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废除农奴制后,俄国有2250万依附俄国封建农奴主的农民获得了解放,在法律上成为有财产的自由人。欧俄50个省的统计数字表明:农民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了,1861~1870年为每俄亩29普特,1871~1880年为31普特,1881~1890年为34普特。解放了的农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可以经营手工业、商业等其他一切行业。

据诺夫哥罗德省的一个调查材料统计,19世纪末期,俄国的雇佣工人已达900万人以上。与此同时,改革时农民取得的全部分地,约值6500万卢布,而农民却要付近9亿卢布。这笔钱的75%~80%先由国库垫支给地主,然后由农民在49年内加利息逐年偿还。

——摘编自张桂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指出农奴制改革给俄国社会带来的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农民赎买份地带来的社会影响。
2021-05-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一中、广灵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18201910),英国护士和统计学家。她出生于英国上流社会家庭。但是自愿成为一名护士。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军战地医院收治军士的死亡率高达50%。通过分析资料档案,她认为军士死亡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感染疾病,以及重伤士兵得不到及时救护。此后她用实际行动,切实的提高了军队医院的卫生保健工作,使战地医院的死亡率一度降低至2%。战后,她认为护理是一门广泛的科学必须设立专门学校,严格训练,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护士。1860年,她创建了世界第一所护士学校。当时,英国的疾病命名与分类混淆不清,各地医院各自为政。南丁格尔制定了医疗统计标准模式,被英国各医院相继采用。在实践中,她撰写了包括《护理札记》《医院札记》《健康护理与疾病札记》等多部专著。

——摘编自许渊明编著《南丁格尔》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丁格尔在医疗护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丁格尔在医疗护理方面所取得成就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311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所谓“租借”主要指战争物资(如飞机、坦克、卡车等)以及其他补给(包括食品和劳务)的租借。租借最初应用于英国,之后将援助的范围扩大到包括俄国、中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到1945831日日本投降前夕为止,英联邦所得的租借援助共300亿美元,占美国租借支出总额的60%.美国对苏联的援助,在排除了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以后,从1941101日开始实施。到1945920日止,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总值为102亿美元,加上其他费用,共计109亿美元(苏联的统计为98亿美元)。19415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到19459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摘编自刘子靖《罗斯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出台《租借法案》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出台《租借法案》的意义。
2021-05-17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对以下表格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主要交战国力量动员统计
国别苏联美国英国轴心国(德意日)
动员军事力量2200万1500万1200万3000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主要交战国伤亡人数统计
A.各国因二战而损失惨重,因此战争无赢家B.中国的伤亡人数最多,因此中国贡献最大
C.德日的伤亡比反法西斯国家少,所以是赢家D.苏联一开始就处于对德日双线作战损失惨重
2021-05-07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读“纳粹党员及议席变化情况统计表”(如下),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        ②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       
③德国人民的民族情绪       ④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时间192819301932
纳粹党员83585
国会议席12107230
国会名次921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8-11-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面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
A.一战使西欧的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B.德法实力与英国难以抗衡
C.一战后英国工业生产超过了德国
D.一战对德国打击很小
7 . 以下为欧溯大陆主要国家陆海军人数变化统计。(单位:万人)

据此可知
A.法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B.欧洲国际关系空前紧张
C.两大军事集团势均力敌D.各国力量对比变化巨大
2021-07-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国古代主要用圭表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测定方向。1668年,康熙命钦天监官员与传教士南怀仁同测正午日影和星象,结果钦天监官员所测皆误,南怀仁推算分毫不差,康熙震怒,“复用西洋历法”。1705年,教廷派遣特使多罗来华,多罗宣布禁止中国教徒敬孔祭祖,引起清廷与教廷严重冲突。1712年,纪理安等传教士不愿在中国使用欧洲新天文表,康熙对欧洲传教士失去信任。康熙认为,应师洋人之“技艺”,为我所用,只有编撰历算著作,才能达到摆脱洋人垄断之目的。1713年,康熙下旨设立蒙养斋算学馆,亲自主持编撰《律历渊源》,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历象考成》42卷,以前朝《崇祯历书》为基础,部分引用了传教士所传天文数据。有学者认为:“《历象考成》与当时西方天文著作相比,其差距要比《崇祯历书》与以前西方天文成就相比的差距大得多了。”

——据韩琦《科学、知识与权力——日影观测与康熙在历法改革中的作用》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历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康熙历法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50年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留美的邓稼先拒绝了各种诱惑,毅然回国。接到国家密令的邓稼先“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只说有了工作调动,让妻子多照顾点家里,就此踏遍戈壁和草原,隐性埋名二十八年。为了验证苏联专家给一出的一个关键数据,邓稼先和他的团队进行了一9次运算,每算一遍要有几万个网点,每个网点要解五

六个方程,计算出的草稿纸和计算机打孔纸带装麻袋堆了一屋子。最后,他们攻克了这个难题,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华罗庚称之为“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一次演算”。1964年10月16日下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仅隔两年多时间又完成了氮弹的研究,1967年6月17日,顺利爆炸了第一颗氮弹。

——摘编自陈怀临《邓稼先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之初我国致力于原子弹研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影响。
10 . 下面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

A.—战对英国的打击很小
B.法、德实力难以与英国对抗
C.战争使西欧经济遭受沉重打击
D.作为一战主战场的法国损失惨重
2019-04-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崇左市天等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四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