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71 道试题
1 . “战争罪责”“十一月的背叛”以及最主要的“可耻的《凡尔赛条约》”,是希特勒在20世纪20年代的口头禅。希特勒上台后,他修改或撤销“草拟的凡尔赛和平协议”的意图愈发明显。这主要反映出(     
A.一战后的和平存在严重隐患
B.《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惩罚过重
C.苏俄成为德国潜在侵略对象
D.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 .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近代最早阐述了这一思想的法律文献是(     
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D.《法国民法典》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的欧洲,大多数强国都卷入了关税战和对外市场的竞争中,由于他们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产品有海外市场。这些殖民地的竞争转而又促成了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加上欧洲被统治的少数民族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愿望,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默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地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3)试从材料三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具体史实。
2022-07-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建国以后,道武帝、太武帝均进行过规模较大的立法活动,到文成帝时期,北魏法律呈现出严密苛刻的倾向,社会动荡日益严重。孝文帝拓跋宏从小饱濡儒家传统,接受了荀子“礼法并施”“王霸兼用”的治国思想,在继位后对北魏原有的法律进行了更新与修改。孝文帝总结了历朝历代立法与执法的经验教训,他扼腕叹息于秦始皇由于苛政苛法所导致的二世而亡,因此,他“润饰辞旨,刊定轻重”,亲自主持了法律的起草润色,最终制定了《北魏律》。该法律一共20篇,篇目可考据的有刑名、法例、官卫、违制、户律、厩牧、擅兴、贼律、盗律、斗律、系讯、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15篇,条目简明扼要,体例严谨。《北魏律》被隋唐王朝所沿用,在历史上具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刘文辉《推进民族大融合的改革者孝文帝》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孝文帝法律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法律改革的影响。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

材料三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滨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只允保留有限的朝贡贸易。明成组继续“海禁”政策。清初,基于沿海抗清活动,政府颁发“禁海令”和“迁海令”。伴随着西方殖民势力东来,18世纪中期,乾隆皇帝制定《防范外夷规条》,闭关政策正式形成。

——摘编自尚畅《从禁海到闭关锁国——试论明清两代海外贸易制度的演变》


(1)材料一中的“本”和“末”各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不是偶然的,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德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B.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D.世界反战力量不足以制止战争
2022-07-0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国际联盟在实际上失去了制止侵略、制止战争的可能性,主要是由于(     
A.“集体安全”原则B.“全体一致”原则
C.“委任统治”原则D.“维护和平”原则
2022-07-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8 . 下列图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德、英的征兵宣传海报,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D.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2022-07-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文科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两国虽对波兰的国家安全负有同盟条约责任,但“宣而不战”,坐视波兰沦陷而按兵不动。英法这一做法(     
A.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B.促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导致德国迅速侵入苏联D.不利于盟军的协同作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初的中国:沉沦?上升?

有学者认为,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败,到20世纪头20年,近代中国已“沉沦”到“深渊”的“谷底”。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为研究这一问题,我们搜集到下面几则史料。

材料一   一位清末乡绅的日记(节选)

刘大鹏(1857-1942),是生活在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一位乡绅,他从1890年开始写日记,直到临终之时连续记录了五十一年,现在尚存有日记四十一年。

1901223

义和拳起乱神京,怪怪奇奇四海惊。洋贼猖狂曾入寇,教民党附竟横行。邦邻沦陷无人复,百姓疮痍是孰平。跸驻西安经半载,只凭和议不谋征。

1913624

当此之时,叛逆争权,多行暗杀之业。南北分党,相互争斗,名曰共和,实竞争不已,而犹望中国治安能乎?

1915214

孙文倡乱,拢害中华,推到(倒)大清政府,改为民国。贼推袁世凯为大总统,宰治中华,改正朔,以阳历推行。

——摘编自刘大鹏著,乔志强注《退想斋日记》

材料二   

甲:清宣统皇帝退位诏书影印件


乙:《新青年》中对民主观念类词汇(含民主、民治等)评价数据统计


——摘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

丙:中国产业资本概况(单位:万元)

项目18941911/19141920
国内产业资本(官营资本+民营资本)总额(A+B)674976548124929
A国内工业资本(官营资本+民营资本)总额49542893256484
B国内交通运输业资本(官营资本+民营资本)总额17954761668445

——资料来源: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


(1)材料一能否用于我们研究的问题?说明你的理由。
(2)把材料一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3)用材料二中的三则史料说明我们研究的问题。
2022-07-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