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选修(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康熙王朝
情景一:主题——康熙帝与中西文化
1674年,康熙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铸造便于携带的轻巧大炮,他亲临卢沟桥炮场检验,赞扬“西洋炮甚利,且轻便易运。”所造350门炮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大显神威。为嘉奖南怀仁,康熙封他工部侍郎。但是据史料记载,康熙帝的统治政策中也有推崇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重新提倡八股文,允许妇女缠足等内容。
情景二:主题——?
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两首诗

问题:
(1)根据情景一,你能从材料中汲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2)情景二的诗词分别涉及哪些历史事件?
(3)参照情景一主题,为情景二拟定一个主题。(字数不超过10个)
(4)综合情景一、二,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对康熙帝的贡献作简要评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B.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美国随后的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D.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凡尔赛体系”,下列评述中正确的是
A.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性惩罚的产物B.解决了战胜国之间原有的矛盾
C.根除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的矛盾D.缓解了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冲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作者赞赏华盛顿的原因应该不包括
A.“不设王侯之号”
B.“君民共治天下”
C.“公器付之公论”
D.“不循世及之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黑格尔曾用三句话评述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生平:“出生,思考,而后死去。”他在思考中创造出的最大的哲学贡献是
A.创立逻辑学B.建立理念论
C.提出“认识你自己”这一命题D.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2017-06-12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顾维钧,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18年11月,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巴黎和会。会上日本政府要求以战胜国的身份接管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顾维钧为此准备了《山东问题说贴》,力陈中国不能放弃孔夫子的诞生地山东,犹如基督徒不能放弃圣地耶路撒冷,震撼欧美代表,扭转了舆论形势并博取列强同情。后由于意大利退出和会,英、法、美害怕日本也退出而导致和会流产,于是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此时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离开巴黎。因此顾维钧实际上暂摄团长职权,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摘编自熊志勇、苏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维钧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顾维钧巴黎之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华盛顿拿破仑异同论》一书中写道:“华盛顿和波拿巴都出自民主的怀抱,前者缓慢地行为,仿佛他感觉到自己肩负着未来的自由,生怕危害了它……后者在一块古老的土地上大张旗鼓地打仗……他急忙修筑他的纪念物,制定他的法律,夺取他的胜利。”下列对于华盛顿与拿破仑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B.都是资产阶级共和体制的捍卫者
C.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D.都为近代法制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4 年 8 月 6 日,中国宣布中立。为避免中国参战,德国主动提出把胶州湾租界归还中国。但日本佯作不知,决定“享受”欧洲大乱这一“上天之佑”。日本无视国际法关于不得侵犯中立国的规定,派军侵占中国胶州湾、胶济铁路,还进击南太平洋地区,占领了一些德属太平洋岛屿。日本在夺取山东之后, 加紧了侵华步伐, 1915 年 1月 18 日,向中国总统袁世凯提出了 “二十一条”要求。日本在远东和中国大力扩张立即遭到美国的抵制。 1917年中国参战后,美、日矛盾进一步激化。双方为坚持各自的对华政策争论不休,最后达成妥协,签订了《蓝辛——石井协定》。

——摘编自施兴和《近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17 年 8 月,日本政府命石井菊次郎率团访美, 美国国务卿蓝辛与石并举行了 12 次会谈,主要议题是中国问题。双方经过讨价还价,于 11 月互换照会,主要内容是:一、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尤其在与日本属地相接壤的地区享有特殊利益。二、美、日两国无意以任何方式侵犯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两国坚持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和工商业机会均等的政策。这就是《蓝辛——石井协定》。 1922 年,美国政府提出《蓝辛——石井协定》与 《九国公约》原则不符,要求废止协定。日本无可奈何,只好同意。 1923 年 4 月,两国通过正式换文取消了该协定。

——摘编自陶文钊《二十世纪初美日在东亚的竞争》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蓝辛——石井协定》 的变迁。
2018-05-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评(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生活运动发起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国民政府已取得政权七八年,加上各层官吏中,东西洋留学生出身者甚彩(注:多),较有时间和精力注意到民众的生活状态,譬如生活肮脏、杂乱、缺乏公德意识,人际关系苟且自私,毫无羞耻心,社会气氛黯淡、杂乱、暮气深重,乌烟瘴气……
——《新生活运动闲话》
材料二 新生活运动开展初期,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在南京、上海、南昌等大城市,卫生状况有明显好转。为了整顿社会秩序,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限制娱乐的法令,如禁止饭店、舞厅夜间营业等。1935年4月17日,在吸食、买卖鸦片最严重的四川成都,关闭了1 300多家大烟馆。许多城市的社会治安以及卫生等状况也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张岚《国民党“新生活运动”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说明新生活运动取得了哪些成效,并谈谈你对国民政府新生活运动的认识。
10 . 关于王安石变法中均输法的评述,正确的是①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②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③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④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①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