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下面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战爆发前欧洲错综复杂的形势。对该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因“阿尔萨斯洛林”问题,法国视德国为最大的敌人B.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的争夺,形成了“危险的巴尔干”
C.由于争夺世界霸权和市场,对峙双方成为“殖民对手”D.为了对付“三国协约”,德、意、奥结成“三国同盟”
2021-09-03更新 | 232次组卷 | 5卷引用:(纲要下)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后案)
2 . 观察下图,下列对漫画中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B.苏德战场的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
C.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D.德国在反法西斯同盟进攻下正走向灭亡
2021-05-11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为漫画《长蛇猛兽动地来,冲破和平正义塔》(1919年),画中描绘了一座写着“公道”“和平”“正义”“平等”字样的破塔倒塌了下来,塔旁立着一块木牌“凡尔赛和会”。该漫画
A.凸显了一战对世界秩序的破坏B.肯定巴黎和会维护正义的愿望
C.揭露帝国主义分赃攫利的本质D.表明中国人民收回主权的决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英国人伯纳德·帕特瑞吉在1934年创作的一幅漫画。漫画中树后人物代表德国,法兰西女士在抚摸、讨好大熊。下面对该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A.英国奉行扶德抑法政策B.苏联模式受到西方国家青睐
C.苏法对德实施绥靖政策D.法国拉拢苏联维护自身安全
5 . 如图所示漫画《全球大捷》表现的是:在北非,德国军队被打败;在苏联,红军的反击取得成效;在英国,丘吉尔正端起枪准备向欧洲大陆发动进攻;另外,美国军火也从大西洋西岸源源不断地运过来。该画作
A.充满了对建立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期待B.展示了整个反法西斯局势逐渐好转的情形
C.肯定了开辟第二战场所具有的重大意义D.反映了德、意法西斯彻底灭亡的历史事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英国时政漫画家大卫·洛创作于1945年8月9日的《孩子,玩这个美妙的球吧?》。漫画表达的主旨是
A.呼吁和平利用核能以造福人类B.讽刺美国恃强凌弱的霸权政策
C.表达对核武器巨大威胁的担忧D.警示人们美苏冷战时代已到来
7 . 下边漫画中拥抱在一起的是希特勒和斯大林,斯大林手边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奸笑着的希特勒正往斯大林背上插刀。图中的文字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该漫画意在
A.展示现代主义艺术手法B.说明战争的残酷性
C.批评苏联的消极备战D.揭示苏德协议的实质
2021-05-13更新 | 55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统编版)-作业13两次战后的国际秩序(专题)
8 . 如图是一幅创作于1942年的漫画《“东线”牙痛》,牙痛让希特勒痛苦难当,他手中举的是一张俄文的战争公报。希特勒的牙痛源于
A.二战走向了战略反攻阶段B.德国的军事进攻态势受阻
C.苏联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D.反法西斯同盟力量的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图为1921年新西兰画家大卫·洛所作。画中的马代表德国,马车上的货物写着“无尽的赔偿”,马车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手持马鞭的法国总理白里安说:“也许让马蹄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该漫画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
A.违背了英法两国意志B.对德国制裁过于严厉
C.迫使英国放弃“大陆政策”D.导致对德“绥靖政策”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下图为1943年美国《星期六晚邮报》发布的一幅封面图《铆土罗茜》。背景为美国国旗,罗茜将希特勒的种族主义小册子《我的奋斗》踩在脚下。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倡导文化和种族的多元一体B.爱国主义与女性独立有机结合
C.号召女工走上反法西斯战场D.工业化社会女性角色不可或缺
2023-01-13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