3.3%。到1978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增长到75.2%(1949年仅占17%)。20世纪末提前实现工业总产值翻两番。进入21世纪,中国工业快速稳定发展。


(3)有人以“改道与腾飞”来描述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道路的特征。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选择“改道”或“腾飞”其中一个特征加以解读。
本题要求:题目完整,理解准确,解释清晰,史论结合。
题目:新中国             
理解准确

解释清晰

2020-08-09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困难(0.15) |
3 . 黎塞留

依据上表材料,从社会转型角度,结合所学,对黎塞留推行的措施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5-1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1901年创刊的《国民报》,在第1期首次全文刊出《独立宣言》和“独立厅”的图片。

(独立厅)为美人脱英自立起点之地……美人今日拥国民之公权,食自由之幸福(当时北美人民)万死一生,以争此国民之权利也(今日中国)独受人羁轭(意为控制)如美昔日之国……四百余州,四万万人……岂竟无一华盛顿其人者耶?

——摘编自《国民报》第1期《独立厅图记》


结合《独立宣言》的内容,解释《国民报》刊登宣言、介绍独立厅之用意。
2019-04-10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届高三 下 一模 文综历史试卷 B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历史中,民主成为政治文明的主要特征。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868年天皇颁布了《五条誓文》,提出“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1871年明治政府建立了由官方指派议员组成的立法议事机构,到70年代中后期,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日本出现了要求开国会、制宪法的自由民权运动,吸引了社会各个阶层参加,各地建立了200多个民权团体,由集体或个人起草的日本宪法草案多达数十种。在社会各界的压力下,1881年政府颁布了在1890年开设民选议院以及制定宪法的诏书,并派伊藤博文前往欧洲考察。1889年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
请回答:
(1)近代民主政治中,代议制是民主的基本框架,法治、分权和竞争机制是民主的重要保障,请论述17——19世纪中期英国是如何建立并完善民主制度的。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民主化进程的特点。
2016-11-27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